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巨,原名允,字执中,留学德国时改名亚巨,字仲生,湖南省临湘县源潭镇东冶村人,1895年2月2日生。世代务农,家道小康。幼时聪颖好学,深受老师称赞。 1915年,张亚巨考入临湘县高等小学;1919年毕业后,他立志工业救国,前往武汉考取湖北省甲种工业学校。1922年7月毕业,他没有回家,而是...[详细]
张华,字冠军,学名张中冕,别名张子余、张萍化,1895年出生于湖北省钟祥市洋梓镇一富门之家。 1911年,张华赴武汉求学。当时的武汉正处于疾风暴雨的前夜。革命团体和进步书刊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民主思想广泛传播。张华在进步思想的洗礼中,逐步认清了中国社会贫困落后和愚昧的本质。他决心发奋读书,为“...[详细]
杨樾林(1895~1969)原名杨荫堃。四川大竹人。纺织技术专家、教育家。1920年留学日本学习纺织业。回国后担任全国经济委员会棉统会专员。1946年,任中纺公司驻青岛工程师和中纺青岛二厂厂长,次年任中纺公司青岛分公司总工程师兼副经理。曾任山东省人民委员会委员、青岛市科协副主席等。编著《理论实用...[详细]
徐祖诒(1895一1972)号燕谋。徐祖诒是徐梦鹰的长子,幼年在“蒙养公学”就读。后入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在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又进日本陆军大学深造。回国后入奉军。1928年作为张学良代表与国民政府代表白崇禧商议东北易帜向题,一举成功。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任陆军大学校长。曾担任黄...[详细]
徐之萱(1895~1970),又名重道,逍林镇逍路头村人。幼入私塾读书两年。因家境贫寒,13岁进择浦泰和堂药店当学徒,后转富阳一药材行做伙计,虚心好学,熟知中药性能及制药要领。后去汉口,在其叔父所设药店照管业务。1915年去上海某药店做职工,省吃俭用,积蓄微资,在威海卫路润德堂药店加入一股。19...[详细]
徐金丹,1895年出生在江西省景德镇一个贫寒的家庭里。15岁那年,父亲便求人把他送进一家陶瓷小器匣钵厂当学徒。他白天干的是重活、苦活,晚上坚持读书、写字。在经历了数年工人生活之后,终于在亲朋的资助下,于1917年秋考上了江西省立陶业学堂(校址设波阳县城)。 1921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回到...[详细]
谢敬持,男,1895年出生于现莲花镇六桥村。1923年参加农会,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4月27日,高要县农会成立不久,谢敬持任高要县农会副委员长,同时兼任省农会西江办事处的领导成员。 1926年10月初,为了扩大农会和农军的影响,谢敬持受省农会西江办事处和高要县农会的委派,在广利...[详细]
吴永达(1895-1932),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烈士。曾任红四方面军独立1师副师长。 1927年,吴永达参加农民自卫军;11月,参加黄麻起义。 1928年7月,吴永达组织一支十余人的农民武装,活动于联山一带,先后在张李家和秦罗庄等地打击民团和红枪会,...[详细]
武咸集(1895~1950),名万邦,城内贤林坊(解放村)人。父亲武岫云,为宁晋名士。睦乡邻、善读书,门悬锦匾“力能耐劳”。至咸集,桃李盈门,执教终生。 民国2年(1913),武咸集毕业于河北省立顺德师范学校。18岁,任东汪小学教员。青年为师,自约非常严谨,作风朴实端庄。民国15年,县长吴宝...[详细]
卫七,男,1895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桃溪村。1926年4月7日,桃溪37位农民在卫七家里宣誓并成立桃溪乡农会和农军。他曾多次参加攻打地主民团的战斗。1927年10月12日在参加“广利暴-动”的战斗中不幸牺牲,牺牲时32岁。1957年,高要县人民委员会追认他为革命烈士。 ...[详细]
王邦秀(1895—1940)八路军第120师政治部 部副部长 2015年8月,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二批6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详细]
唐绍鼎(1895—1942)今仲村镇三合四村人。他从青少年时期就追求进步,追求光明,反对封建势力,具有民族气节,早年即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前后,面对将要- 的严峻局面,他与鲍天仇、唐绍典、王保胜、张振等一起率先在费(县)西北成立了一支百余人的民众抗日武装“常备军”,在蒙山一带进行...[详细]
孙发端,公路选线专家。毕生致力于公路选线工作和长期领导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公路布线工作,西安至汉中公路翻越秦岭的盘山公路是其 代表作。对西北地区的公路建设和全国公路的勘察设计工作深有研究并做出了杰出成绩。 孙发端,字效文,1895年1月14日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城内村。1921年6月毕业于...[详细]
宋仁楚(1895-1970),双峰县杏子铺镇人.1927年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后参加北伐。先后任国民党少校参谋、福建省云霄、福清、蒲日和湖南武冈等县县长、重庆军事委员会少将高参,1946年任湖南第五行政督察区专员兼保安司令、长沙绥靖公署少将高参等职。1949年8月湖南和平解放,任湖南临时省人民政府...[详细]
舒味三,1895年9月23日出生在江西省靖安县双溪镇。为江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是靖安县共产党组织的创建人。 1919年春,舒味三中学毕业后回到家乡,到靖安模范小学任教。不久北京爆发了五四-,他立即发起并组织靖安几个学校的爱国师生,上街--,宣传演讲,张贴标语,并组织“仇货禁查队”,不准日货在...[详细]
石焕然(1895—1937),山西绛县人,抗日英雄。 1937年10月,日军进犯太原,石焕然奉命率部赶至崞县城北东村设防。 1937年10月7日,日军在重炮掩护下发动进攻,崞县北城墙轰塌10余丈,日军窜入城内。石焕然率部与敌展开激烈巷战,石焕然不幸中弹牺牲。 2015年8月,被列入民...[详细]
任理卿,纺织专家和纺织教育家。毕生致力于纺织教育和纺织科技事业,曾执教于南通学院、东北大学和西北工学院纺织系,培养出我国早期 的一大批纺织高等专业人才,负责筹建原国立中央研究院棉纺织染实验馆和建国后纺织工业部纺织科学研究院,为我国纺织科研基地建设作出了贡献。 1895年2月10日出生于湖...[详细]
钱崝泉(1895—1928),又名振标、正表。1895年1月出生于江苏江阴县一个农民家庭,4个月后父亲病故,母亲被迫带着他改嫁,童年在艰难困苦中度过。由于家境贫困无力上学,少年时每当路过北门外一家私人学堂,朗朗的读书声常吸引着他不由自主地停下来凝神细听,后深得学堂老师赏识而破格入学。1912年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