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端同志生平(1898-1978) 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中国煤炭学会副理事长、煤炭工业部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何以端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一九七八年七月十九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岁。 何以端同志是四川省营山县人。早年参加革命活动,一九一九年由武昌到北京参加“五四”运动,一九二○年底去法...[详细]
韩任民,重庆市长寿县人,民革党员。1918年毕业于重庆联中,后考入杭州工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回重庆创办达生染织厂,1925年工厂破产倒闭,决定弃工从戎,1926年考入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后回四川参军,先后任国民党第24军(刘文辉为军长)炮兵司令部参谋长。抗战爆发后随刘湘出川,升任旅长,赴前线对日作战...[详细]
高兴亚,别号震东,汉族,(生于1898年,1934年4月7日在对日作战中牺牲,时年36岁),时任东北抗日义勇军辽宁救国军旅长,牺牲地;辽宁安东(今丹东)。牺牲战役;【①,辽宁救国军在中奎寺之剧战,②,辽宁中奎寺之肉搏】,籍贯;辽宁省沈阳市法库县柏家沟镇大六家子村人,家族大排老四,高家世代从医,高...[详细]
高超(1898~1927),又名舜先,祁东县鸟江乡新家村人,少时习武术,体魄健壮,素性豪迈,不畏-。10岁开始读书,后随父在祁阳县立高等小学学习,在教师蒋毓华、雷晋乾的教育和影响下,积极追求革命真理,向往火热的革命斗争。 民国15年(1926)冬,高超在鸟江关帝庙组织区农民协会,任农协委员长...[详细]
冯焕文,(1898—1958),畜牧学家,农业教育家。他对蜂、鸡、兔的饲养技术和育种都有丰富实践经验,是我国发展和推广科学饲养蜂、鸡、兔的先驱。 冯焕文,字翰章,父亲早亡,家庭生活清贫。少年时在私塾读书,后就读于本村麦家祠堂办的8年制小学,1914年毕业。翌年考入无锡县荡口镇华绎之创办的私立...[详细]
樊万祥,修水大桥区农民协会的创始人之一,中共修水县第二区委组织委员。1898年3月出生于朱溪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成人后,先随父亲种田,后做裁缝为生,饱尝了人间苦楚。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桥成立农民协会时,被选为农会的组织委员,后来又当选为党支部委员。 大革命失败后,修水仁乡的革命形势...[详细]
段廷壁,1898年出生在湖南省资兴县北乡桃源团(今资兴市七里乡桃源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靠着族人的资助读完高小,于1918年秋考入免收学杂费的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在这里,他刻苦学习,立志走教育救国道路。 经过五年寒窗苦读,他于1923年夏毕业,回到资兴县立中学执教。他踌躇满志,决心做一名优...[详细]
邓绍先(1898~1971),名续成,男,四川省华阳县(今双流县境内)人。自幼聪颖好学,青年时期,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仰慕新学,崇尚科学,遂立志以科学救国。1916年考入四川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专攻化学。1919年毕业,任四川实业制革厂技师。1926~1929年,先后辗转于四川南溪、温江,崇庆...[详细]
陈竞进(1898-1933),江西莲花人。号振威。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6军第5大队政委、中共攸县县委书记。 1919年,陈竞进考入南昌大同中学。“五四”时期,参加了学生-。 1921年冬,陈竞进回乡。 1925年8月,陈竞进参与组织青年学会,创办新成小学。 ...[详细]
陈介夫(1898~1992)潍县人。早年毕业于大连日语学校。1916年来青。1921年在杨子生创办的“维新化学工艺社”负责经营。1922年自立门户,在湖岛村独立开办中国染料厂,逐渐发展成为近代青岛规模最大的染料企业。1938年1月青岛沦陷后,该厂被日本人强行兼并入“株式会社维新化学工艺社”。19...[详细]
陈国柱(1898-1969),字继周,参加革命后更名为廖华,莆田市荔城区西天尾下垞村人,是中国共产党福建早期组织的创始人之一,莆田党组织的创始人。他最早在莆田发展共产党员,并创建了闽中地区第一个党组织,点燃了闽中革命的熊熊烈火。曾历任中共莆田特区委书记、仙游县委书记、辽宁省教育厅厅长、旅大行政公...[详细]
程绍芬(1898—1942),浙江松阳县寿年小学校长。 抗日英烈;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抗战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24日公布第二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程绍芬是其中之一。 2015年8月,被列入民...[详细]
程儒香,1898年出生于河南省新县箭厂河乡程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机敏聪慧,精明干练,胆识过人。和同伴们一起玩耍、打柴、放牛时,他总是被推举为“司令”,深受同伴们的拥护。 1926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箭河地区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程儒香接受了革命思想,开始参加革命。1927年,程儒香...[详细]
成庆龙(1898~1932),龙口市龙港街道庙沟西成家人,吉林国民救国军(东北义勇军)第二路总指挥。成庆龙898年3月29日出生,原名成元佐,曾用名成长奎,系家中长子。其父成培蓉先后在马亭公学、育英学堂教书,且精通医道,曾任马亭乡十三村会首。 1915年中学毕业后,成庆龙前往东北谋生,先后在...[详细]
沉干城,原名逢甲,又名干臣,敬贤,1898年出生于上海县浦东三林塘村一书香之家。祖父沉懿德是清末秀才,深受儒学熏陶,曾创办乡私塾和懿德小学,终其一生尽心推广平民教育。不仅如此,他还希望自己的长孙(沉干城另有一弟、一妹)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启发民智,教化乡人。因此,沉干城从三林镇书院毕业后,依着祖父...[详细]
蔡如柏(1898—1937),广西南宁市长塘镇人。广西陆军干部养成所毕业。历任排长、营长等职。1936年任第一集团军第十一师参谋长,后调任六十六军一六O师上校参谋处长。 主要事迹 1937年8月,参加淞沪会战,负责一六O师作战补给等工作。上海失守后,调任一六O师九五六团团长。12月,参加...[详细]
邝炳煌(1898-1981),别字介熙,资兴市兰市乡人。1925年1月,入广州黄埔军校第三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先后在独立二师任少、中、上尉排、连长。1931年后历任国民革命军第30师政治处处长,第6师政治训练处队长,江苏镇江要塞政训室中校主任,第51师政治部上校主任,新编第35师副师长兼政治部主...[详细]
王会悟(1898—1993),出生在浙江省桐乡县乌镇,1918年到湖州湖郡女塾攻读英语。1920年与李达结为伉俪。1921年7月中共一大会议在上海召开,王会悟参加了大会的筹备、会务和保卫工作。 1918年,王会悟到湖州湖郡女塾(现湖州二中)攻读英语。在校期间,她经常阅读《新青年》杂志,并给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