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锦卿(1897-1928年),字世荣,阜阳城人。小学毕业后,帮助父亲开药店,乔锦卿采购药材常赴外地,在南京结识了宋日昌等共产党员,并于民国5年(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运动。1927年,乔锦卿在南京被捕,关入国民党南京市“清党委员会”所设的监狱,不久因无证据被释放。同年10年,...[详细]
彭粹夫(1897—1925),周宫桥人。民国4年(1915),考入湖南法政学校,毕业后,任《民治报》。民国10年(1921),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冬受毛泽东、何叔衡委派去衡阳省立三师任国文教员。在进步学生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在他任课班级里培养20多人加入中国共产党和共户主义青年团,并组织开展反帝反...[详细]
吕子厚(1897—1963),原名吕世培,阜南县赵集区何寨乡吕老寨人,医师。 吕子厚于民国6年(1917)考入南京金陵大学。该大学系教会所办,校长是美国人,歧视非教徒学生,强行奴化教育。吕子厚与进步学生掀起反奴化教育的-,赶走校长,-立誓罢神学课。吕子厚于翌年转入南京国文东南大学就读,民国1...[详细]
吕季方(1897~1977)休宁人。早年就读于唐山工学院,后在铁路和公路部门任技师、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 年后参加中国民主同盟,任安徽省民盟主任委员。1951年起,历任安徽省工业专科院校教授、副院长、副校长。1958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安徽省政协第二、三届副主席。著有《铁路测量学》、《平...[详细]
李之龙(1897—1928),字在田,号赤显,清光绪二十三年十一月十七日(1897年12月10日)出生于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西流河镇杜窑村一个农民家庭;他7岁随父到武昌两湖师范附小读书,1911年毕业。 1912年秋,考入武昌外国语专科学校英语班,不久,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年仅16岁的...[详细]
佘立亚(1897~1927年) 佘立亚,又名利亚,化名王炎夏,湖南长沙人。民国8年(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参加旅欧学生的-。民国11年6月,参加旅欧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成为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党员。次年初,赴苏联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夏,转为中共党员。 民国14...[详细]
刘棣怀(1897~1979)桐城人,原名昌华。早年随僧人习棋,后往返于北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对弈。1949 年后,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中国围棋协会副主席。1957年获全国围棋锦标赛冠军。1960 年《围棋》杂志创刊,任副主编。1963 年被国家体委授予围棋五段。曾对范西屏、施定庵名棋谱《当湖...[详细]
林树森(1897~1947),丹阳后松卜村人,京剧名演员。幼年从师上海名净王益芳习武生,故艺名“小益芳”。倒嗓后演文武老生兼红生。清末曾到北京,附学于嘉连成科班,后长期在上海演出。林演唱京戏嗓音高亢,唱腔朴质苍劲,别具一格。他戏路极宽,文能演唱《空城计》,武能演唱《金钱豹》,尤以演唱《华容道》、...[详细]
林可胜(1897、10~1969、8),祖籍福建省海澄县。生于新加坡,其父林文庆。母亲黄瑞琼是著名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女。林可胜8岁时被送往英国,读完中学后即考进爱丁堡大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服兵役,被分配在英国南部林茨茅斯附近的印军医院当外科助理医生。战后复学。1919年以优异成绩连续获得医学内...[详细]
李光涛(1897~1984)怀宁县(今安庆城区)人。著名的明清史研究家。 父母早亡,少年时,以卖烧饼油条维持生计。常借在“凤鸣书院”门前卖烧饼油条之便,在教室门口偷听先生讲课,晚间回家刻苦自学。民国2 年(1913 年),李光涛通过自学获得一定文化知识,被胡玉美酱园聘为管帐,两年后解聘。 ...[详细]
金瑞苗(1897—1927) 男,演员。浙江嵊县马塘村人。男班四大名丑之一。早年拜本村金荣水为师学艺,攻丑。他演任何角色,只要一出场,在台前一亮相,不唱不白不抬手不举足一动不动,一双明亮的眼睛向台下四周一扫,脸上有会动的肌肉作表情,就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被誉称“四不动一转,不笑不要钱”的名丑。他...[详细]
江煌(1897~1940)字耀廷,金寨县张冲乡人。日本士官学校第七期毕业。历任保定军校教官、教导团少将教官,后升任陆军中将,民国26 年任中央军校国民党办公厅主任。民国29 年于重庆去世。张冲乡 山青水秀的安徽竹乡-张冲,地处金寨县东部,濒临响洪甸水库上游。己开工兴建的流波电站坐落其境内。全...[详细]
黄维纲(1897--1943),字振三,号雨辰,项城市郑郭镇范营村人。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爱国将领,国民党陆军中将。曾任冯玉祥部参谋处长。中原大战冯玉祥失败后,该部改编,他任29军38师112旅旅长。1937年升38师师长。1940年擢升59军军长。 黄维纲为人正直,富有爱国思想和...[详细]
鼓笑千(1897~1980),字效骞,原名彭其峰,又名彭其汝,萧县杨楼乡吕里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生于一殷实农民家庭,民国8 年(1919 年)于徐州府铜山县高等小学毕业后,受聘于萧县第一高等小学任会计。民国11 年考入萧县甲种师范学校读书,不久,升任该校校长。“五卅”运动爆发后,彭...[详细]
葛铭勋(1897~1950)字功甫,泾县城关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毕业。民国13年(1924 年)孙中山北上商讨国家统一问题,葛被选为南方学生代表,与北方学生代表王昆仑等一起在上海迎接孙中山,孙亲自批准葛铭勋等学生代表加入中国国民党。不久,葛铭勋去广州,在革命政府农民部(部长林柏渠)任干事。北伐开...[详细]
高维其(1897~1931)字建中,号梦林,霍山杨家河乡小江家山人,安庆工业专门学校毕业,中共党员。 在任管家渡县立第三高级小学校长时,同喻石泉等建立中-的支部,发展进步师生入党,同时通过打入民团的党员做 工作。领导长岭庵、金竹坪等地农民-,当选为中共霍山第一、二届县委委员,县苏维埃委员兼裁判委...[详细]
符罗飞(1897~1974) 教授,著名画家,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东郊镇邦塘村人。出生于一个渔民家庭。从小喜欢弹琴吹箫,画图绘象。因家庭贫困,12岁跟堂叔去南洋谋生,在印尼、马来亚等地当过学徒、伙计、水手、铁匠、割胶工人等。1919年返国就读,后东渡日本准备入陆军学校学习。因爱好绘画又返沪...[详细]
方孝岳(1897~1973)桐城人。名时乔,字孝岳,别名乘。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民国13 年(1924 年)从日本留学回国后,历任北京大学预科讲师,商务印书馆,华北大学、东北大学、上海圣约翰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教授。从事汉语、经学和佛学研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中国散文概论》、《汉语语音史概要...[详细]
段转窝(1897-1964),华阴市桃下镇兴乐坊人,碗碗腔(皮影)名老艺人。他酷爱皮影艺术,自幼投师南严村德润义兄。由于他上进好学,师傅治艺严谨,特别是他在演唱中不仅有苦学精神,且又善于采人之长,补己之短,所以演唱的每一节目,皆能与众不同。在东府皮影界被誉为“华阴三杰"之一。 段转窝的一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