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维(1897—1993),祖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湖南长沙,早年就读于复旦大学预科、 南洋公学、圣约翰大学。后赴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深造。1929年回国任军政部参事,1933年出任国民政府兵工署署长,陆军中将军衔。抗日战争期间,领导兵工企业坚持生产,为中国军队提供了重要装备支撑,建成...[详细]
易笃生(1897-1976年) 画家。自幼爱好美术书法,少年时在父辈所开福寿店承担书画工作。1925年前后,与黄和贤等人合股创办国光美术社,制作脱胎漆器,时易笃生作画、黄和贤题字、陈桂生雕刻,被誉为漆器“三绝”。曾赴景德镇学习瓷板肖像技术,所画肖像逼真传神。国光美术社后演变为国光照相馆,为宜春最...[详细]
杨钟健(1897年6月1日—1979年1月15日),字克强。出生于陕西华县。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九三学社第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常委。 杨钟健出身于教师家庭,父亲毕生从事教育工作,杨钟健从小便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详细]
杨惟义(1897.4.16-1972.2.21),昆虫学家。江西上饶人。1921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江西农学院教授、院长。曾在中、法、德等国的博物院专门研究半翅目昆虫的分类和昆虫区系分布在昆虫分类方面,发现了60余个新种和新属,对中国半翅目昆虫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首倡的“三耕治螟”法,红花...[详细]
杨怀(1897-1938),字绍卿,綦江扶欢人。抗日战争时期的将领,以勇猛善战著称。后来在夺回战略要地戴埠的军事行动中与日军发生冲突,壮烈牺牲。牺牲时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18军60师180旅359团团长。 杨怀于1897年9月29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帮人做工下苦力,及长又身逢军阀混战...[详细]
杨斌奎(1897——1972)男,苏州弹词演员。江苏苏州人。与长子杨振雄(1920——1998)次子杨振言(1921——2008)三人在评弹界有“书坛杨家将”“评弹三杰”之誉。 他幼时好学不倦,尤喜苏州弹词一门。12岁时拜姐丈赵筱卿为师习唱《描金凤》《大红袍》两书。赵筱卿教授内弟,循循善诱,...[详细]
许辑堂(1897一1951),字熙瑞,晚号漱石主人,今枞阳镇五谷井庄人。辑堂9岁入私塾,能作联语,师奇之。13岁抄录《戴南山集》全卷,小楷端秀。16岁考入安徽高等师范学堂,成绩卓异,被选为留日学生,因家贫未能东渡。及长,从邑中名士吴闿生、马其昶、李德膏游,得闻桐城文派绪论。并与范文澜、高步瀛等为...[详细]
吴有训,物理学家、教育家 1897年4月26日生于江西高安。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5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77年11月30日逝世。 曾任清华大学教授、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抗战期间同...[详细]
岑维休,字颖元,号熙堂,1897年出生于恩平县圣堂区大江中安草葫村(今为江洲镇中安管理区草葫村)。岑维休兄弟四人,长兄维和,二兄维聚,三兄维歌,维休排行第四。岑维休童年时,不幸父母双亡,靠兄长扶持,供其读书至香港育才书院毕业。 岑维休生性聪颖,且勤学善思,英文成绩优异,受到老师的...[详细]
汪胡桢,(1897.7.12-1989.10.13),水利专家。浙江嘉兴人。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23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学位。水利部顾问、一级工程师。主持和参与制定了《导淮工程计划》、《整理南北大运河工程计划》,亲自勘察了杭州到北京的大运河,设计了邵伯、淮阴、宿迁三个船闸...[详细]
童汉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合肥城内中-组织的创立者和领导人。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两度战斗在合肥地区,因积劳成疾,于1943年8月病逝。汉璋一生追求真理,以身报国,为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碧血丹心。 童汉璋,1897年出生于合肥东乡童小郢。1918年,就读于安徽法政专门学堂,受到新思想、...[详细]
汤飞凡,(1897.7.23-1958.9.30),微生物学家。湖南醴陵人。1921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研究员、所长。中国第一代 学家,最早研究支原体的微生物学家之一。早在30年代和魏曦共同对支原体进行了研究,否定了沙眼细菌病因说,为 病因说奠定了基础。抗日战争期间,在昆...[详细]
宋文魁,名绳武,1897年生于东流县楼阁宋村的一个乡间塾师家庭。其祖父宋继志,系前清秀才,父嘉宾,为清末贡生。 宋文魁自幼从父习文,稍长即至安庆入学读书。1918年卒业安徽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同年秋,被分配到五河县任高等小学教员,转徙灵壁县高等小学执教。1926年回籍东流县从事小学教育。1...[详细]
宋美龄(1897年3月5日—-2003年10月24日),广东文昌(今属海南)人。中华民国前第一夫人、蒋介石的第四任妻子。宋美龄除了拥有杰出的英语功底外,还会说六国语言,在国画方面的造诣也是相当可观,并且还写得一手好字。据说,宋美龄的钢琴也是演奏的相当不错的,所以宋美龄是一个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详细]
石志仁,(1897.3.1-1972.1.1),铁路机械专家。河北乐亭人。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工科预科,1922年获香港大学学士学位。1924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硕士学位。铁道部副部长、研究员。长期从事铁路机务管理工作,主持设计和建立皇姑屯、戚墅堰和桂林等铁路机厂。主持和参与制订了我国机车车...[详细]
潘菽(1897年7月13日—1988年3月26日),字水菽。出生于江苏宜兴。心理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参与创建九三学社,并被选为理事。九三学社第一、二届中央理事会理事,第三、四届中央委员会常委,第五、六、七届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于1897年7月13...[详细]
十子聂其煐,字慎余,1897年十月初十日出生,1916年二月娶两广总督李翰章九小姐李敬萱(1897年出生,1992年去世),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抗战前任广州统税局副局长。1972年去世。...[详细]
马宗霍(1897—1976),湖南衡阳县人。湖南南路师范学堂毕业。历任暨南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上海中国公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国文系教授、系主任,湖南大学文学院院长、湖南师范学院(今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央文史馆馆员、中华书局编审。主持廿四史点校工作。毕生以研究文字学为其主...[详细]
茅延桢(1897——1925),字致祥,安徽省寿县正阳关人,出身中医世家。1905年入正阳关丙等学堂读书。1911年私自离家,徒步到南京报考陆军学校。1914年考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未毕业即考入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后因生活所迫,在安庆当水上 。1920年升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编入9期工科班。...[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