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秉铎,字鸣之,汉族,1902年古历12月2日出生在榕江县古州镇,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二期毕业生。曾任《贵州青年》、“中国青年军人联合会”负责人、《青年军人》周刊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部机要秘书。东路军总指挥部第一科上校科长、参谋处参谋、第一师政治部主任。两次参加东征,继后参加...[详细]
黄育三,建瓯县徐墩乡丰乐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身在贫农家庭。与同村富户潘氏之女成婚,因得资助就学,毕业于厦门土木建筑专科学校。1926年冬,北伐军二军六师进驻建瓯,开展革命工作,他积极投入群众运动,由潘作民、葛越溪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建瓯县农民协会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1927年6月...[详细]
黄文杰(1902~1939) 黄文杰,原名祥庆,广东兴宁人。出身于农民家庭,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民国9年(1920)在大坪达务高小毕业,考入兴宁县立中学。民国13年6月,中学毕业后到本县新陂小学任教。 翌年春,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10月,由军校中共组织和苏联顾问鲍罗廷...[详细]
黄其华(1902~1983年),惠安人。毕业于集美师范学校。民国13年(1924年),应马侨儒之聘到厦门双十中学任教,民国19~26年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出走南洋,任菲律宾中正中学教务长。民国34年,由菲律宾返厦任双十中学董事长,直至1956年。他推崇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双十中学施行“生活与教育统...[详细]
黄复康,原名文橙,别名信秋、祖香、雯晴,龙门镇赤水桥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十一月初十生。因父早逝,在省立九中读书一年即辍学到江西大余县当学徒。民国16年(1927),南渡苏门答腊的亚沙汉,初在其堂兄经营的永联昌商行任副经理,不久弃商从教,任亚沙汉培善中学事务主任兼董事会秘书,还先后任亚...[详细]
黄宝云 (1902~1931) 字调霖,乳名珍业,池园镇潘亭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读过几年私塾。民国初年,军阀混战,社会-,他趁机聚集一些歹徒上山为匪,以本县十七都铁屎坑(今白樟乡白云村)为据点,打家劫舍,作恶多端。 民国13年(1924),黄宝云接受福建省自治军第六路司令黄炳武招安...[详细]
洪灵菲(1902~1934) 洪灵菲,原名伦修,笔名林曼青、林荫南、李铁郎,广东潮安(今潮州)人。 洪祖辈农耕,父业医。家贫,13岁上潮州读小学,后进岭东金山中学。其时“五四”运动发生,开始接触新文艺作品。 民国11年(1922)考入广东高等师范学校英语部。翌年春参加潮汕新文学社团“...[详细]
贺振伦(1902~1951) 字经武,龙驹寨贺家村人,毕业于陕西中山政治学院,历任西安玫瑰女子中学教员、国民党西安市党部委员、陕西省党部委员、淳化县县长、国民党陕西省第四区党务督导员等职,曾以商县国大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国民政府第一届总统选举。解放前夕,任中央新编第五军政工处长。1949年11月...[详细]
何清标(1902~1980),云霄马埔何田人(原平和县辖),家贫,1932年入赘平和欧寮成家,1933年底参加红三团,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欧寮乡苏维埃政府成立,何当选为主席,领导欧寮乡开展土地改革试点。不久,国民党军队“围剿”苏区欧寮村,火烧民房。何清标带领群众与敌人展开斗争。193...[详细]
郭文玉(1902~1958) 龙驹寨人,投考渭北师范名列榜首,后在第二集团军第十四路军参加北伐。“四 ·一二”后回乡,热心地方公益事业,曾与李忠宇、王德忠创办光华小学及龙驹寨一、二、三部小学。民国十九年(1930),代表龙驹寨参加商县县政府会议,县长于海沧给龙驹寨增加派款基数,他据理力驳,并...[详细]
郭寿华(1902~1984),字东山,学名郭诚,广东省大埔县-龙虎岗人,首任湛江市市长。 郭寿华幼年在乡读私塾。民国初年,考入潮州金山中学。“五四”运动时期,日本侵华日紧,郭寿华与学友组织“潮州学生救国团”从事抗日救亡活动。毕业前夕,因涉及参与反对新任校长风潮,被学校开除,遂为同学举为代表,...[详细]
关明安(1902--1980)字菁文,满族,生于双城县内一个贫苦家庭。1909年入小学,1919年毕业于滨江道立中学,在双城乙种农业学校、第六高级小学、同文学院、育才实验校任教。1950年任双城民主街民众教师。1959年任哈尔滨石油学校语文教师。 关明安勤奋好学,博览群书,文学造诣较深,并长...[详细]
龚礼逸 (1902~1965年) 名纶,号习斋,以字行。侯官县人,家居城内。祖父龚易图,工诗,善书画,能篆刻,筑大通楼,藏书5万卷。龚礼逸早年临摩祖父墨宝,续学唐李北海《岳麓寺碑》,后专魏碑。礼逸由帖入碑,主帖求变,集碑学帖学,溶入个性,从中悟变。50年代,在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山水...[详细]
高增级(1902—1952),字升堂,定边县石洞沟乡石洞沟村人,祖上任前清武官,父为光绪秀才。增级先后就读于本村私塾、安边高小学堂、山西运城省立中学、夏县景梅九办的平民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和西北陆军干部学校。历任国民党军队排长、连长、处长、参谋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及地方保安司令和行政专员等职...[详细]
高岗山(1902~1938年),乳名高启云,字盘若,靖城武林人。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上海文治大学。民国13年5月考入黄埔学校。民国15年7月,随北伐军北伐,曾参加民国16年1月在武汉举行的庆祝国民政府北迁和北伐战争胜利大会。 民国16年“四·一二”-政变后,高岗山于5月来到南京,在...[详细]
范浚(1902~1933年),字子澄,名延林。大安乡大安村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其父范友文,秀才出身。范浚性格豪爽耿直,虽生于大户人家,却从小生活简朴。民国13年(1924),毕业于鳌阳小学,同年考入福州师范初中班。民国16年初中毕业后,即考入省立福州第一高级中学文史科。时,革命形势...[详细]
方培銮,建瓯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出生于丰乐□头村。幼年在农村私塾读书,略通文词。成年后在家务农,爱好雕刻技艺,每天农事后,必以农村旧屋门窗上遗留的花鸟人物雕刻为样本,自学雕刻。农村产竹,即以竹片为雕刻材料,雕刻各种艺术品和儿童玩具。虽然没有师承,但勤学无间,十几年后,终于自学成材,遂...[详细]
杜润滋(1902~1933)原名杜自生,一名杜润芝。陕西米脂人。1921年自米脂东街县立高小毕业后考入陕北联合县立榆林中学。榆中校长杜斌丞虽长他14岁,按辈份却是他的族侄。他常以此炫耀矜夸。1924年春为抢先进入新建浴室洗澡,撕毁学生会张贴的洗澡顺序名单,事后又拒不检讨,引起学生-,要求开除他...[详细]
董义芳(1902~1965年),原名董添木,泉州南门米埔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民国4年(1915年),董义芳进南安县岑兜村福庆兴高甲科班学戏,拜著名师傅陈坪为师。 董义芳学戏之初连龙套脚色亦难承担,被称为“放尿角”。董义芳决意发奋,每日凌晨到野外练唱腔,夜晚在月下练台步;饰演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