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锡畴(1900~1973年),云霄东坑村人,幼读私塾,13岁离家到厦门鼓浪屿英华书院就读。民国10年(1921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民国13年7月毕业,赴美国爱阿华州立大学深造,先攻生物,后改化学。在美期间边读书边担任助教,并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在爱阿华州《自然科学》杂志发表《木糖的利用》、《丁...[详细]
方靖,1900年出生于江都县仙女庙镇。1920年初,投入广西武卫军,在总司令部当宪兵。1925年9月,粤军协同黄埔军教导团发起第二次东征。1925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习(潮州分校)第二期受训 ,1944年任职国民党79军军长。1949年1月,解放军向国民党79军发起进攻,最终被俘。 1966年4...[详细]
杜嗣尧(1900~1969),字少雄,店镇贺家沟村人。因家境贫困,童年失学,14岁才读小学,1923年考入绥德师范。曾参加反对校长高竹轩克扣学生的-斗争并取得胜利。1924年秋,共产党员教师王懋廷来到绥德师范,协助李子洲宣传马列主义,在学生中开始建立党组织,杜嗣尧等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年底成立了...[详细]
董竹君,幼名董阿媛,近代企业家,中国女权运动的先驱,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连续七届的全国政协委员。 她一生历经晚清辛亥革命、北洋军阀统治、五四运动、北伐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十年文革、改革开放。 江苏省海门市人,是一个洋车夫的女儿,早年-沦为青楼卖唱女,后结识了...[详细]
陈元雪(1900~1968年),乳名角口,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于屏南县龙潭村。光绪三十四年,父母相继辞世,由叔父清沐收养。叔父系四平戏艺人,戏班外出演出时,元雪均跟随不离。耳濡目染,他对四平戏产生浓厚兴趣。有时在后台跟着“帮腔”。叔父发现他是个好苗子,就鼓励他悉心学演戏。从此元雪在叔父...[详细]
陈英(1900~1952年),又名张彬应,长汀县南山塘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后迁居顺昌县洋口镇。民国27年(1938)8月,陈英在福建省保安补充第五团受军事训练后,由福建省保安处派到周墩特种区任保安分队长。国民政府地方武装改制时,任周墩特种区抗敌自卫队、常备队中队长、周宁县民众自卫队...[详细]
陈心保(1900~1979年),云霄陈岱人,父名哑九,务农为业。心保自幼聪颖过人,由于家贫,没有机会享受良好教育。 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社会-,民不聊生。陈岱地处海隅,田园贫瘠,加之苛捐杂税,陈心保家庭生活困苦。民国9年(1920年),为谋生计,陈心保随乡人远离家园,渡洋南下至新加坡打工,...[详细]
陈祥义(1900~1980年),又名玉麟,安溪官桥人。幼失双亲,依靠叔祖父抚养。9岁以后,在厦门义和街的“古月楼”制花店和五崎顶、小走马路、浮屿等处从师学艺。11岁满师后开始靠制花为生,由于收入微薄难以糊口,只好走街串巷卖油条或制作风筝以维持生计。民国10年(1921年)向好友借4元钱,先后在二...[详细]
陈登原(1900~1974)原名登元,字伯瀛。 1900年1月29日出生于周巷镇。幼从父读书。1915年入浙江第四师范学校求学,毕业后在余姚县第一高等小学任教。1922年考入南京东南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宁波女校,并出版《中俄关系述略》、《荀子哲学》。1930年任南京金...[详细]
陈春生(1900~1980年) 陈春生,福建闽侯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幼年失学,随母种田放牛。民国3年(1914年),到福州洋中亭堂兄陈庆官镜箱店学艺,后迁居台江新港鲤鱼庙。民国7年拜阿清为师,学说福州评话,当年登台。他还认真研究、学习徐炳铨、赖德森诸名师的说评话技巧,并吸收...[详细]
陈伯甫(1900~1992年),厦门人。民国10年(1921年)赴新加坡谋生,随后回家乡创办殿前小学,同年考入浙江体专学习。民国16年往缅甸仰光经商,主要从事肥皂制造业,并历任缅甸华侨救济会主席、缅甸华商商会副会长、仰光南洋中学副董事长、福建女子师范学校董事长、华夏中学董事长、仰光业余公学副董事...[详细]
陈宝英(1900~1981年) 陈宝英,女,漳平县永福镇福里人。1900年出生,家庭贫苦,后嫁给后盂村宝山贫苦农民黄国堆为妻。 1934~1937年闽西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宝山村为中共岩南漳县委和县军政委员会的后方秘密基地。闽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邓子恢、中共岩南漳县委书记兼县军政委员会主...[详细]
蔡学团(1900~1969) 蔡学团,藤山下渡(今仓山下藤路)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出生。祖父、父亲都是受雇于外国人的工人,家境贫寒。蔡学团小学毕业以后,靠亲戚资助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读书。民国9年(1920)毕业后考入北平税务专门学校,成绩优秀,提前一年毕业,民国12年到厦门海关见习...[详细]
蔡光华(1900~1966年),泉州大隘门内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父亲蔡锋在泉州水巷(今名万寿路)开设瑞裕行,因代理亚细亚火油公司的石油成为泉州巨贾。蔡光华青年时进北京国立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帮助父兄经商。他采取进步的经营管理方法,不仅扩大代理业务,还进口蜡烛、肥田粉、水泥、烧碱、...[详细]
布尔特曼 (1900-1920),全名为纳乌姆·格里戈里耶维奇·布尔特曼。生于俄国熬得萨的一个小职员家庭。1915年随父母迁居到哈尔滨,在哈尔滨读中学期间,积极参加反对沙俄政府的革命活动。1917年曾在哈尔滨组织了青年学生革命同盟,并领导俄国中学生的-斗争。1918年他还在哈尔滨组建了青年...[详细]
包树棠,字伯芾,号笠山,清光绪二十六年十月二十六日(1900年11月25日)生于上杭庐丰畲族乡丰济村。 幼年在村私塾启蒙,民国6年(1917年)8月考进县旧制中学,10年7月毕业,因家贫无力升学,曾执教于丘辉养正小学、庐丰联珠高等小学,15年2月考进广东省梅县嘉应大学就读半年,8月转入厦门大...[详细]
安尔禄(1900~1976) 字茆堂,本县双湖峪村人,书法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早年肄业于中州大学,曾任延安四中教员,双湖峪小学校长。后弃教从戎,先后在国民党陕西警备旅旅部、86师政训处、228师师部任书记、科员、教官等职。1949年在内蒙古沙县随部队起义。1951年6月开始担任子洲县政府文书...[详细]
艾捷三(1900~1954) 名克明,字捷三,本县双湖峪村人。 他自幼好动,早在上小学时就被称为“打架王”,但因天资聪悟,一听就懂,加之个子高力气大,且在劳动中舍身吃苦,虽管教费手然颇讨教师喜欢。1920年考入榆中就读,此间他参加了军事训练,学会了吹军号、投弹、射击等军事技术。毕业时由教...[详细]
章学廉(1900~1928),字洁夫。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淮安县(今属淮安市)茭陵人。烈士。毕业于江苏省第三农业学校。民国16年(192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担任淮安农民自卫军独立中队队长。横沟寺-前,他将岳父六十寿辰所收的300块礼金拿出作为活动经费,又将家中的4支枪献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