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君展 (1900—1976) 新民学会会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 原名启荣,湖南省长沙县人,女,1900年出生于一个官宦世家。青年时代就读于长沙周南女校。五四运动期间,任长沙 宣传部长,创办《女界钟》杂志,加入毛泽东创建的新民学会。1919年秋考入上海东南大学。同年底,赴法国勤工俭...[详细]
窦来庚(1900-1942)山东省保安第17旅旅长 字峰山。男,1900年9月13日出生,山东临朐人。1919年,考入济南一中。同年,转入山东省武术传习所学习武术。结业后参加全国武术考试,获得第1名。1937年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集团军司令部警卫队队长。1938年,回乡组织抗日国民义勇队,任...[详细]
金老么(1900~1964),沔县黄沙人,本名金凤安,排行老么,故人称金老么,本名反鲜为人知。金年轻时家庭富有,与其叔父同姘一妇,伺机杀叔未致命。后串通家中一长工内应,盗走家中约50斤大烟,直奔四川成都。在那里连吸带卖,任意挥霍,未几囊中空虚。返回途中,困于宁羌,仅剩一条破被。那长工一再求金同返...[详细]
贾林清(1900 ~ 1988),曾用名贾光心,出生于上河溪乡上河溪村一个农民家庭。父亲贾太山生前边务农边做些小本生意,爱助人为乐,嫉恶如仇,好打报不平。林清从小随父在务农的同时做生意,来往于桑植、龙山、永顺、来凤等地,并炼就了一些健身护卫的功夫。 贾林清1933年2月投身革命,参加了贺龙领...[详细]
瑚燮阳(1900~1957),号岩屋樵梓,镇安县岩屋河仓房村人。高中毕业,喜国文,善书法,性情开朗,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幼时从叔父瑚楠廷(拔贡)入私塾,读五经四书,民国4年(1915)考入镇安县立高等小学堂,经史成绩优异。7年(1918)考入省立二中,11年(1922)毕业回...[详细]
黄文超(1900—1966) 字叔明,香山县人。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政治科和中央训练团党政班第二十二期及政工研究班高级组第三期毕业。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总务处处长、第七十二军副官处处长、军事委员会干事团大队长,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步兵科教官、第十八期大队长、第十九期副总队长,中央组织部军党处少将...[详细]
黄群霸(1900~1928),字翠如,出生于镇安县东川区崇家沟(1958年前属柞水辖)一个书香门第的殷实之家。时值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庚子赔款,正巧他出生,其父黄吉文(清末秀才)便给他起乳名庚子,学名群霸。 黄群霸幼年先后在宁陕县江口私塾、柞水县立高级小学校读书,聪颖好学,乐助校友。1...[详细]
何长工 (1900—1987)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中共中央顾委常委,全国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华容县人, 原名何坤,1900年12月出生于华容县大乘区南山乡一个农民家庭。6岁人何氏族学启蒙。后入南山区公立高等小学。1914年考入岳阳第三联合中学,因作为学生代表参与清算校长...[详细]
何秉才,又名何求,1900年出生在湖南省汝城县土桥乡永安村的一个贫苦农家。8岁开始读书,13岁进入汝城县云头书院(相当于高小)读书。勤学好问,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毕业后,回家务农。因练就了一手好毛笔字,村里乡亲们有事都要找他帮忙,大家都叫他“小先生”。 1926年,汝城的农民开始翻身闹起革命来...[详细]
谷梅武(1900 ~ 1936),名伏,白族,洪家关白族乡杜家山村人,后随族人迁居仓关峪。他性聪慧,体魄矫健,在族中半耕半读、亦文亦武氛围影响下,崇文而尚武。稍长在族叔谷虎、谷青云等靖国讨袁思想影响下,遂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救国救民。 1920年初,梅武投身湘西靖-贺龙部。他因英勇善战,军职...[详细]
关良(1900--1986),字良公。广州番禺新造镇南亭村人, 1917年赴日本学习油画,1923年回国,任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参加过北伐战争,任政治部艺术股长,30~40年代辗转于广州、上海、重庆等地的艺术院校任教,并于名山大川旅行写生,长于中国画、油画。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上海中国画院画...[详细]
傅大庆,1900年出生于江西省临川县上顿渡镇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傅葵生,年轻时中过秀才,不幸早逝。母亲李冰,多年在县立小学教书,因受过戊戌变法后的新教育,思想开明,经常对子女进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教育。傅大庆兄弟四人,全靠母亲省吃俭用,拉扯长大。二弟傅庆丰是一位思想激进的爱国青年,在-...[详细]
冯锐(1900~1936),海珠区新滘镇黄埔村人。毕业于南京金陵大学,后留学美国,就读于康纳尔大学,获农业经济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在南京东南大学任教授,后到河北省的中华平民促进会工作,参与改革乡村建设事业。民国20年(1931),冯回到广州任建设厅农林局局长兼岭南大学农学院教授、院长。 上任...[详细]
方学李(1900~1976)惠城镇西联村人。出身于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 民国9年(1920)他在广东考选为留法公费生。旋转留德,毕业于梅林大学。毕业后,应聘到波恩大学任教,课余潜心研究法学,乃获波恩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民国20年(1931)“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华,他毅然回国。为贯彻他的初衷...[详细]
陈有胜(1900~1970),斗门南山村人。13岁赴美,就读富冷仑学校。民国9年(1920年)毕业于红木城的“美洲飞行学校”。民国10年(1921年)返回广州,在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府航空局飞行第二队任中校飞行员。民国12年(1923年)驾机参加东征陈炯明战役,受到孙中山嘉许。民国23年(1933年...[详细]
陈荫南(1900-1931年),乳名春喜,陆丰县东海镇人,出生一户渔业主兼商人家庭。就读龙山高等小学时,聪明勤学,嗜书如命,经常苦读灯下,以致小小年纪便高度近视。高小毕业后,进入广州广雅中学读书。民国8年(1919年)“五四”-爆发后,学成归来,继承父业,跻身商界。他既有文化,加上家庭财力,又为...[详细]
陈文彬(1900-1949年)幼名武林,又名梓圆,祖籍普宁县占陇区召梨村。14岁离原籍到阳江县城菜种店当伙夫,15岁到春城、岗尾贩卖菜种,16岁定居于春城大新街,开设“潮州陈源盛”菜种店。民国19年(1930年)全家入籍阳春,县人称“陈源盛”,其本名少为人知。 阳春向来食用蔬菜品种单调,产量...[详细]
陈权 (1900—1929) 陈权,化名陈麟,外海西安里人。少时随兄至澳门、香港做童工。民国4年(1915年)在英国昌兴公司“亚洲皇后”号万吨客轮当海员。其间,参加中国国民党组织的海外联义社,在轮船工人组织的“工余乐社”当粤剧演员。曾与“工余乐社”海员为孙中山偕宋庆龄乘“亚洲皇后”轮自香港赴...[详细]
陈蓬(1900-1928年)出生于陆丰县湖东深田湖村一户贫苦家庭。由于生活所迫,曾给地主做长工。民国14年(1925年)参加农会,随后到海丰参加吴振民率领的农民自卫军。后来负伤转到地方,先后任农军小队长、中队教练官等职。民国16年6月3日,地主武装陈子和保安队100多人,进剿湖东村农会。适陈蓬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