张植(1902~1939),原名宗培,字培农,以字行。马站南坪(今南坪乡)人。共产党员。曾肄业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民国15年(1926)春,与王国桢同赴广州参加农-动讲习所毛泽东主持的第六期学习。10月,以中央农运特派员身份回乡,领导农-动,宣传开展减租、减息、废除苛捐杂税等斗争。 16年1...[详细]
张钰哲(1902—1986年) 1902年2月I6日生于福建省闽侯县。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3年赴美留学,于芝加哥大学学习天文,1926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1929年获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有一定平面的双星轨道极轴指向在空间的分布》。在此期间,他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反射望远...[详细]
张时忠(1902~1933)金寨县古碑镇人。民国18 年参加革命。先后担任六安六区苏维埃秘书、麻埠道区军事委员会秘书,红二十五军七十三师参谋长,红四方面军二一九团长、二十五团政委等职。民国22 年在指挥战斗时牺牲。古碑镇 古碑镇地处金寨县中心,大别山腹地,梅山水库上游,东经115°39′至1...[详细]
张儒宏(1902~1932)霍山三尖铺人,幼学篾匠。民国17 年(1928 年)参加农民协会和赤卫队,参加抗、抗税、扒粮等斗争,曾任中共霍山县第一区区委书记。后参军,任红军第二十五军二 三团政治委员,民国21 年10 月在湖北与国民党军作战中牺牲。 同年(公元1902年)出生的名人: 冯...[详细]
俞振飞(1902~1993年) 俞振飞,原名远威,号箴非,别署涤庵。祖籍江苏松江县人(今属上海市),生于江苏苏州。6岁起受其父俞粟庐影响,学昆曲,后为著名的昆曲社团“粟社”的发起人之一。俞又喜爱京剧,先后参加京昆会串,与京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合演剧目,大获成功。民国19年(1930年...[详细]
(1902-1963),名舜卿,字赓虞,新月派诗人之一,著名诗人、翻译家。笔名君平、波西、东美等。河南西平人。 1923年6月,与焦菊隐等人成立新文学社团,即北京文坛风云一时的“绿波社”。1924年4月,创办《绿波周报》,8月底又创办《绿波季刊》。《绿波周报》、《绿波季刊》。1935年月4...[详细]
余茂淮(1902~1956),名琪,又名余飞,别号光一,化名茂德,黟县城中名贤里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 年)四月二十三日生。父亲在县城开设余复泰杂货店,后迁居安庆。 民国8 年(1919 年),余茂淮18 岁,在上海英商电车公司当工人,参加中华职业学校学习并任中央上海执行部 干事。民国...[详细]
应刚梁(1902—1977),华埠镇华东村人。中共党员。 抗美援朝时带头送子参军,但从不接受政府和群众对军属的优待,还主动承担军属徐桂兰老人和军人徐贵田继母的代耕任务。1951年,应被选为中共淳安县妥桥乡总支委员,出席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并任外应村农业合作社社长。在此期间,他发动社员清理荒塘15...[详细]
叶佩高(1902~1987) 台湾“-”中将高级参谋。又名用迈,铺前镇高峰村人。年青时曾在铺前镇药店当药童。1925年入云南讲武堂第十八期步兵科学习,毕业后,先在黄埔军校任教官,后在国民党军中当参谋。1929年入国民党陆军大学第九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上校团长、旅长、师参谋长等职。参加上...[详细]
叶渚沛 (1902—1971)祖籍厦门,生于菲律宾马尼拉市一个华侨家庭。1921年叶渚沛以优异成绩考入美国科罗拉多矿冶学院矿业系,后转学冶金与化学工程,1925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并获得硕士学位,之后又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攻读并获金属物理化学博士。1928年受聘于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中央合金...[详细]
叶剑雄(1902~1969) 原国民党陆军中将。原名用爱,铺前镇田良村人。1921年毕业于陆军云南讲武堂,在军旅服务六年,升至中校。1927年夏赴日本深造,先后毕业于日本户山学校、日本骑兵学校。1948年夏奉调参谋教官班第二期深造。历任骑兵排、连、营、团、旅、师长、副军长,海南警保师长,云南...[详细]
杨兆成(1902~1926)原名杨志涛,曾化名杨昭,怀宁县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靠杨氏公堂资助入学。 民国9 年(1920 年),杨兆成考入安徽省立第一师范,次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任一师团支部书记。在安庆“六·二”-和反对省三届议员贿选、驱逐倪系省长李兆珍、抑制曹锟贿选总统等一系列反帝...[详细]
杨允奎(公元1902-1970),字星曙,安岳县姚市镇人。民国17年,杨允奎获得公费留学美国,入俄亥俄州立大学农业系,研究玉米遗传学育种,民国2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他断然拒绝了留美、去德任教的聘请,回国就任河北省立农学院教授。民国24年又被邀四川任四川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教授。 杨允奎一生,...[详细]
杨显东,乳名再惺,谱名君义,1902年11月23日生,湖北沔阳县(现为仙桃市)何坝村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农学博士学位。教授。1907年放牛,1909年在农村读私塾。辛亥革命后随大哥到汉口仁智学堂读书,1914年到岳州湖滨大学附属高等小学就读。后到汉口在博学书院念中学。1...[详细]
杨晴轩(1902~1932),原名杨友仁,化名杨季昌、杨季轩,金寨县白塔畈镇人。少年时在家乡民新小学读书,后在其舅父的资助下,考入颍州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 受到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开始寻求救国真理,毕业后返乡教书。民国6 年(1917年)中共“八·七”会议后,共产党员袁新民回到家乡白塔畈开...[详细]
许钜庚(1902~1970年) 许钜庚,江苏泰县人。1953年在普陀区第四联合诊所任伤科医生。1959年起,在区中心医院中医伤科任职。 许出身伤科世家,5代行医,他自幼从父学中医,毕生致力于中医伤科,来沪后成为上海中医伤科八大流派之一。许擅长治疗骨不连、四肢关节...[详细]
徐彬如(1902~1990),原名徐文雅,萧县丁里镇徐王庄人。民国14 年(192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担任中共中山大学总书记、粤区区委-委员会委员。民国16年转移上海,参加-工作,后又协助王若飞领导无锡一带的秋收-,再调任中共江苏省委沪中区委宣传部长。民国17 年10 月与陈谭秋同船北上...[详细]
熊天荆(1902—1985年) 熊天荆,女,青浦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幼年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民国12年(1923年),经侯绍裘介绍参加革命,入上海大学学习。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起义取得胜利,被推选为上海市临时政府委员。大革命失败,秋季去苏联莫斯...[详细]
熊梦(1902~1983),字今生,熊冲之胞弟,幼聪慧,总角时,尽通经史百家,众皆以翰苑而许之。后入北京朝阳大学经济系,毕业后转入北大国学研究所。民国—18年任国民党中央党部训练部-,负责编审全国大专院校有关社会科学教科书。民国20年,留学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国民党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