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爱 (1897-1922) 湖南劳工会驻会干事和教育部主任,革命烈士。 湖南省常德县(今常德市鼎城区)人,1897年生于常德芦获山。少时入德山求实小学、清真高小读书,后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到商号当学徒。1913年秋考入湖南甲种工业学校机械科,毕业后到湖南电灯公司...[详细]
侯文俊(1897~1951)曲江犁市人。保定军官学校第八期毕业生。曾任广东国民大学军训主任。民国24年(1935年)任国民革命军粤军系统160师955团上校团长。民国26年(1937年)参加淞沪抗战,多次负伤。民国28年(1939年)任广东潮州警备区少将参谋长,率部抗击日军。民国31年(1942...[详细]
何耀全(1897~1927),祖籍福建永定县,后迁居广州。少时家贫,只读过几年书。民国2 年(1913)16 岁时,在广州 局当电话员,后在军队里任文书。1921 年到香港电车公司当售票员。当时电车行业工人的工资很低,不能维护起码的生活,何耀全效法苏兆征、林伟民组建香港电车业竞进会,被选为委员。...[详细]
何汝坚(1897~1976),广东翁源附城(今龙仙)蓝青河陂头人,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农科系毕业,国民党员,曾任高州省立第一农业职业学校教员。何在教学之余,编著了《普通蔬菜园艺学》。何留居家乡期间,在如珠岩开办了石华庄农果种子公司,后更名石华庄农果场。1938年,何任翁源抗日自卫团第四大队大队长,1...[详细]
何辑屏(1897~1975),广州市人,住荔湾区昌华大街,一生从事商业,民国25~35年(1936~1946)间任广东省0联合会主席。抗战初期,任慰劳委员会委员及筹募公债委员会委员。广州沦陷后与张香圃、谭棣池等赴港,组织广州商人俱乐部,打击-商人。在香港经营汽车、轮胎生意,通过当时大后方与国外唯...[详细]
何德全 (1897-198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湖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湖南省长沙县人,1897年9月5日出生于长沙县干杉乡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到长沙做杂工。1914年投奔湘军第二师六团一营当兵,历时15年,由下等兵升任排长、连长。1929年因同情革命被...[详细]
何大傻(1897年~1957年),著名广东音乐演奏家和作曲家。原名何福如,又名泽民,西南石湖洲村人。10岁随姐旅居香港,在圣保罗书院读书。后参加香港钟声慈善社,师从何柳堂。他擅长琵琶、扬琴、古筝、吉他、木琴等乐器演奏,并将夏威夷吉他进行改革,首创三条弦线的“广东吉他”和探索出一套较完美的演奏技法...[详细]
汉斯·希伯(1897-1941)波兰记者 男,1897年6月出生,波兰人。在德国大学毕业后,从事记者工作,并参加了德国共产党。1925年汉斯•希伯到广州,在北伐军总政治部编译处工作。1927年,出版《从广州到上海》一书,介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情况,此书吸引了无数关心中国的读者来到中国。九...[详细]
傅淑华(1897~1953) 女,重庆市人,中共地下党员。1943年至1944年夏,为实现党“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任务,八路军重庆办事处先后派杨化周、曾曲江、傅淑华三位地下党员和进步人士徐篆(女)到镇巴。在傅汝弼帮助下,傅淑华任县立初级中学教务主任,徐篆任初中级任教师。1944年6月,学...[详细]
傅道伸 (1897-1988) 纺织工业专家。 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1897年11月出生于醴陵县长岭乡。1910年小学毕业后,因家贫无力升学,托人介绍到上海恒丰纺织厂当学徒。他勤学苦练,三年后升为技术助理员,被选送到江苏南通学院纺织系进修。1917年毕业后回上海恒丰纺...[详细]
冯仁生 (1897~1973年),男,坑口镇古兴村人。自小在家务农,以种竹耕山为业。世代赖以10亩山地生存,到冯继承祖业时,山地只生瘦竹残林。他细心观察,终于发现一棵竹,生长在上坡总比生长在下坡茂盛粗壮。再经过进一步观察、对比、研究,找出其中原因:上坡蓄水蓄肥力强,竹头保护良好;下坡水土容易...[详细]
陈庆云(1897—1981) 字天游,香山县南溪村(今属珠海市)人。旅居日本华侨子弟。民国3年(1914)在日本参加中华革命党。1917年美国寇狄斯飞行学校毕业即回国。1918年4月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军处副官、航空局第一飞机队副队长,与杨仙逸、张惠长等人奉孙中山命令赴福建组建援闽粤军飞机队。...[详细]
曹靖华(1897.8~1987.9),原名联亚,卢氏县五里川乡路沟口村人,父名培元,晚清秀才,是一位立志于山区教育事业的启蒙教育家(有传)。靖华有2姊1弟2妹,他自幼酷爱听父母与邻居长者讲故事,父亲称他为装不满的"故事罐儿",听后常对故事中人物发表自己的爱憎之情,如听刘老汉讲:"有一年因一群毛猴...[详细]
安汉(1897~1943) 字杰三,本县梁山镇人。民国7年(1918)毕业于陕西省立农业学校。因学绩出众,被北洋政府选送法国留学,考入朗西大学农学系。一些热衷仕途的同学认为学农不吃香,便讥笑他是“笨伯”。他不为所动,后经9年苦学,获得本科硕士学位。民国16年(1927),安汉回国后出任国民革命...[详细]
朱伯健(1897——1988),字宗武,今白湖乡朱家嘴人。民国4年(1915年),伯健毕业于武昌高等师范,曾先后在国立宣城师范、省立第四临时中学任地理教师,因其知识渊博,讲课时口授笔画(图),有声有色,所以学生乐听不倦,其名远扬。民国17年春,房秩五聘其为浮山中学校长兼教导主任,下半年让校长之位...[详细]
周志宏(1897.12~1991.2),出生于江苏扬州。冶金学家、冶金教育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周志宏出生于扬州市一个普通银行职员家庭。1913年从两淮小学毕业,考入扬州中学。1917年毕业后,考入天津北洋大学。1923年毕业,获工学院学士...[详细]
张孝骞(1897.12.28-1987.8.8),医学家。湖南长沙人。1921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48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中国胃肠病学的奠基人。对人体血容量、胃的分泌功能、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与胃癌的关系、腹腔结核、阿米...[详细]
俞庆棠(1897~1949),女,字凤岐。祖籍江苏太仓。民国8年(1919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获学士学位。民国11年回国,先后执教于无锡中学、大夏大学。民国16年,任江苏省教育厅社会教育科科长、第四中山大学区扩充教育处处长,规划江苏省的社会教育事业。其间组织中国社会教育社,编著出版《民众...[详细]
虞宏正(1897年10月5日—1966年11月11日),字叔毅。出生于福建闽侯。胶体化学家、物理化学家。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3年加入九三学社。 虞宏正于1897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建省闽侯县。中、小学随家迁动,就读于广州、南京、上海等地。1916年考取北京大学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