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镏生(1902~1983年),泉州百源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八月生。小时家境贫寒。民国9年(1920年)在泉州培元中学,因成绩优异,免费到燕大化学系深造。民国13年毕业,留校任教。民国18年考取美国芝加哥大学化学与反应动力学研究生,民国21年毕业,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仍在燕...[详细]
蔡邦华(1902.10.6-1983.8.8),昆虫学家、教育家。生于江苏溧阳。1923年毕业于日本鹿儿岛高等农林学校动植物科。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 对于螟虫的发生、防治与气候关系的研究,创立了一套害虫预测预...[详细]
白云生(1902~1972)原名白瑞生。安新马村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喜爱戏剧,拜王益友为师,学昆曲及弋腔,演青衣、花旦、武旦,并组织昆弋庆生社,任主要演员,在京津及保定等地演出。他好学不倦,曾从吴梅研习曲律,并留意于南北昆曲唱法,又擅吹笛。33岁后改演文武小生,与韩世昌合作,把常演的折子戏...[详细]
邹天宝(1902~1987)华安县高安人。1929年夏在龙岩参加工农红军,不久转入红四军第四纵队。期间,当过四纵司令员胡少海的警卫员。1932年,随部参加漳州战役。1935年秋,邓子恢派他和邹天水回华安秘密组织漳龙赤卫队。1948年,送了六个人参加闽南支队。1949年秋,被“- 救国军”逮捕。解...[详细]
朱森,1902年1月15日生于湖南郴县一个中产家庭。他幼年聪慧,有毅力, 11岁初小毕业后即返家随大哥朱品三攻读中国古典诗词,打下了坚实的文学历史基础。他一边在家自修,同时亦辅助父母料理家务,所以养成了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他16岁时,直接考入中学。18岁时又插班入中学三年级。至20岁中学毕业...[详细]
周容光(1902-1932),湖南道县人。黄埔军校生。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3军7师参谋长。 1926年10月,周容光进入中央军校武汉分校第六期学习。 1927年8月,周容光参加南昌起义。 1929年,周容光进入湖北洪湖苏区后,任鄂西红军军政干部学校大队长、教育长...[详细]
周霖(1902-1977年),字慰苍,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石鼓镇人。著名国画家、诗人。周霖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熏陶,他秉资颖异,勤奋好学,酷爱画画,创作了大量反映彩云之南、玉龙山下各族人民的作品。196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个人画展,成为中国美术馆开馆办展第一人,郭沫若赞其“诗书画三...[详细]
赵镇藩(1902—1967),出生于吉林永吉,东北讲武堂第四期步科、陆军大学第七期毕业。长期在东北军任职,抗战爆发后参加淞沪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中国远征军印缅抗战。 1931年任5月任独立第7旅参谋长,兼任619团团长,1933年第67军107师619团长任上参加长城抗战,1934年6...[详细]
赵宝成,原名赵成壁,字元和,1902年11月26日生于山西省五寨县三岔镇三岔村。幼年随父就学于太原。时值军阀混战,国事败窳,山河破碎,内乱不止,外患频仍,军阀和列强沆瀣一气,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赵宝成目睹此情此景,悲愤至极,立志振兴中华,拯救黎民。当时在北京的李大钊、张国焘等创立共产主义小组...[详细]
赵琪,1902年生于湖南省湘阴县一裁缝家庭。1928年参加平江起义,不久加入共产党,后任红五军某纵队团长。在一次战斗中,不幸中弹负伤,在江西修水红军医院休养好后,转到地方工作。1930年春,他奉湘鄂赣边境特委的委派,同李湘恒等到通城药姑山大港冲开辟革命根据地。 药姑山,林密沟深,绵亘于通城、...[详细]
张英(1902~1932)原名马宗宪。潍县(今潍坊寒亭区)人。1923年入冯玉祥部当兵。1925年被选送苏联基辅红军军官学校骑兵班学习。1926年在基辅军校加入中共。1927年调维斯特拉高级军官学校深造。1928年底回国,在中共中央机关做保卫工作。1928年底、1929年初,山东早期中 员、曾在...[详细]
张廷玉(1902-1938)江西兴国方太乡三角村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历任连、营、团、旅长,抗战时任第3军第7师上校政训处处长,1938年12月19日在山西沁源抗战遭日机轰炸殉国,年36岁,追赠陆军少将。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张廷玉...[详细]
张书印,字信符,新密市大隗镇进化村人。在学生时代就投身革命。1921年考入开封甲种商业学校。1923年2月受党的指派参加“二七”大 。1924年创办密县平民教育促进会,任主任委员,同年创办进化村小学。1925年陪同李大钊到荥密视察农 动开展情况。1926年春,在平民教育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成立...[详细]
曾润百(1902-1928),合江县人。1921年春考入川南师范学校,受恽代英影响,思想进步。次年5月被恽发展为首批社会主义青年团员。同年夏,为反对地方守旧势力对恽代英的破孩,曾经组织领导全校学生进行-和-斗争,直至恽代英获得保释回校。 1924年曾领导该校团员撰写文章、组织辩论会,捍...[详细]
恽雨堂(1902~1931) “龙华24烈士”中的一对年轻夫妇。恽雨堂,男,江苏常州人。民国12年(1923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民国14年8月商务印书馆工人大 的领导人之一,并负责起草《职工会宣言》和《 宣言》。民国19年8月,任上海市政总工会主席。次年1月21日在上海被捕。李文,江...[详细]
褚雅青(1902—1942)峄县县大队副大队长,1902年出生于山东省微山县塘湖乡(原属滕县8区)李张阿村。 16岁辍学。1919年离开家乡,南下到福建、广东投奔旧军队8年,曾任班、连长。 1926年参加北伐。“四.一二”后,他愤然离开了军队去徐州基督医院(徐州医学院前身)学医2年。结业...[详细]
姚鉴雪(1902~1927),女,清光绪二十八年生于沅陵县浦市镇(现属泸溪县),后举家迁居沅陵县城北门上。 民国7年(1918),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次年,举国声讨北京政府承认日本接管德国在我国山东的各种特权的-罪行。鉴雪和同学们上街--,高呼“惩治-贼!”“废除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详细]
姚国林(1902—1946),湖北天门卢市镇刘三村人。1938年参加革命,1942年任养黄乡游击队长兼基干总队长。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1946年6月15日被卢市伪联队副队长曾汉青等捕杀于当地九河口堤下。卢市镇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区,1956年改为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区,195...[详细]
严威,1902年生于湖南衡阳县车江镇(今属衡南县)。他原名严福临,1926年参加农会时他改名严威,言下之意,现在是穷苦人扬眉吐气、大振威风的时候,要显一显穷人的威风,长一长穷人的志气。 严威家境贫寒,靠父亲严德云摆小摊子度日。幼年时得伯父的资助,他读了四年私塾。生计所迫,年龄稍大便辍学回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