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调孚 (1900~1981) 笔名蒲梢、贾兆。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曾任商务印书馆《小说月报》、《东方》杂志,开明书店出版部、编审部、推广部主任。1949年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部主任,中华书局文学、主任。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译著有《木偶奇遇记》、《...[详细]
熊佛西 (1900~1965) 江西丰城人。192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毕业后曾任辅德中学教师,后赴美留学,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文学。回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戏剧系主任,上海剧专校长,上海戏剧学院院长,上海市作协副主席,上海市戏剧电影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剧协常务理事。1921年开始发表作...[详细]
谢文炳 (1900~1992) 湖北汉川人。中共党员。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堂。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1928年回国。历任武汉大学、安徽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燕京大学、四川大学英文教授,四川大学副校长。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诗亡》、《一代知...[详细]
谢庆云(1900—1949)又名卿云,字天祥。巨野县大谢集镇谢集村人。幼年就读私塾,后入高小学习。1921年初,投笔从戎,到河南信阳冯玉祥部第十六混成旅第一团孙良诚营当兵。后历任团部上士文书、旅部上尉军需、师部少校军械员、军部上校军务处长。1927年起,先后任巩县孝义兵工厂厂长、河南省烟酒税务局...[详细]
小凤仙(1900年8月-1954年),原名朱筱凤,偏房所生,后改名为张凤云、张洗非。原籍浙江钱塘。出生在杭州,父亲是没落的满族八旗武官。在清王朝彻底崩溃前的苟延残喘的年月里,这个八旗武官又突然被解职了。小凤仙的幼年,生活在一个日趋贫困,后母对她很冷漠的家庭中。 正史之中并没有关于她的记载,甚...[详细]
夏承焘(1900—1986),字瞿禅,晚号瞿髯,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18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十师范学校。1920年入南京高等师范暑假学校,曾结识胡适、梅光迪等人。后任西北大学讲师,之江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太炎文学院和浙江大学教授。建国后任浙江师范学院、杭州大学教授...[详细]
武圣域 (1900—1952)原名武希贤。肥城县(今肥城市) 安驾庄北石沟村人。1924年在北京朝阳大学读书,后两次回乡任乡长。1930年,任泰安县新安区区长。1937年“七七” 事变后,在中共山东省委委派的干部远静沧帮助下,凑集步枪400余支,动员500多人,建起抗日游击队。不久,编为山东西区...[详细]
武法科(1900—1973)回族。莘县董杜庄乡刘营村人。自幼靠沿街卖唱、要饭维持生活。194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改和互助合作时期,带头斗地主、恶霸,办互助组, 搞合作社。 1951年始,连年被评为省、地、县农业劳动模范。1962年—1963年,出席山东省农业劳模表彰会,并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详细]
魏金枝 (1900~1972) 浙江嵊县人。专科毕业。曾任上海私立麦伦中学、南屏女中、之江大学国文教师,1930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任《萌芽》助理,上海麦信中学教师,《文坛》主编,1949年后历任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员,《文坛月刊》主编,《文艺月报》副主编,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上海市人民代表...[详细]
王志超(1900~1932),原名裕源,1900年7月出生于海南乐会县桂根村(今琼海市中原镇仙寨村所辖)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王先齐,长期侨居新加坡,没有固定职业,且嗜好大烟,不顾家事。母亲何氏是个农妇,虽辛苦耕作,但仍未能维持家庭生活。因而王志超自小寄居于外祖母家,由外祖母抚养供读。 王...[详细]
王普(1900—1969)字贯三。沂南县东贯头村人。核物理学家。其父王西琪,曾是省立第三师范学监。 他7岁离家随父求学,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物理系。1928年毕业后,历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员、山东省教育厅督学、青岛大学物理系讲师。1935年留学于德国柏林大学,为德国威廉皇家研究院研究生,...[详细]
王辑五(1900—1939)又名王元瑞。邹平县九户镇人。1918年春,王辑五与同学林文崇离家去南京,欲投孙中山的国民革命军,因人地生疏,囊空而归。1920年后,王辑五两次东渡日本,后经营中国服装,兼卖首饰玉玩。1929年,日本大肆鼓动侵华,王辑五在名古屋侨胞中积极宣传爱国思想,组织华侨委员会、共...[详细]
王复元(1900~1929.8.16)又名王全,王立生。历城县人。早年读过私塾,当过修表工。1919年在济南山东省立第一中学当电工兼传达员,接触进步青年,阅读进步书刊。1921年在济南《大东日报》任校对,并参与创办《山东劳动周刊》,常在《励新》半月刊上发表文章。9月参加济南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详细]
王长志(1900—1964)原名王清林,字竞成。夏津县人。山东大鼓演员。1924年师从范其凤学习山东大鼓,得其真传,首场演出《丝绒记》即博得满堂彩。在学艺和演出过程中,王长志注意博采众家之长,吸收各种流派的精华,丰富演唱技巧。擅演书目有长篇《三全镇》 《丝绒记》 《双合印》《响马传》《刘公案》;...[详细]
孙自端(1900—1947)字正斋。东明县东孙楼村人。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本村创建第一个党支部, 担任支部书记, 并兼任直南特委的地下联络站站长。“七七” 事变后,直南特委派共产党员李怀道在东明扩充武装,孙自端组织100余名贫苦农民奋起响应。不久,以“聚众谋反”罪名被国民党东明县当局逮捕...[详细]
孙仲衢(1900—1930)又名孙鹤田。诸城县人。1917年考入青州省立第十中学。1921年去济南读高中,毕业后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9月建立诸城第一个中共支部,任支部书记。1928年9月,组织领导东、西楼子一带10余个村庄的贫民会员和农民群众举行秋收-。10月...[详细]
孙东生(1900—1960)名维岳。成武县城里人。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文学院。1928年任山东省济南一中校长。1939年任国立六中四分校校长。1942年后,先后任教于成都中央大学医学院、四川大学附中。1945年后,回山东任教。1956年任山东省政协委员。1957年“反右”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1...[详细]
宋建谋(1900—1931)字献廷。德县人,今属陵县人。1924年春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同年7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春转为中共党员。1927年12月底,组织宋集及周围村庄农民偕同当时进步团体发动了陵县农民-。-失败后,被抄家、关押。获释后,于1931年7月病逝于家中。 ...[详细]
商承祖 (1900~1975) 笔名章村。广东广州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24年后历任南京东南大学外文系助教,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文系讲师,上海中央研究院社科所民族学组,德国汉堡大学汉文研究所讲师,南京国立中央大学文学院外文系教授、德汉组主任,南京大学外文系主任及德文教研组主任,教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