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飞 (1898-1928) 中央军委秘书长,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革命烈士。 浙江省上虞县人,1898年11月17日出生于上虞县丰惠镇一个店员家庭。6岁上学,1910年高小毕业后考取绍兴山会初级师范学堂(今绍兴师专),受过鲁迅直接教育。1913年毕业回乡当了6年小学教员。受五四运动新...[详细]
王乃堂 (1898~1967年),原名王荫蓁,字乃堂,本县新庄子村人,行二。父亲王维贤是清代举人,母亲是个勤劳本分的农村妇女。 王乃堂幼读私塾,15岁考入本县南团汀高小,18岁人滦洲(今滦县)省立第三师范,毕业后回到南团汀高小任教,当时,政局黑暗,官府横征暴敛。因此,王乃堂对时...[详细]
王怀乐(1898~1966),曾用名悦斋、廷维,广东台山县人。出生于华侨家庭。民国1~8年(1912~1919)在加拿大圣参亚士埠的公立小学、中学读书,毕业后在加拿大皇后大学学习医科,民国13年完成学业,又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外科,曾获外科硕士、医学博士衔,是英国皇家医学会会员。同年回国,翌年6...[详细]
王德符(1898~1928年),又名王世昭,今阳西织篢太平村委会礼竹坑村人。 王德符少年时家庭贫苦,他目睹军阀横行,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立志舍身救国。1924年,他在阳江县中学读书期间,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192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派往广州农-动讲习所学习。 结业后,王德符被派回阳...[详细]
谭云山 (1898-1983) 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院长。 湖南省茶陵县人,1898年出生于茶陵县下东乡长乐村一书香之家。1904年,其父母先后亡故,家道衰败。幼年幸得当地绅士彭勿仁相助,得以进私塾读诗书。后考入茶陵县立高级小学,接受新式教育,改原名启秀为云山,励己奋进。高小...[详细]
孙楷第 (1898~1986) 河北沧县人。民盟成员。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国文系。历任北平师范大学助教、讲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大辞典》编纂处及北平图书馆、写作组长,北京大学讲师、副教授、教授,燕京大学教授,中国社科院研究员。20世纪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195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详细]
孙福熙 (1898~1962) 笔名丁一、春苔。浙江绍兴人。1915年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五师范,任小学教师,北大图书馆职员。曾参加“五四”运动,赴法留学两次。历任西湖艺术学院、杭州国立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昆明难童学校校长,浙江大学文学院、中山大学教授,上海市教育研究会主席,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级,北...[详细]
石文翰(1898—1958年),字维周,本县喜峰口城里人。石文翰兄弟5人,其最幼。民国元年(1912年),15岁的石文翰赴迁安县高等小学堂读书,以后就读于天津高等工业学校(天津河北工学院前身)。 他大学毕业后,改名为石维周,婚后他带着妻子到兴隆县的河南大峪同佃户一起种地、探矿,...[详细]
容启兆(1898—1970) 又名道兰,香山县南屏(今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人,容星桥第三子。早年于北京清华学院(清华大学前身)毕业,后留学美国攻读化学。先后获塔夫脱士大学化学学士、弗吉尼亚大学化学硕士及博士学位,是SIGMAXI学会会员。学成后归国,历任上海光华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理学院...[详细]
任护花(1898~1978 年), 佛山禄丰社任围人。年轻时在佛山教过小学。酷爱文艺, 广州名报常发表其作品。后被广州《现象》、《越华》等报聘为特约撰述,《国华》报聘他为专职副刊, 乃迁居广州。30 年代中期, 上述三报及《公评》、香港《环球》等报刊都刊登他的连载小说, 如《阿Q 外传》、《擦鞋...[详细]
邱训民 (1898—1934) 红军独立二师师长,革命烈士。 湖南省平江县人,1898年3月出生于平江县思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少年时在杂货店当学徒。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组织农军迎接北伐军,任沙锻党支部书记、农协委员长。1927年带领沙锻农民自卫军...[详细]
毛科文 (1898-1929) 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革命烈士。 湖南省宜章县人,1898年2月29日生于宜章县毛家村一户贫苦农民家庭。3岁时,父母双亡,受尽生活煎熬,在长兄抚育下识字、习武、干农活,种田糊口。 五四运动后,邓中夏回乡传播革命火种,他受到政治启...[详细]
卢施福(1898—1983) 原名克希,香山县金鼎(今珠海市金鼎镇)上栅村人。幼年家境贫寒,民国元年(1912)北上天津寄居叔父家读小学。1914年考入天津英文商业专科学校,1916年毕业后考入上海同德医学院,1924年毕业后随德籍教师柏礼和布美进修医学,1928年起在上海开业行医。 2...[详细]
罗叔章 (1898—1992)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劳动部副部长,轻工业部副部长。 湖南省岳阳县人,女,1898年生。1931年毕业于暨南大学政治经济系。长期在安徽、江苏、婆罗洲、印尼、上海等地从事教育事业,执教于中等学校。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参加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任上海...[详细]
罗稷南 (1898~1971) 原名陈小航。云南顺宁人。民进成员。192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历任云南省立第一中学、哈尔滨市第一中学、吉林省立第一师范国文教员,国民革命军第四军101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三军28师师部秘书,19路军总指挥部秘书,福建人民革命政府闽西善后委员会办公厅主任,读...[详细]
罗伯璘(1898~1981),香港同胞,祖籍西安街道罗岸村。1925年,任高要县立中学校长。1929年,在梧州广西省立第一女子中学(后改为广西省立梧州女子师范学校,现为梧州市第三中学)任生物科专任教员,采集、制作了大批标本,其中有193件曾获广西省政府颁令甲级奖励。 1944年,梧州沦陷,他与另...[详细]
陆德辉(1898年~1928年),又名陆耀才,金本镇上官员村人,5岁丧父,靠母亲种田抚养长大,童年时在家乡读过几年书。16岁起,在广州高第路信安银铺做学徒,后转香港其表兄开的金铺做工。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6月,爆发省港大-。陆德辉积极投身-斗争,并在斗争中参加中国共产党。后在工会组织和...[详细]
李研山(1898—1961),名耀辰,字居端,亦作砚山,新会县荷塘镇篁湾村(今属蓬江区)人。自幼爱好诗书画,少年时到广州“广府中学”读书,并拜美术教师潘至中为师习画,成为潘的“入室弟子”。民国8年(1919年)考进北京大学法律系,曾参加“五四”-。毕业后回粤,在开平县政府任教育科科长,后辞职往广...[详细]
刘植炎(1898—1988) 沙溪龙瑞村人。少年时在家乡读书,后到香港入读圣若瑟书院。民国10年(1921)赴美国芝加哥半工半读。1925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同年在美国三民航空研习所学习飞行技术。1926年冬回国,任广东航空学校教官。1927年春赴苏联深造,1928年任广东航校飞行教官,192...[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