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瑞香(1901—1941)中共冈西县委书记。 1901年出生,团风县淋山河镇张畈村二组人,1925年参加革命。于1941年在鄂城华容被日军捕捉,同年12月29在新州大埠被杀害。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夏瑞香相关 第二批著名抗日英...[详细]
萧作舟,1901年6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阳新县龙港镇。祖父在龙港镇开一爆竹铺,生意兴隆,家境颇殷实。父亲萧学儒,虽饱读经史,但屡试不第,遂在本地开设私塾,课读蒙童。 萧作舟7岁入乡塾,9岁便读完了《三字经》《千字文》《朱子家训》《幼学琼林》等书。在学校里,他见有些家庭贫寒的同学无钱购买纸笔,便...[详细]
萧崇善,1901年冬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胡畈村(原属湖北省黄安县)一个佃农家庭。幼时曾入私塾念书,后因家境日渐贫寒,中途辍学,其父寄予他通过读书光耀门庭的厚望遂付诸东流。 萧崇善性情直爽,寡言少语。25岁那年秋天,忙完了田地里的农活,他听说箭厂河一带闹农会,便三天两头往那儿跑。他有时早出...[详细]
向冬梅,原名向冬妹,土家族,1901年冬出生于湖南省永顺县塔卧乡一户贫苦家庭。由于家中人口众多,父母又都疾病缠身,向冬梅不满7岁,便做童养媳。苦难的童年、幼年生活,使向冬梅养成了嫉恶如仇的倔强性格。当她听说了贺龙在家乡桑植一带领导穷人闹革命的消息后,内心十分向往。 1934年冬,红二、六军团...[详细]
吴幼军,原名邵衡,1901年10月19日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新铺乡一贫苦农民家庭。兄妹七人,吴幼军排行第六。父亲吴拔群是个忠厚淳朴的农民,以租种田地、辛勤劳作来养育着膝下这群嗷嗷待哺的孩子。 吴幼军幼时只读了几年私塾,迫于生计,辍学后在家从事砍柴、割草、放牛等劳动。他的堂叔吴椒凡在农闲时常借些...[详细]
吴荆赤(1901-1931),河南信阳人。又名精赤。大革命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4军11师政治部主任、12师政委。 1927年12月,吴荆赤参加信阳当谷山农民武装起义,随即参加工农革命军。 1929年5月,吴荆赤参加商南立夏节起义。 1929年冬,吴荆赤任红11军32师...[详细]
万琼(1901~1937),原名文光,大合坪乡柳杨村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曾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一师第一团副团长,兼任第三营营长。 民国26年(1937)11月,日本侵略军进犯南京,万琼在师长率领下,沉着指挥,同敌人展开白刃战,四进四出水西门。全师歼敌1.5万余人,毁敌坦克1O余辆,击落敌机...[详细]
庹万鹏,1901年生于湖北省咸丰县黑洞一个土家族农民家庭。他个子生得矮小,但很结实精干。少时在乡间念私塾,后因家境不佳而辍学。父庹国士,在黑洞颇有声望,为抗击军阀、反动当局的暴虐,于民国初年拉起了一支民团武装,任团首。庹万鹏十几岁即随父在刀枪丛中闯荡,养成了刚毅的性格,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武功,22...[详细]
王育荣(1901—1943)八路军冀中军区卫生部副部长 饶阳县王桥村人。他出生于中医世家。1921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深县中学,同年考取了河北大学医科班。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广东,在张发奎部队任医官。面对军阀连年混战、官僚鱼肉百姓的局面,王育荣非常气愤和失望,毅然离开部队,回乡从医。 "七·...[详细]
王友华(1901年—1933年) 男,出生于三元区岩前乡。少年时在归化县高等第一小学读书。1927年和1928年参加“汀属八县社会运动人员养成所”和“长汀训政人员养成所”学习。后积极参与革命活动,在闽西加入共产党,利用暑假回乡之机在岩前组织秘密农会,发动群众开展禁, 、禁嫖、禁抽 ,以及“二...[详细]
王遂人,原名瑞麟,号堂九,1901年5月10日出生在江西省遂川西庄村一户农民家庭。7岁开始读书,19岁毕业于遂川第一高等小学。同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西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王遂人从僻静的山乡县城进入南昌,使他眼界开阔,更有机会接触到一些思想进步的青年和新文化运动的事物,他对学校管理混乱不堪...[详细]
王继尧,字伯唐、化名老胡,1901年5月13日生于山西省定襄县王进村的一个商人家庭里。王继尧自幼敏而好学,在村小学读书时,考试常常名列榜首,1915年就读于县立第二高小,1918年考入定襄中学,次年,转学于五台川至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平民大学新闻系。其间,他开始接受新思潮和新文化的教育,并在进步...[详细]
汪光元(1901~1932) 又名汪少山,河南省光山县马畈镇柳林河大朱洼人,光山殷区农民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殷区支部委员、殷区农民武装工作组组长。1927年5月到河南农民自卫军临时执委会信阳农军训练所学习。大革命失败后,汪光元任中共殷区区委委员,参加了...[详细]
王达强,名镜清,号士豪,乳名百发,1901年7月3日(农历五月十八日)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古角山王安仁村。这里群山环抱,路转峰回,青松绿竹,飞瀑流泉,风景十分秀丽。然而在旧中国,这秀丽的山山水水,却和贫苦百姓无缘。住在这里的劳苦大众,长年累月为地主豪绅当牛做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而那些朱门大户,不...[详细]
田靖武,字庆光,又名进武,土家族,1901年2月生于湖北省长阳县。其父田凤藻,为湖北高等农业学堂部试探农科举人,官职于北京,居住在武昌,因为公务及其他活动常奔波于北京与武汉之间。田靖武在这书香门第的环境中,度过了他的幼年岁月。 辛亥革命后,田靖武随母离汉回到故乡长阳,先后在长阳县立高等小学堂...[详细]
舒玉章(1901-1933),辽宁辽阳人。原名玉璋,满族。黄埔军校第四期步兵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二十期步科毕业,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战争。革命烈士。曾任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参谋处主任。 在校期间,舒玉章发表有《军略、战略、战术、战术之解释》等著述。 1927年后,舒玉章在...[详细]
石玉松(1901-1984)田湾镇农科村人,辰河戏小生演员、鼓师。幼时,由辰河戏名鼓师石楠庭收为养子,从小在戏班受艺术熏陶,9岁时即在武声上打二钹。民国5年,国倒呛伤嗓,改习场面。三年后,即成为独当一面的年轻鼓师。民国18年,嗓音恢复,所在"双少班"演唱小生。他所扮演的目连戏傅罗卜一角,直到被辰...[详细]
申又枨,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从事函数论及微分方程的研究。主要成就涉及复变函数的插值理论。是在新中国建立微分方程学科研究的创始人之一。 申又枨,1901年6月13日生于山西高平鼓楼。原名申祖佑,曾用名申幼声。后来由父亲改名为申又枨,其寓意是:在春秋战国时孔夫子的七十二个得意门生中有一位是山西人...[详细]
沈粹缜(1901-1997),江苏苏州人。少年时期随姑母在北京学刺绣,后到南通女工传习所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助教二年。20岁时去苏州女子职业中学任教,为该校美术科主任。民国15年(1926年),沈粹缜与邹韬奋结婚,在上海安了家。夫妻之间互敬互爱,韬奋专心于工作,家庭事务全由沈粹缜承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