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元吉(1897~1969)原名黄中元。江西九江人。曾赴美留学并获硕士学位。1947年起任上海银行青岛分行经理。在推动工商业爱国守法、参加抗美援朝、申请公私合营等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曾任山东省工商联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工商联执行委员,民建山东省第一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当选为青岛市各界人民代表会...[详细]
黄绍谷(1897~1933),字晓峰,号素皇,保康歇马河人。性情豪爽磊落。1925年于北京大学毕业,先后任《北平日报》、保定军官学校教员、国民党湖北省党务干部学校教员。汪精卫叛变革命,黄被迫离开武汉。次年春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后又回湖北襄阳任省立第五中学教员。 人物生平 1914年,黄绍...[详细]
华凤翔,中国近代航空先行者。抗日战争期间,主持飞机工厂内迁并恢复生产。1949年参与“两航”起义的组织和发动工作。50年代初主持建立新中国第一个民航机械修理厂。随后又参加筹建民航的科研所,并取得了可以实用的成果。他是民航科研工作的奠基人之一。 1897年3月29日出生于天津市。 1916...[详细]
侯悌云(1897-1933),乳名侯万元,安仁县灵官镇人,祖辈世代都是贫苦农民。幼时随父侯恕铭去江西安福洲湖做泥陶活,青年练得一身武功,曾参加安福城组织的农民自卫军,参加朱德领导的“湘南起义”。1928年润2月15日和唐天际率领的农军同赴井岗山后,受党组织派遣到江西安福、永新一带组织游击自卫队,...[详细]
何翊奎,又名辅仁,字竹贡,1897年出生于湖南省汝城县田庄乡蔡家村一户农民家庭。幼年时,他就读于本村铜锣丘私塾,后考入汝城联立方头学校。毕业后,何翊奎开始了他热衷的教育报国之路。 在五四运动新思潮影响、推动下,何翊奎矢志教育救国,他回乡募捐,在湖南省汝城县田庄圩创办了柱石小学,自任校长;后又...[详细]
高誉雄,1897年出生于广宁县新楼区荷木村新屋(又称邱屋,现属南街镇荷木村委会)的一个贫苦家庭。其父亲是私塾教师,母亲耕田。大革命兴起后,高誉雄逐步接受共产主义思想,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6年5月,受中共西江地委和广东省农民协会西江办事处的派遣,高誉雄以中央农民部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德庆...[详细]
高鹏振(1897—1937),1897年出生在辽宁省黑山县英城子乡朝北营子村一个富裕的农民家庭里。1917年,新民县文会中学毕业后,进沈阳文会书院读书,不久辍学。先在自卫团里当差,因厌恶官场,辞职后,曾参加绿林组织,杀富济贫。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高鹏振以旧部为基础,联合其他绿林好汉,于...[详细]
邓深泽(1897—1952),又名邓元明,郴县永宁乡(今北湖区鲁塘镇)人,系邓华将军本家堂兄。民国元年(1911),邓深泽高小毕业,考进省会名校岳云中学,以勤学、正直、爱国著称。毕业后居家时,曾做过邓华的启蒙老师。 1918年,邓深泽考取官费留学,经1921年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社会学系...[详细]
程伯谦,原名鲁春,1897年1月26日生于江西省横峰县葛源乡黄溪村一个贫农家庭。为支撑门户,父辈凑钱供他读本村私塾,后升入县立高等小学,再考进上饶信江中学。1921年夏,程伯谦成为第一批参加进步青年团体岑阳学会的会员。他常和会员讨论农民问题,编印革命刊物《岑阳学刊》,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19...[详细]
曹希正(1897~1964),原名曹锡三,苏仙区马头岭乡太和村人。7岁入私塾,1911年入教会所办的郴县新华学校读高小、初中,1915年下期转入武昌旅鄂湖南学校中学部,1919年入北平留法预备班和法文专修馆,曾在北平参与“五·四”运动。同年年底,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因反对北洋政府向...[详细]
白凤翔(1897-1942)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骑兵第6师师长。 字源兰,号瑞麟,河北沧州人,1897年4月生于热河围场(今属承德),著名爱国将领,“西安事变”捉蒋一线总指挥,抗日烈士,陆军中将,中国国民党党员。录入《中华英烈人物大辞典》,被中共中央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奖章,牺牲地内...[详细]
安奈林·比万(AneurinBevan)(1897-1960年),英国政治家,左翼工党在国会的领袖。英国BBC评选的英国100位名人中的第45位。贝文出生于威尔士的一个煤矿区,13岁时开始在矿井给挖煤工人当助手,后来成为工会的积极分子。在伦敦劳工学院学习两年后进入政界。1929年,他当选为国会议...[详细]
阿尔伯特·科蒂·魏德迈(AlbertCoadyWedemeyer,1897年7月9日-1989年12月17日),美国军人。二次世界大战时于东亚服役,于1944年底接任史迪威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及驻中国美军指挥官;至1946年3月卸任。1947年再奉命为特使到中国调查。在冷战期间,魏德迈是柏林空...[详细]
苌宗商(1897~1976),原名锡琏,又名路沙,字宗商,泗县-区苌圩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生于中小地主家庭。 苌宗商幼读私塾,聪敏好学,后来学于南京上江实业学校。民国10 年(1921 年)毕业于泗县甲种师范讲习所,先任-小学教员、校长,后因盗贼蜂起,民不安生,民国15 年被乡...[详细]
朱雨江(1897~1978),原名朱淞,字雨江,后改字行。天长县铜城镇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 年)生。毕业于安徽省高等农业学校。民国9 年(1920 年)起在家乡任小学教师、校长。民国14 年春,天长县政府为了增加地方封建武装的经费,在各学校开学月余后,突然宣布削减教育经费以充军饷,朱雨江...[详细]
周新民,号振飞,1897年10月出生在安徽庐江县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前,周新民随父在家务农,深受地主的欺压,于是立志读书,学习法律,要为不平之事讨回公道。周新民在乡下一个私塾学习,虽启蒙较晚,但由于他学习勤奋、刻苦,1918年考入安徽省立法政专科学校,专攻法律。1919年,北京爆发了震动全国的...[详细]
周春林(1897-1972) 周春林,雀塘乡黄旗村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七月生。少时随父酿酒、打豆腐谋生。民国17年(1928)10月在江西枫城做毛笔生意,被国民党军队抓去当兵。民国19年(1930)3月在江西桥头集体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三纵队。 是年秋,国民党第十八师在江...[详细]
郑介民(1897~1959) 原国民党军统局长,陆军二级上将。原名庭炳,字耀全,号杰夫,宝芳乡下水村人。曾在文昌中学读书,十六岁时弃学,后到马来亚当华工。1924年初,返回广州,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未中。后到广州市-长兼警卫旅旅长吴铁城办的警卫军讲武堂学习。8月,考入黄埔军校第二期,编在步兵科...[详细]
郑抱真(1897~1954),曾用名郑益坚,长丰县吴山庙人。少年时,父母双亡,家境奇贫,随兄郑绍臣度日。18 岁时始受启蒙教育。小学毕业后,为生计所迫,随兄浪迹江湖。 民国13 年(1924 年),合肥孙品骖发动“讨曹(锟)驱马(联甲)”运动。-在沪的余亚农返回寿县,与李雨村发动民众起义,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