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蔚元(1902—1950年),男,灵川县北障乡在岭村人。曾在国民党政府中任科员、秘书、省参议员、县长等职十余年。在民国37年(1948年) 12月至38年9月任资源县长期间,为维护摇摇欲坠的国民党政权, 不遗余力地镇压革命,-革命人民。38年2月,先是派员逮捕了中共地下工作人员罗承元(湖北省人...[详细]
钱凤章(1902~1968) 无线电扩播工程专家。又名振声。上海青浦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上海南洋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民国18~20年先后在美国芝加哥自动电话公司和德国柏林西门子公司进修和实习电话及无线电话。民国21年回国后,任南京首都电话局局长兼总工程师。民国26年起,任国民政...[详细]
彭真(1902~1997)山西曲沃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彭真长期领导北方党的工作。1936年12月5日,在彭真直接领导下,北平(今北京)、天津、太原、西安、归绥(今呼和浩特)、保定、洛阳等地的抗日救亡团体代表在天津举行华北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大会。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7月20日前后,彭...[详细]
彭炳南(1902~1984)善化县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家贫,种菜为生,兼做生猪配种。解放初期,他看到农村猪源缺乏,就选择良种,推行品种杂交、双配、复配等技术,达到配种母猪头头满怀,每头平均产仔12.7头,成活率达98%以上。后在大托成立种猪人工授精站,带徒传艺,推动全县养猪事发展...[详细]
潘兆銮(1902~1932年),原名少庭,字侠夫。冲鹤乡人。出身侨工家庭,父母早丧,由在日本做工的叔父抚养成人。性情机警正直,富于幽默感。在横滨中华学校求学期间,与进步青年杨匏安、杨殷一起研读马列著作,关注祖国和民族前途。 五四运动爆发后,兆銮归国,在广州参加社会主义研究小组。1920年,到...[详细]
潘漠华(1902—1934),原名恺尧,学名潘训,笔名潘四、田言、锡田、若迦、季明等,宣平上坦(今属武义)人。小学毕业考入县师范讲习所,在小学任教后复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与柔石、魏金枝、冯雪峰等参加朱自清、叶圣陶指导的青年文学团体晨光社。后又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结成湖畔诗社,先后出版《湖畔》...[详细]
潘连奎(1902—1976),幼名明宝,江苏吴江县震潭乡桑阳村人。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顿大学和密歇根医学院。1938年,应聘到绍兴福康医院(现为绍兴第二医院)任外科主任医师。1943年起,历任代理院长、副院长、院长直到退休。1946年,获美国基督教会资助赴美深造,在纽约、芝加哥、波士顿进修胸...[详细]
欧阳曙(1902~1932),又名欧阳健,华容县胜峰乡人。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历任华容县万庾区农民协会特派员,国民革命军连指导员、-表,红四军第三纵队政治部主任,红一方面军第十二军三十五师政委、红四军第十二师政委,参加了三次反“围剿”作战。1930年12月,在江西龙冈他和师长率领全师官兵...[详细]
(1902~1986)农金仙,女,大旺乡洪汤村人,1927年7月参加农-动,任天(保)向(都)农军通讯员。 1930年3月,当选为天向南区苏维埃政府妇女委员,并任天向农民赤卫军妇女宣传队长。 在扩大农军武装,打击国民党政府的斗争中,农金仙带领妇女宣传队到巴麻 (今田东印茶) 、龙光、燕峒...[详细]
宁培瑛(1902—1928) ,又名宁楚珍,化名林平生,凌秋珍,沙坡乡白马村人。在陆川中学读书时,任学生联合会会长。“五四”运动消息传到陆川,他带领学生上街头-演讲,声援北京学生的-。1922年进广东省政法学院(后改名广东大学)读书。192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陆川县第一个共产党员。1925年参...[详细]
聂尚宣(1902~1990),山西万荣人,民盟盟员。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山西高级师范学校。民国12~16年(1923~1927年),先后在山西介休第二高小及西安三晋职业学校、成德中学、第一职业学校任教。民国17年(1928年),去国民革命军第九十二师任政治部主任,并一度出任安徽省五河县...[详细]
格奥尔基·马克西米连诺维奇·马林科夫,苏联政治家,也是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人,斯大林死后曾于1953年3月短暂成为中央-排名第一的书记,于1953年3月到1955年2月担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政府首脑)。 马林科夫于1919年担任红军政战官,1920年加入苏联共产党,之后成为斯大林的心腹;1930...[详细]
陆学藩(1902~1987),又名镇安,寺村乡上山村人,中学毕业后投军,后晋升为国民党陆军少将。 民国15年(1926年),陆学藩考入南宁军校工兵科受训,18年毕业后任排长。20年,入南宁军校高级班第五期受训,毕业后留校,历任军校教育副官、教官、队长等职,并从上尉升至中校。26年起在陆军大学...[详细]
卢世芹(1902-1927) ,又名江良。大塘乡苏烟村人。1923年考入鬰林县私立晴川中学学习。 1926年夏,世芹中学毕业后,因家庭经济困难,不能继续升学,受聘于鬰林县商会。由于国共合作,积极推行孙中山提倡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国民党鬰林县党部成立了农民部。世芹在反帝反封建思...[详细]
罗绍徽(1902—1951),仙回乡古盘村人。1925年,在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毕业后,任广州国民党农民部秘书。次年到武昌任农-动讲习所教务员,1927年参加国民革命军,在李明瑞旅任科长。1929年4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同年6月回南宁任《国民日报》社社长。10月李明瑞、俞作柏离...[详细]
(1902~1991)罗家安,男,壮族,原籍靖西县,30岁参加国民党军队,在军中学到了旱针挑术,1938年回乡后,移居德保县马隘乡贤恩村。一次,本屯一妇女突然病倒,不省人事,其家人不知所措,嚎啕大哭。罗家安知道后,奔进病人家,默默地用缝衣针在病人身上挑刺,顷刻病人就醒过来,家人转悲为喜,感恩不...[详细]
罗广福(1902—1950),号心田。城北乡寒山村人。民国10年(1921年)夏,鬰林五属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国立高等师范。13年在广东国立高等师范加入中国国民党组织。同年夏在高等师范毕业,被聘为鬰林广西省立第九中学教员。14年国民党广西省党部筹备成立,指定罗广福为鬰林县党部筹备员; 同年8月...[详细]
卢保炫(1902.1~1930.1),又名卢本兰、卢保元,那楼乡那务村人。他年小有志,爱憎分明, 因不服国民党副乡长、当地恶霸卢凤山的欺侮,曾被抓去关押3个月。释放后,他愤然卖掉部分田地作盘缠,弃下妻儿,于1922年离家跑到广州。不久,他闯入军界,先在粤军黄明堂部队任文书,后于1925年在广州农...[详细]
李宜春(1902-1932) 又名李启耕、李荣光,一九零二年生,寄籍宿城。其父李美鑫是店员,其弟李启田为教育界人士,李宜春思想进步。一九二二年秋,在北京农大求职时,由乐天宇、杨开智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一九二三年转党。后在中共北方区委任交通处负责人,兼机关支部书记,经常和李大钊的秘书彭桂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