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长虹(1898年3月~1954年),本名高仰愈,长虹是他的笔名,中国现代作家,祖籍山西盂县。1914年考入山西省立第一中学,后来由于政治观念和校方冲突而退学自修。1924年至1929年间,他先后在太原、北京、上海等地发起并组织了“狂飙运动”,并作为鲁迅倡导组织的“莽原社”的重要成员,鼎力协助...[详细]
嘎拉桑热布华(1898~1986年) 男,蒙古族,阿巴嘎右翼旗查干淖尔苏木人。 1906年9岁时被认定为昌图庙转世堪布喇嘛,僧名嘎拉桑热布华扎木苏,入庙殿坐床主持佛事。1915年18岁时寺庙送他到甘肃省拉卜楞寺进一步学经深造。1919年他与另1名同伴从寺庙逃出,在鄂尔多斯查干察布齐尔庙为1个...[详细]
褚凤仪(1898—1975),字汉莱,褚辅成次子。早年去法国、德国留学,专攻财经、商业。回国后任上海法学院教授、代理院长及院长。1949年后,曾任上海财经学院副院长,上海经济研究所教授,并当选为上海市第一、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历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九三学社上海分社常委。著作有《...[详细]
冯冠伦(1898—1951),庇江乡福行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1920年冯考取国立北京大学政治系,其妻严肃霞当时亦修业于北京女子师范,冯家祖辈出仕云南时与曾任过总督的岑春煊家早结下亲密关系,因岑的影响及其妻严氏曾拜广西省长黄绍泫为干爹的关系。被委为广西省党部执行委员兼商民部部长。1928年,被...[详细]
方授楚(1898~1956),原名典固,又名垂象,字则之,号天游,平江县长寿镇人。1917年秋入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文史地部,毕业后任教于广西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学院。他以所著《墨学源流》名世,其治学必取真求信。为撰写《墨学源流》使用参考书达63种之多。书成后,李达、郭沫若等推崇备至。1989...[详细]
方规(1898-1960),名焕恒,又名恒斗,字竞周。横县百合镇新平村人。曾在横县第一高等小学、广西梧州师范学校就读。1922年在合浦县寨福坪简易师范任教。1924年考上国立中山大学文学系。1929年取得文学士学衔。1929年底回广西邕宁做宣传工作。1930年任广州 局秘书。1934年9月回广...[详细]
仇寿松 (1898~1928) 仇寿松,字镇龙,祖籍宁乡县道林,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于长沙城内碧湘街。9岁丧父,次年从师习雕花木丁,出师后在长沙做木工,与任树德、朱友富、舒玉林等为邻,交往密切。他身材魁梧,性情豪爽,急人所难,曾于生活极端幽难之际,将岳父送来的一 袋米分送给断...[详细]
陈宗器(1898~1960),我国地磁学家、地球物理学家。新昌县城关镇(今属南明街道)人,父为廪生,家境殷富。早年在新昌、宁波等地读小学、师范,并担任小学教员。1919年初自费留学日本,并参加中国留学生反对北洋政府在巴黎和会中-行为--。因病于1920年回国,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工科,后又改入东南大...[详细]
陈雨甘(1898~1962) ,荔浦县茶城乡古卜村人。幼年时期聪敏好学,8岁入私塾,始读《幼学故事琼林》、《诗经》、《尚书》、《纲监择语》、《小学》等书,13岁自读《列国志》和《左传》;14岁插入县立高小,作文呈卷,先生惊异。县知事顾英明赞雨甘为“青年巨擘”。民国2年(1913) 陈赴桂林升学,...[详细]
陈旭(1898—1985),字旦初,乐清湖头乡鲤岙人。地质古生物学家。1925年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理学士。曾任北大生物系助教与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员等职。1937年,赴美国耶鲁大学进修,研习类和腕足动物化石。次年8月回国后,在厦门大学任教,后在福建省建设厅地质土壤调查所任技正。...[详细]
陈三民(1898-1935) 又名陈森绵,厦门市禾山乡岭兜村人,曾在上海泉漳中学任教。1926年,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的陈三民赴欧留学,取得博士学位。1934年,陈三民从苏联回国,在厦门从事革命活动。为了配合红军入闽和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他以创办汽车驾驶速成班、中学补习班为名,组织青年开展革命宣...[详细]
陈克文(1898—1986),字用五。大乡桂珍村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3年孙中山先生改组国民党后, 他曾任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秘书、侨委会教育处长。民国16年3月国民党二届三中全会期间,邓演达、毛泽东和陈克文以中央农-动委员会常务委员的名义,提出并由大会通过《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第...[详细]
陈康白(1898-1981) 中国教育家。原名运煌。湖南长沙人。 1927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后任厦门大学、浙江大学教员,北京大学理学院研究员。 1932 年赴德国哥廷根大学研究院研究有机化学。 1937 年回国赴延安。曾任中央军事委员会军工局技术处处长,延安自然科学院副院长,194...[详细]
陈兼善(1898—1988),字达夫,诸暨市店口镇人。1912年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并把赖以为生的几亩地作抵押,筹措学费,到北京高等学校求学。毕业后,历任上海中国公学校务主任、商务印书馆、上虞春晖中学校长及广东第一中山大学教授。1921年加入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创办的南社。1928年4月间,...[详细]
陈嘉良(1898~1932),曾用名陈建安、陈子华,吴圩镇祥宁村那髻坡人。幼年读私塾,天资聪明,爱读古书,成绩优异。曾博览我国古代和近代史诗。在本村小学任教期间,他常向村民父老谈古论今,讲述孙中山革命事迹和历代农民起义故事。 1926年,他在广西农讲所教员宁培瑛的宣传影响下,和唐光天、唐希贤...[详细]
程钟炉(1898—1972),永康方岩人。13岁随父打铁,16岁掌钳。1931年至安徽屯溪,租屋开设程隆记铁铺。歙县岩市传统庙会极热闹,赶制一批农具前往摆摊试销,迅即抢购一空。此后,顾客盈门,生意兴隆,遂新建店面楼屋7间,增加红炉1座,雇3人扩大生产。抗日战争爆发,上海、南京、杭州相继沦陷,难民...[详细]
陈宝麟(1898—1965),字冠灵,河北东光县秦村人,随父定居江宁(今南京)。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经济系,后任教广东中山大学。1927年任浙江省民政厅第三科科长,1929年1月任鄞县县长。在任10年,开四境公路,拆旧城墙,辟环城马路,整治东钱湖,改建-桥为灵桥,修葺天一阁,增辟明州碑林,修缮白云...[详细]
蔡镇瀛(1898—1978),初名镇海,字海观,德清县城溪东街莫家弄人。192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应用化学系。求学期间,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系率先闯入曹汝霖住宅的四名学生之一。1926年10月,赴德国达姆城工业大学深造。后到瑞士苏黎世大学任研究员。1930年11月回国。次年,任国立北平大学工学院教授...[详细]
蔡无忌(1898~1980),元培次子,生于北京绳匠胡同。母为元培原配夫人王昭。自幼受父亲教诲,主张实业救国。早岁赴法国留学,入格里国立农业学校和格尔福国立兽医学校学习。毕业回国后,任浙江省立农业专门学校校长、中央大学农学院院长兼畜牧门副教授。民国18年(1929)5月,任国民政府农矿部技正、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