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诚(1900~1975年),惠安人。民国8年(1919年)考入南京金陵神学院。民国11年,任泰山堂传道。翌年,任海沧青年会小学教师。民国13年春至民国14年底,在鼓浪屿女子师范学校任教。民国15年再任泰山堂传道,民国22年2月按立牧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积极响应并参与吴耀宗倡导的三...[详细]
汪子霞(1900——1931),又名汪德盛,化名汪水、张山,蒲圻大罗湖乡枫桥汪家人,1900年7月生。1922年在蒲圻羊楼洞师范毕业后,在家乡以教书糊口。1925年春,进入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1926年3月在广州农讲所结业后,回到枫桥秘密组织农民协会,当选为枫桥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7年1月...[详细]
王珍,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六月生于上杭太平里(今才溪乡溪南村)。9岁念私塾,14岁高小毕业,后因家贫辍学。民国16年(1927年)冬,在亲友帮助下,筹集一笔资金,在城关大街租一间小店做杂货买卖。 民国18年6月15日,获悉才溪人民-成功的消息后,他连夜赶回家乡了解情况。回城后,上杭县...[详细]
汪石冥(1900—1928),四川省南川县人。1922年初,考入南京大学读书。1926年在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加入中国共产党。“四•一二”-政变后,在汉口罗家墩小学任教,并在泰安纱厂、申新纱厂等工人区域进行革命活动,建立支部,开展1927年底的年关斗争。后调湖北省委军委工作。1928年3月...[详细]
王历耕(1900~1977年),字华田,大桥镇沂洋村人,生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少年随父进建瓯培汉中学就读,毕业后入福州协和大学。后又相继进缃雅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深造。 民国18年(1929年),历耕获美国雅礼大学医学博士学位,留协和医学院任外科医生兼助教,后至南京中央医院任主治...[详细]
王浩(1900~1970) 原名怀德、子良,绰号王胡子。王家河人。体貌魁伟,言语幽默。早年就读于王家河、高杰村等小学,1922年在榆林中学与刘志丹同窗。1925年由白作宾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因积极参与 ,和本籍学生白自强等号称四大天王,被校方开除。翌春,回清涧第二高小任教;夏,奉命赴上海大...[详细]
王长英(1900—1987年),原名马英,又名祥英,广东省湛江市郊东海岛北山下村人。解放海南岛“渡海特等功臣”,全国劳动模范。 王长英出身贫苦农民家庭。青少年时在家从事农、渔业劳动。民国36年(1947年)参加地下游击队,做交通联络工作。1949年12月,广东大陆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0...[详细]
涂去病 (1900~1954年) 涂去病,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字希恒,崇武镇莲西村人。其父少房及兄炳春都是名中医,先后于清末和民国初年在救治时疫中被传染殉职。去病10岁起随兄攻读医书,16岁时兄谢世,即独立应诊开方。 涂去病天资聪颖,读过的医学经典,不但能背原文,连注脚也...[详细]
涂凤初,又名启升,乳名腾子,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生于长汀涂坊。民国十五年(1926)初中毕业,涂坊开“同发昌”布店,与罗化成等人接触密切,多受革命思想启迪。民国十八年(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三月二十二日晚,与张景威带领农会会员,挖出国民党军埋藏在菜园里的0弹药,次日凌晨在张赤男率...[详细]
谭统南,原名谭彩金,1900年出生于广西东兰县大同区永安村可乐屯一个壮族农民家庭。其家有六兄弟,统南排行老大,很孝敬父母,关心弟弟,自幼学习勤奋,学科成绩优秀。1919年,谭统南在东兰县立高等小学堂就读时,正值我国爆发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五四-。是年秋,在桂林省立第二师范毕业的东兰籍学生韦青云(...[详细]
汤文通(1900~1994年),字乐知,泉州西街奉圣宫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九月生。父汤清润,在缅甸仰光开米行。汤文通10岁时父病,随同返乡。19岁在私立泉州中学毕业,21岁随兄汤文炳赴菲律宾,在马尼拉华侨公学执教。两年后回国,在泉州佩实小学任教。 民国13年(1924年),汤文通...[详细]
孙朝阳 (1900-1934),字兴周。辽宁省朝阳人。早年投身军旅,曾任黑龙江省骑兵第二旅营长,后辞职在阿城一带经商,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军进攻哈尔滨市,他在宾县、阿城等地拉起一支民众武装队伍,树起抗F1旗号,聚众800余人,号称"朝阳队"。后在战斗中不断发展壮大队伍,最盛时达1...[详细]
苏怡(1900~1985) 苏怡,原名舒大桢,湖南麻阳人。民国10年(1921)前,苏在麻阳、长沙读书。民国11年考入北京大学。是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北京大学做青年工作,兼管学校《向导》报的发行工作。民国12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员,是年任北京大学中共党支部书记、北京非基督教大同...[详细]
徒赞(1900~1978) 司徒赞,字子襄,广东开平人。出生于小贩家庭。幼年只在家乡私塾读了3年书。 清宣统三年(1911)司徒赞出国,到马来亚吉隆坡投靠叔父,在中华学校和华英书院接受中英文教育。民国4年(1915)毕业回国,先后进上海公学和浦东中学学习,两年后以优良成绩考进专为归国华侨...[详细]
寿松涛(1900—1969),幼名朝法,又名寿乐成、陈逸庵,诸暨同山丽坞底人。1917年秋,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在进步书刊和进步师生的影响下,开始信仰-,参加了著名的“一师风潮”。毕业后至孝丰、上虞等地教书,改名寿松涛。1924年冬,回到诸暨乐安小学任教,常与中共党员钟子逸、何赤华等探讨中国社...[详细]
施霖(1900~1935年),原名昌期,字雨林,福安溪柄镇田头岗村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生。 民国13年(1924年),入福安湖山小学读书。两年后,考入福州私立国学专修学校,同年冬,他回乡和张少廉、张宝田共同发起组织“柏柱乡农民协会”,提出“除贼、除、除流氓”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详细]
他是清华最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清华大学图书馆门厅墙壁上汉白玉烈士纪念碑的这段铭文,纪念的是一位清华学子,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共产主义和国际主义战士,白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施滉。 施滉,白族,1900年出生,云南省大理白...[详细]
沈毅,字鸿钧,1900年1月28日出生于泰州市一个贫民家庭。沈毅同志是泰州地区第一个中共党员、第一个党支部书记、第一个县委书记,,他参与领导和指挥的如泰地区农民武装-,如火如荼,虽然后来失败了,但这场革命风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留下了极深的影响,为以后如泰工农红14军的建立、发展以及抗战时期我党开...[详细]
沈国桢,原名明树,1900年8月26日出生于蒲圻城西莲花塘。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初,中共蒲圻县党小组成立,沈国桢任党小组长。3月,中共蒲圻特支成立,沈当选为特支书记。5月,蒲圻县农民协会筹备处建立,任筹备处主任,并建立秘密农协会10多个。 1926年,根据董必武的指示,为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