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金奉(1901~1990),字光华,男,汉族,夏津县双庙镇范楼村人。赋性聪颖,粗通文墨。少年时随父学习扎彩(亦称纸扎)、泥塑、油漆技艺,心追手摩,黾勉勤苦。凡精巧处,其父略为点拨,即能领悟。因之,颇受父辈艺人郑化成、李荣清等人称赏。其长于大漆和扎彩,曾在双庙村开设扎彩铺,字号“清云轩记”。因...[详细]
段式巽,(1901年-1993年),祖籍安徽合肥。是段祺瑞的三女儿。段式巽嫁的是袁世凯的侄孙袁家鼐,1993年病逝上海,享有92高寿,病逝前为上海市文史馆馆员,擅长绘画,已经画得很不错了。那套著名的“洪宪瓷器”,最后就是在她手上,经她手转让国家有关部门的。 在1935年,段祺瑞的弟媳妇在合肥...[详细]
丁士青(1901─1976)名竹如,别号焦石山农、蜀江渔父、蜀江老渔,人称丁七(排行第七),镇江人。上代五世为丝绸织工。幼习丹青,辛勤自励,尤擅山水,亦善指画。其画注重写实,结构严谨,以骨法用笔,设色古秀沉厚,气韵不俗。其诗也颇见功底。 建国后,曾任镇江市国画室主任、市政协委员、江苏省美术协...[详细]
刀栋庭,傣族,1901年生,云南车里(今景洪)人。曾任猛罕土司、摄政西双版宣慰使。建国后,历任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副州长,云南省民委副主任、省第四届政协副主席。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1983年逝世。...[详细]
陈志(1901-1978)丹阳人。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抗日战争初参加抗日部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江南第四保安司令部 队队长。民国30年(1941年)8月,党组织为搜集敌军情报,决定派陈志打入丹阳日伪内部开展工作。在丹阳城内广结日伪头目,结拜24兄弟,以消除日军的怀疑,有效地控制了一部分日伪...[详细]
陈宜金(1901-1931),福建省上杭县旧县乡河西村人,系上杭县党和红军的早期领导人陈丹成的胞兄。1929年7月参加上杭旧县农民-,此后任乡苏维埃政府秘书,积极参加苏区建设。1931年5月在闽西苏区“肃清社会民主党”错案中蒙冤罹难。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追认陈宜金为革命烈士。 ...[详细]
陈文太(1901-1947),原名陈文通,福建省莆田县常太镇外坑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莆田沿海特支委员会书记,忠门区委书记,莆田沿海边区政治科长,中共莆田县委委员,闽中海上游击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长期坚持闽中游击战争。1947年 派大“围剿”时,把陈文太家乡的全村群...[详细]
陈特显(1901-1934),福建省上杭县人。出身贫苦农民家庭。1929年6月参加革命,同年9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革命后组织秘密农会,策应罗化成等领导的南阳农民-。红四军解放上杭后,积极开展打土豪劣绅、开仓分谷、分田分地的土地革命运动。1931年初调任新泉县苏维埃政府主席。1932年4月,国...[详细]
陈寿元(1901~1987)艺名陈来宝。新城(今高碑店)岳家街村人。自幼爱好说书。12岁到容城县拜刘葫芦为师,学会了《刘公案》、《黄爱玉上坟》等书目。一有时间便为父母、邻里乡亲演唱。后来又拜本县王德山为师,学会了《杨家将》、《包公案》等长短篇书目。他一生以演竹板书为主,其演唱嗓音宏亮,吐字清晰,...[详细]
陈机盛(1901—1934),又名陈机顺,陈贵芳之小叔,中共党员。1925年参加农民自发的抗租斗争,带领农民与地主进行论理斗争,惨遭地主护丁毒打,又遭国民政府通缉追捕,他埋姓隐名,流落他乡,至1932年回凤池村。1934年8月,当选为凤池乡苏维埃主席。是年12月,与其兄陈机有一起为掩护群众撤退时...[详细]
陈金来(1901-1941),又名东生、向民,别名老向,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人。1918年远涉重洋,流落印尼泗水当学徒。1926年参加反荷武装起义。翌年,起义失败后被荷兰殖民政府驱逐出境。回国后以开皮鞋店谋生。1931年12月参加福清龙高(龙田、高山)-,走上革命道路。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详细]
陈海贤(1901-1931),福建省永定县高陂乡人。1927年10月参加由党组织领导的抗“路捐”斗争,火焚高陂团防局。1928年参加农民自卫队,同年8月参加闽西秋收-和攻打龙岩城的战斗。1929年5月红四军解放永定时任宣传队长。1929年10月当选太平区苏维埃政府财政委员会主任。1930年10月...[详细]
程俊杰(1901-1931),福建省永定县人。北伐战争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6月参加农民武装起义,参加了创建闽西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9年6月红四军入闽后,由赤卫队编入中国工农红军,后任红一军团第12军某团参谋长。参加了闽西苏区反“会剿”斗争和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作战。1931年牺...[详细]
陈少猛,1901年出生于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大革命时期,他加入农民协会,参加了当地的农民运动。1930年,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陈少猛在红四方面军做政治工作,并参加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历次反“围剿”斗争。 1932年夏秋之交,蒋介石坐镇武汉,亲任总...[详细]
陈富全(1901~1949)阜平高街村人。当过13年长工。1944年2月被选为高街村合作社主任。他首先清理账目,给社员分红,并拨股金1.1万元,向区合作社借款5000元,购回粮食、红枣分给受战争灾害严重的村民,还垫本让他们开办豆腐坊、粉坊等。高街合作社还组织社员们搞生产,创造了“零拨整”的拨工合...[详细]
曹蕴真(1901-1927) 安徽寿县人,曾在上海大学读书,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回到家乡从事革命活动。1923年冬,组建安徽第一个农村党组织——中共寿县小甸集特别支部,并任书记。1924年5月赴广州,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宣传员,后参加北伐。因积劳成疾,1927年10月逝世于寿县。 ...[详细]
蔡永令(1901.4--1966.9)又名作鹏,别名寿鹏、大鹏,河南省郾城县(今源汇区)大刘镇蔡庄村人。1926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0月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3月被派往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特别培训班学习,并选入国民革命军总政部特别工作组,任特工组党支部干事,随北伐军开赴河南,配合中共...[详细]
佐藤荣作(1901年3月27日-1975年6月3日),毕业于东京大学,日本政治家,日本战后第十位首相,给人留下许多特殊印象。他与岸信介一起,是日本实行内阁制以来唯一的一对兄弟宰相;岸信介在石桥湛山病退时,顺势上台执政,佐藤也是池田首相病退后,未经国会推选便登上首相宝座;他连续执政时间长达七年八个...[详细]
邹用元(1901~1979),乳名向福,又名润儿,平江县南江镇人。中央军校毕业后由士官、尉官升到少校营长、中校团长、交警总局副旅长、少将高参等职。1949年12月,在湖南嘉禾率部投诚。1952年被判刑15年,1960年保外就医。1983年,平江县人民法院为其撤销原判,并按投诚起义人员恢复名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