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方荫(1901年4月27日—1963年12月13日),出生于江西南昌。土木建筑结构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7年加入九三学社。 蔡方荫,1920年考入清华学堂(现清华大学),1925年以优异的成绩在清华学堂土木科毕业。同年,公费留学美国,在马萨诸塞州理工学院学...[详细]
邹思孟(1901-1933)江西奉新县人。曾留学日本千叶医科大学。在景德镇开设“康济医院”。1930年7月6日江西红军独立第一团支援景德镇工人武装暴-动 成功后,经方志敏礼聘,毅然投身革命,随红军进入弋阳苏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红十军总医院院长,为发展苏区的医疗卫生事业作出了贡献。193...[详细]
周叔屏(1901—1941)安陆烟墩店人,出生书香门第。幼时,受父亲影响,嫉恶向善。读书尤喜岳飞的《满江红》和文天祥的《正气歌》。1938年10月,安陆沦陷后,在烟墩店开杂货铺的周叔屏经绅商耆宿力邀担任安陆县第四区第五联保主任兼联保武装队长。上任后即提出“抗日救亡,保家卫国”的口号。1939年1...[详细]
张玉珩(1901—1935)东北人民革命军第3军政治部主任 个人生平 1929年,他在辽宁台安县任党的特支书记时,叫张汝恒(张如恒)。 1930年10月,他任中共吉林县委书记时,叫张玉珩。 1932年2月以后,他在磐石中心县委任组织部长、磐石工农反日义勇军队长时,叫张振国。 ...[详细]
张寅仲(1901—1967),浙江省杭州市人。小学毕业后,因家道中落,失学在家。1917年,考入师范学校学习;后任小学教员。1922年回杭州工作,并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投身革命工作。1924年,在国民党一大召开后,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他以个人名义加入了国民党。此时,中共党组织决定他在国民党内担任...[详细]
张乃东(1901—1940)涿(县)固(安)新(城)联合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张木仁,男,1901年出生于现凤凰镇白石坑村。1926年参加农会,任广利水坑乡农会副主席。1926年10月被捕后在肇庆被杀害,牺牲时25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张建(1901—1996),字扫霆,梅江区东郊乡东街燕诒堂人。 祖父经商,颇有积蓄,乃乡间绅士。父业塾师,一生清平,但有儒者风。张建小时就读于梅县县立小学,成绩优异,校长萧凤琴常在人前夸张建,称赞他将来必成大器。他祖父知道后很是高兴,决心尽家财资助孙儿读书。小学毕业后,考进省立五中(今梅州中...[详细]
张获百,又名清正,1901年8月出生于湖北省黄梅县城北面王家桥。他少时读私塾。后入县立八角亭高等小学,毕业后,在多云山下张河头作启蒙塾师。 1921年以后,黄梅旅外学生每年利用寒暑假回乡之机,在县城创办“书报流动处”、“阅报社”,销售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此时,渴求进步的张获百经常来县城看...[详细]
余宁助(1901年—1935年) 男,出生于三元区西际乡。1934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少年时随父习武,后随江湖艺人浪迹闽西北、闽赣边一带。1928年回到西际村,以开“余宁助客栈”为业。期间,联络铁匠江西瑞金人武斗士到西际开打铁铺。武斗士是老红军,在武斗士的帮助下,组建秘密农会,为中央苏区和...[详细]
余俊贤(1901—1994),家名其英,别号一帆,平远县坝头上竹园村人。 由于父亲早逝,家境所迫,余俊贤高小毕业尚差1年便辍学,在其叔父经营的盐米商号帮工,靠些微收入,以减轻家庭负担。1年后再返校学习,始得完成高小学业。后来,考入平远中学就读。1923年考取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广东大...[详细]
袁佐龙,字振亚,化名杨学耕,1901年出生在江西省永丰县龙云乡白鹇洲村一富裕农民家庭。1915年入永丰县立小学读书。 1918年,袁佐龙小学毕业后,在家一面帮助父母耕作,料理家务,一面继续自学;此外还参加社会活动,与进步人士交往甚密。1922年寒假,永丰籍在吉安省立第七师范读书的宋大勋回到家...[详细]
袁贤瑸(1901-1938),字镇邦,号银善,汝城县井坡乡云先村营田人。高小毕业后,在邻村古塘教书。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四期,为1团1连学员。毕业后历任排长、连长、第十四师营长。1931年调王敬久第八十七师任营长。1932年参加上海“1.28”抗战,狠狠地打击日本侵略者。不久,升任副团长。1...[详细]
臧玉洤(1901—1964)河北完县人。医学家。北京大学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专长神经解剖学,对比较神经学有重要建树。曾积累大量切片和标本,为培养中国神经解剖学人才做出突出贡献。著有《神经解剖提纲》、《中枢神经传导通路》、《脑脊髓切片图谱》等。编译有《神经系统演化历程》、《人类神经解剖学...[详细]
燕云程(1901﹒7~1952),原名张恩霖,河北滦县人。 20世纪30年代初,经常参加抗日宣传活动,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冬,到昌黎、抚宁、临榆一带开展地下工作,任抚昌工作团主任。到昌黎后,逐步发展张贺等5人为中共党员,并于1943年在草厂庄村建立昌黎县第一个党支部,燕云程任...[详细]
杨松柏,字仲白,又名维新。1901年出生于河南省固始县往流镇西街一个世代书香家庭。1918年,他考入固始县城中学。这时新文化运动之风吹到了固始这块古老的土地,一些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变化。杨松柏在学校里接受了新思想,逐渐懂得了一些革命道理。 1926年冬,杨松柏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不久,...[详细]
许祖熊,字汉初,1901年出生于四川省富顺县彭庙镇一户书香人家。祖父许予昭曾中文魁,父亲许赞扬是清末拔贡。1908年至1916年,许祖熊在家读私塾。1916年秋,考入富顺县公立中学。在校的三年里,正值俄国爆发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权;国内发生五四反帝-,革命浪潮席卷全国,新思潮、新文化也波及到了...[详细]
徐靖远(1901—1942),山东省寿光市人,著名抗日将领,1925年毕业于东北陆军讲武堂,历任北伐军师政治部主任、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师长、河北抗日民军参谋长兼第一团团长、豫北五县民团联防司令、太行军民抗敌联防委员会参谋长。1938年3月28日,徐靖远被日军逮捕后诈降,被日军任命为伪华北皇协军...[详细]
薛经辉,1901年5月2日出生于广东省遂溪县第六区乐民圩的一个地主家庭。由于家庭条件优越,薛经辉在乐民圩读完小学后,父母把他送到广州去念中学。当时的广州是南方的革命中心,薛经辉在那里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开阔了眼界,特别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列主义思想在中国广泛传播,薛经辉接受了马列主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