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可任(1902~1971),字绩龙,号起潜,壮族,龙州县下冻圩人。1916年镇南中学毕业后,因学业优良,学校当局选送入南宁第三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堂姐夫段尔源资助到上海沪江大学学英语两年,辍学后到靖西中学任英文教师。1924年到香港为《中国日报》撰稿。次年参加省港大-,以后随《中国日报》社...[详细]
张一尊(1902~1973) 土家族,吉首人。中学毕业后考入武术军学兵营,历任连长、营长、团长、少将视察。擅画马,力求形神兼备,功力主要来自生活中诸马之形象、动作的人微观察。代表作有《百骏图》、《八骏图》、《三奔图》等,与徐悲鸿、沈逸千、梁鼎铭并称画马四杰。其他如山水、翎毛、花卉,亦多独到之处...[详细]
张毅 (1902~1980) 张毅,名光梗,字子敏,号雄飞,宁乡县十都献宝台(今属巷子口镇)人,清光绪二十 八年(1902)生。1913年起,他先后就读于云山高小、长沙岳云中学。1921年考入湘雅医学院,1925年因加入共产党被开除学籍,后转入武汉大学医科。次年参加叶挺部队任上尉军医...[详细]
张生智(1902~1945),乳名更祥,改名生瑞,横山县殿市镇张家湾村人。 生智幼年家境较为宽裕。11岁进五龙山私塾。翌年转入殿市小学。民国十三年(1924)入县立响水高小。不久,辍学,到波罗兴盛茶馆当学徒。旋又转入横山一高。 民国十四年(1925),生智在校接触高岗、鲁贲,阅读《新青年...[详细]
张琼(1902~1981) 张琼,女,原名朱舜华,湖南汝城人。民国3年(1914年)8月,考入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民国8年在毛泽东、杨开慧的帮助下,冲破学校和封建官僚家庭的阻挠,参加五四运动,加入新民学会。民国11年,由杨开慧、刘少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2年(1923年)与中共...[详细]
张培农(1902—1939),原名宗培,又名张植,平阳马站(今属苍南)人。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肄业,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春,与王国桢同赴广州,参加毛泽东主持的农-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10月,以国民党中央农运特派员身份回乡领导农-动,积极组织农民协会,宣传开展减租、减息和废除苛...[详细]
张勉之(1902~1929),平江县龙门镇人。“五四”运动时期,是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分子,1922年5月在湖北武昌大学读书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离开学校进行自学,经常阅读毛泽东创办的《湘江评论》,从中受到启发,忠心耿耿对待革命。他变卖自己的家产购买0,建立农民武装。1926年5月,创办农民协...[详细]
张恒寿(1902~1991),阳泉郊区官沟村人。民国21年(1932)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民国26年又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研究院。日本侵华期间,他宁愿在家赋闲,决不与日伪共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抗战胜利后,执教于中央美院、文法学院、辅仁大学,任副教授。1952年起在河北师范学院任副教授、...[详细]
张传福(1902—1938),东北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二师师长。 1902年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因日俄战争时遭遇不幸,全家逃至下江汤原,定居太平川田家屯。后家业又重新发达,有地三百多亩,并开有粉坊、油坊。张传福虽没念过书,却因精明能干当上掌柜。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于日寇的统治...[详细]
余泽鸿(1902~1935),四川长宁县人,曾任中共南丰中心县委书记。1923年在川南师范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在上海大学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上海 党团书记、 执委主任秘书。1927年“4·12”-政变后转武汉,任中共中央组织部秘书、中共中央秘书长。1930年调天津任中共北方局...[详细]
岳勇(1902~1942),平定岳家庄村人。民国26年(1937)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村党支部书记、区长、平定(路北)县抗日救国会主任等职。民国30年,由于叛徒告密,不幸被捕。在狱中,他大义凛然,不为敌人的逼供、诱降所动,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铁骨铮铮的赤胆忠心。民国31年1月,敌人将其家属押至行刑...[详细]
袁克岐(1902~1952),平江县三阳乡人。1923年参加革命,以教书为掩护从事革命工作,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下半年在平江县城任工会教员。1924年任平江平民教育促进会干事,参与领导平江工人运动。1926年下半年任平江团防队指导员,带领团防队开展阻禁、平粜、禁烟、禁, 等斗争。“马日事变”...[详细]
袁金毛(1902—1930),杭县肇和乡李家桥(今属余杭)人。一家3口,靠做短工糊口,后改摇航船。秉性耿直,乐于助人。1928年秋,和唐阿毛等人参加中共西镇区委组织的告荒斗争,取得胜利。1930年5月,杭州市行动委员会为配合以诸暨为中心的浙西总-,发动西镇-。袁金毛为领导人之一。13日晚,参加杭...[详细]
应尚能(1902—1973),宁波人,生于南京。1923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同年赴美国留学,入密歇根大学工学院读机械工程,后转该校音乐学院。1929年毕业,次年回国,任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度主持教育部音乐教育委员会实验巡回合唱团,并历任国立音乐学院、戏剧专科学校、社会教...[详细]
叶溯中(1902—1964),名震,字溯中,幼名竹生,长以字行,出生于永嘉朔门打绳巷(今温州鹿城区)。幼习经史,192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并加入中国国民党。后历任上海暨南大学讲师、浙江省防军政治部主任、国民党浙江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常委。1931年,任浙江省立杭州高级中学校长。1934年,任浙...[详细]
牙永平(1902—1940年)牙永平,男,壮族,原名牙平升,出生于天峨乡(今向阳镇)安平村林佑屯的一个农民家庭。因父亲被恶霸杀害,牙永平无处安身,便到六排乡八打屯逃难,做一位远房伯父的义子。不几天,其母被仇人推下红水河淹死。牙永平怀着深仇大恨,随时准备报仇雪耻。此时,其义父牙春贤(岜暮赤卫军干部...[详细]
杨运珊(1902~1988) 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生。1924年毕业于长沙楚怡工业学校,在塘沽碱厂工作近10年。1934年赴美习化工,1936年回国后任南京永利硫酸铵厂副总工程师。1949年任永利化工公司总管处长兼采购部长。1954年后,历任大连化工厂车间主任、吉林染料厂副总工程...[详细]
杨遇春,1902年11月生,山西阳曲人。号子青。国民党军少将。中国大学肄业,西北陆军干部学校毕业。曾任冯玉祥部参谋。1931年毕业于陆军大学第9期,任第29军38师112旅226团中校团附。1938年任第59军180师540旅参谋长。1940年任陆军大学西北参谋补习班少将兵学教官。1942年任中...[详细]
杨开渠(1902—1962),又名顽石,诸暨齐东乡全堂村人。1924年,毕业于浙江杭州甲种工业学校电机科。1927年,留学日本,1930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农学部农实科,1932年回国。曾任重庆乡村建设学校、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建国后,历任四川大学农学院教授、系主任、副院长,四川农学院院长,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