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开国,又名紫云、朝兴,1898年生于四川省青神县青龙乡(今河坝子乡)一个农民家庭。1915年秋,任开国考入四川省眉州联合县立中学第九班学习。此时,眉州联中的校长夏光谱是归国的留日学生,崇尚变革,重视西学,立志教育救国,提倡新思想、新文化。这样的环境为任开国开拓视野提供了有利条件。在校期间,他与...[详细]
邱达三(1898-1931),江西省南康县(今市)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35军政委。 邱达三出身于贫农家庭,大革命时期积极参加农民运动。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农民协会秘密活动。1928年参加赣南农民暴-动,成为领导骨干。 1929年,邱达三任中共赣南特委委员兼西河暴-...[详细]
佩琏,1898年出生于山西省平陆县常乐镇广德村。他勤奋好学,深得家中宠爱。尽管家中世代以农为业,生计艰难,还是省吃俭用从小就送他入当地私塾读书。吃苦受罪成长起来的苦孩子读书十分刻苦,一方面学好功课,一方面阅读大量进步书籍,懂得了不少革命道理。 1926年,佩琏以优异的学习成绩从运城中学毕业,...[详细]
庞大川,1898年出生,河北省任丘县辛中驿乡刘庄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一) 1932年冬,即高蠡暴-动不久,共产党人王者兰等领导任丘暴-动,庞大川负责情报联络工作。敌强我弱,暴-动失败。国民党大肆搜捕中共地下党。王者兰立即派人通知庞大川逃离任丘,并交...[详细]
宁椿生,又名春生,谱名懋行,化名大老宁、老黄,1898年2月11日生于江西省上饶县湖村一个农民家庭。有姐妹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13岁时入本村私塾读书两年,后因家境日益穷困,被迫辍学。父亲把他送到霞坊村李家店当学徒。 1926年,宁椿生谢师离店回家,在湖村李家滩开设了杂货店。不久,城里传来了...[详细]
穆瑞五(1898~1979)北京人。皮肤病专家。192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31年任该院讲师、副教授。1949年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内科主任、皮肤科主任、教授。1952年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青岛分会理事长,被聘为国家卫生部卫生教材编审委员会特约编审、《中华医学杂志》编委等。1956年...[详细]
龙师侯,曾用名李瑞,1898年出生于郁南县平台区河田村一个富裕的家庭,有兄弟二人,他排行第一。从1908年开始,他由父亲请教师在家里读书。1914年到本县都城镇锦江书院读小学,1920年考上郁南县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后到广州继续读书。在广州读书期间,他结识了一些进步知识分子,接受了马列宁主义思想,...[详细]
李子英(1898—1942)八路军第115师鲁南支队7团团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柳真吾(1898-1936)湖北省黄梅县人。原名柳宅陶。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任九江市总工会秘书。大革命失败后,转往南昌、景德镇作地下工作。1930年7月,参与了红军智取景德镇的行动。并随红军到弋横根据地。1932年9月,奉中共赣东北省委之命,来到浮梁西北乡,与湖北黄梅暴-动 失败...[详细]
刘月英(1898~1979),女,河北卢龙人。 1942年,八路军来到东吴庄,发动群众抗日。从此,刘月英家成为抗日“堡垒户”。她与长子吴祥久为八路军烧水做饭、站岗放哨、传递情报,千方百计地掩护抗日工作人员。为掩护抗日干部及八路军伤病员,刘月英曾惨遭敌人毒打、狼狗扑咬,但她机智勇敢,不畏牺牲,...[详细]
刘尧民(1898——1968),字治雍,笔名有林不肯、伯厚、郁生等,出生于云南会泽县一个地主资产阶级的书香家庭。启蒙时,父亲教读《尔雅》,说要造就大学问,搞汉学问,此书必须读通。11岁入“爱国小学”学习新知识,也读旧的典籍。14岁时,已熟读《四书》、《五经》。厥后到昆明读了一年中学就退学回乡自修...[详细]
李寿恒字乔年,化学化工学家、教育家、一级教授。1898年2月21日出生于江苏宜兴湖滏镇。1904年入小学读书,1910年转入上海中学(前身龙门师范附小)。1913年入江苏常州中学,1918年春考入金陵大学农科,1920年7月赴美留学,先在密歇根大学,后转入伊利诺大学化学系,至1925年6月先后获...[详细]
李侍曾(1898—1942)八路军第129师新编4旅11团团长 字继孔,邱县贺钊镇西村人。民国9年因生活所迫,他在北胡帐民团当兵,“七·七”事变时任山东高密县政务局长。后回乡在士绅怂勇下为保乡护家,以威县、邱县民团为基础组建“壮丁队”,任司令。 1937年11月,“壮丁队”被日军收编为“...[详细]
李三婴(1898~1932)漳平市永福李庄人。1927年春,和李宗继等在李庄社组织乡村农民协会,开展农 动。1929年秋冬之际组织李庄乡农民暴-动 ,1930年3月任李庄乡苏维埃政府主席、赤卫队政治指导员。相继领导发动马坑、下垅、福田等地组织农会,开展抗税抗捐抗租斗争。1930年10月,赤卫队遭...[详细]
李大光(1898—1940)又名李一,李文芳,字墨渊。山东省莱阳市万第镇小徐格庄村人。1925年冬,他积极参与组织农民协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东北抗日义勇军。1934年,被派往苏联海参崴国际师范大学深造。毕业后,受组织派遣回莱阳开展工作。1937年,他与海阳县党组织负...[详细]
廖鸿翔(1898~1956),也作廖洪翔,后改名廖云路,秦皇岛港机器厂机器匠。 1922年9月,秦皇岛港口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下,仿照山海关京奉铁路工友俱乐部的经验,建立了秦皇岛矿务工友俱乐部,廖鸿翔任委员长。这是中共领导秦皇岛码头工人成立的第一个工会组织。10月15日,他作为秦皇岛矿务...[详细]
梁国材(1898—1989),字迪群,出生于英属新加坡,祖籍梅县松口镇仙溪村。 幼年在侨居地饱受帝国主义压迫,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16岁参加同盟会。为遂报国之志,负笈返国,投笔从戎,考入云南讲武堂,与叶剑英同学,情深谊厚,曾共同写信给老同盟会员和侨胞,呼吁捐款援助孙中山。毕业后返粤追随孙中...[详细]
雷晋干(1898-1927),字伯第,号醒顽,1898年12月15日出生于祁阳南区(现三口塘镇)栗林坝塘村。中共早期党员,中共祁阳县特别支部创始人。 1914年,雷晋干进祁阳塔边高小学习,1918年以优异成绩考入衡阳湖南省立第三师范。1919年,在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他与进步同学蒋先云、黄静源...[详细]
贾纡青,1898年4月生于湖南省酃县十都乡。13岁入县城梅岗书院读书,17岁考入长沙岳云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从此投身救国救民的革命斗争,再也没有回过家乡,正可谓“投身革命即为家”了。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主要成员何孟雄,是贾纡青的同乡兼同学,志同道合。在北大,得遇良师李大钊、陈独秀,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