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藻(1902~1993)别名陈工夫。黄县(今龙口)人。曾赴日本留学,获医学博士学位。1942年回国。历任青岛任斯谊药厂厂长、寿康医院院长、博济医院院长、青岛市公安医院院长、青岛市卫生局局长。1955年2月加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8年后,历任民革青岛市第二、三届委员会专职主委,第四、五...[详细]
沉绍藩,号述仲,1902年10月19日生于湖南省长沙县北山向家坝村。父亲沉树棠在长沙城经商,对他管教甚严,每晚回家,必查功课。严厉的父教,使沉绍藩从小养成一丝不苟的良好习惯,学业、品德进步,特别在1917年考入长沙师范学校后,成绩常列前茅,受到师生好评。 从长沙师范毕业后,沉绍藩先后在长沙周...[详细]
陈三才(1902—1940),名定达,号偶卿,1902年8月4日出生于江苏昆山锦溪。自幼聪明好学,1916年于江苏省立笫二中学毕业,保送清华大学,1920年毕业,赴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留学。期间曾任留美学生会主席,并担任足球队、网球队队长。1924年毕业得学位并入美国著名的西屋电机公司实习工作。1...[详细]
陈林(1902~1990)首任中共宜宾地委书记、专员公署专员、宜宾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和宜宾军分区政委。原名陈思隆、陈前农,化名张树生、陈伯明。四川宜宾县人。 1919年考入成都华阳中学,深受“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1925年考入上海大学社会科学系。旋加入共青团,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详细]
陈介福(1902-1933),江西莲花人。原名陈致万。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中华赤色邮政湘赣省总局局长。 1926年,陈介福参加革命,投身于农民运动。 1927年4月,陈介福任莲花县农民协会筹备员。 1928年3月,陈介福任中共九都支部书记。 1928年4月,陈...[详细]
陈国桢(1902—1949),系陈国柱挛生胞兄。早年就读于省立第四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期间,参加莆田 日货活动。1919年,弃学南渡,执教于新加坡,1926年夏回国,1928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经陈延年介绍赴厦门,组织福建华侨协会,并利用《商报》主编的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参加...[详细]
陈殿邦,男,1902年3月出生于现莲花镇布基村,后全家定居于肇庆东社乡塔脚(现属端州区)。 陈殿邦自幼接受进步思想教育,一向追求进步。青年时期正是“五四”运动期间,他在广东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积极参加-,组织肇庆学生联合会。1921年,他在省立肇庆中学和省立广肇罗甲种农业学校内组织了“马克...[详细]
曹亨灿(1902—1928),郴县华塘大泉头(今华塘镇大泉头村)人。1919年春,入衡阳省立第三师范就读,结识黄静源、蒋先云等,积极参加学生-。1920年8月,三师筹建文化书社的书报贩卖部,曹被举为主任后,曹尽办扩大革命书刊销售,传播马克思主义。1921年3月,曹加入学生进步团体“心社”;6月,...[详细]
柏玉生,1902年出生,山西省汾西县人。曾用名柏长青、王吉昌。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26年9月,柏玉生参加革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柏玉生参加了西北革命同志同盟会,后任国民第3军政治处政治员、中共井隆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共顺直省委秘密交通员、中共保南(石家庄)市...[详细]
柏宪章,字鉴臣,1902年1月生,贵州省遵义县人。 1922年,柏宪章背井离乡徒步跋涉到省城贵阳,报考贵州崇武学堂,学习军事专业。1924年5月毕业,分配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五军犹国才旅任排长。由于训练有素,带兵有方,不到一年即晋升为连长。 柏宪章任排长期间,一次率领一班士兵完成公务返归途...[详细]
邝安堃(1902年~1992年),广东台山人,著名内科学家,内分泌学家。博士生导师,一级教授。1902年11月2日生于广东番禺。1992年8月2日卒于上海。 1919年赴法留学,在里昂大学及里昂化工学院攻读化学,1923年去巴黎大学攻读医科。1929年毕业时顺利通过了巴黎医院住院医师的严格考...[详细]
庄前鼎(1902—1962年) 庄前鼎,字开一,青浦镇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创始人之一。未满周岁丧母,赖祖母抚养。小学毕业后考入上海南洋公学附中,民国13年(1924年)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机械系,获学士学位。任交通部技术员1年。14年夏,以第一名考取清华大...[详细]
周 逸(1902~1927) 原名周德一,又名周庆昌。潭牛镇文郎君村人。幼年时,在家乡附近的广智学校读书。聪敏过人,每次考试,各科成绩都获得第一名。 1919年,周逸以全优成绩考进府城琼崖公学。进校不久,恰逢发生美国教徒0府城匹瑾女中学生事件。他义愤填膺,立即组织学生到美国教会...[详细]
周雪鸥(1902~1975)曾名周燮欧、周鉴西,滁州人。民国13 年(1924 年)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获硕士学位。曾任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副教授、教授。民国34 年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研究院进修数学。民国36 年回国后任重庆大学教授、数学系主任。1953 年任四川大学教授,是四川省数学学会成...[详细]
周培源(1902年8月28日—1993年11月24日),出生于江苏宜兴。理论物理学家、流体力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2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第八届中央委员会主席,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名...[详细]
郑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县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二军副军长兼第九师师长,先后参加淞沪会战、徐州突围战和田家镇守卫战。1940年1月,奉命驰援南宁。临行立下遗嘱,安顿家事,决心与日军决一死战。所部抵广西昆仑关军事要地后,即指挥官兵构筑工事...[详细]
郑廷友(1902—1973),阜南县地城区李集乡人,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 郑廷友出身于贫农家庭,8岁丧父母,讨饭为生。15岁为地主扛活,挨打受骂,苦不堪言。 民国18年(1929),郑廷友投奔工农红军,在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四团二营四连当战士,后任班长。民国20年(1931)郑廷友加...[详细]
赵君陶(1902—1985)又名郁仙,女,酉阳龙潭人。1919年随家迁到北京,自学考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读书,在五哥赵世炎的影响下,积极参加-,成为该校学生组织“女星社”成员。1925年进入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结识了中国0的早期革命活动家李硕勋,结为终身伴侣。1926年,加入了中国0,同年10月...[详细]
詹民生(1902~1982) 女,出生于头苑镇尚民村一个世代清贫的农民家庭。5岁开始积串海棠叶出售;7岁替富户放牛;12岁上砖瓦窑挑砖瓦……。17岁出嫁到上水村,婆家同娘家一样贫寒。 1927年初,在共产党员许菊人(女)的教育引导下,坚决表示:“侬听你的,跟着共产党干革命吧。”于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