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亨稷(1894-1926.6.5),朝鲜已故领导人金日成的父亲、现任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曾祖父。金亨稷是以光复祖国为目标的革命战士,也是朝鲜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者。 生平 1910年,朝鲜沦为日本的殖民地,金亨稷立下“志远”的座右铭,投身抗日运动。 1917年,金亨稷在平壤组织...[详细]
酆济民(1894~1939),平江县黄金洞乡人。1926年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任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9年平江惨案后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为省军级烈士。 同年(公元1894年)出生的名人: 蒋致余 (1894~1962)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县 彭子...[详细]
蒋致余(1894~1962),号胜和,岳阳县柏祥镇人。桂林高小毕业后,考入湖南高等商业专科学校,因成绩优异,保送济南大学商业系本科,毕业后被山东省教育厅录用为科员,3个月后升科长。1年后回岳阳,任县中英语教员。民国14年去南洋爪畦莱复大学任英文教授。15年响应北伐回广州,任职叶开鑫部。16年任安...[详细]
黄长林 (1894~1983) , 又名黄彪、张楠,高田乡黄马村人。从小参加农业生产和开山采矿劳动。民国8年(1919年) 参加旧桂系军队。22年(1933年)8月脱离旧桂系参加工农红军,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苏区三军团三营九连班长,军委总兵站、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管理员,陕西安塞军委二...[详细]
侯税妹(1894~1987年)瑶族(红瑶),女。系马堤乡三百冲人。性情温柔,心灵手巧,能歌善唱,聪明伶俐,人称“小画眉”。小时在其母的教育下,始学瑶族的挑花、织带等手艺。与侯正峰婚后,家境较宽裕,除做些家务外,有更多时间从事本民族养蚕、抽丝、制丝、纺线、织布、腊染、挑花等,并编织饰衫、锦带的花样...[详细]
洪式闾(1894—1955),字百容,乐清乐成镇人。少时就读温州府中学堂,后随父至河南开封,入客籍中学(即中州第一中学)。1913年考入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17年毕业,留校任助教。1920年夏,派赴德国进修,初在柏林市立病院学病理学,后专攻寄生虫病学。1923年回国,任北京医科大学教授,一度兼...[详细]
赫鲁晓夫1894年4月17日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名叫卡利诺夫卡的村庄(在今库尔斯克州境内)。他的父母亲都是贫苦的农民,家里有一位年长他两岁的姐姐。父亲不久就离家迁徙到顿巴斯一带工作,当过铁路工人、矿工和砖厂工人,挣到了足够的钱后又返回家中。 赫鲁晓夫在卡里诺夫卡接受过四年的学业,他的老师丽迪...[详细]
韩祖康 (1894~1968) 韩祖康,长沙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家贫,宣统二年(1910)入长沙雅礼大学,靠为学校刻印抄写文稿所得缴纳学费,后因成绩优异得到学校奖学金,免去全部费用。 1917~1924年他先后担任湘雅医学专科学校助教兼湘雅医院附属护士学校教师、清华大学化...[详细]
罕增(1894~1960年) 男,蒙古族,浩伊图苏木(现青格勒宝格拉苏木)人。 罕增十几岁就给寺庙和旗衙门拣粪、拉水、干零杂活,二十多岁给富牧放马,多年的劳动实践使他成为1名有丰富经验的牧马人。 1950年春天,一场特大暴风雪席卷草原。罕增在野外与暴风雪搏斗两天一夜,保住了马群。当年他出...[详细]
杭毅(1894—1981),名劲夫,号芑荪。海宁长安镇人。幼受叔父杭辛斋影响,倾向革命。初在硖石裕通钱庄当学徒,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到上海参加沪军北伐敢死队。南北议和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二次革命时,离校赴湖南参加讨袁。1924年,黄埔军校创立,任训练部特别官佐,受廖仲恺、邓演达赏识。不久...[详细]
郭持平(1894—1980),字若衡,又名孝琪,嵊县太平乡(今嵊州长乐镇)石砩村人。1914年,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9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兵科。历任排长、连长、师参谋等职。1926年,任19路军前敌指挥部参谋长,投身北伐,任师参谋长、副旅长。1929年2月,参加“蒋桂战争...[详细]
高智怡(1894~1970),九三学社社员,河北武安人。民国14年(1925年)北京医学专科学校毕业,从医于北京日华同仁医院。民国25年(1936年)在开封自办华北医院。继至郑州与人合作创办同仁医院。民国27年(1938年)来陕,在西安红埠街开设同仁诊所。民国34年(1945年)于崇孝路(今西一...[详细]
范松之(1894—1930),又名范辉炎,湖北省鹤峰县云来庄人;范松之从小靠种田为生,受尽地主豪绅的压迫和剥削,嫉恶如仇,桀骜不驯,被地主豪绅视为眼中钉。 1927年,范松之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奉党组织派遣,到邬阳关“神兵”中开展工作,取得“神兵”首领陈年振的信任,任“神兵”中队长;邬阳关“神...[详细]
樊嵩甫(1894—1979),原名芝碧,字仲哲,号哲山,缙云五云镇人。浙江省陆军小学毕业,加入龙华会、同盟会。辛亥革命时,任浙军敢死队分队长、沪军机关枪队队长。“二次革命”中两度入狱。1914年,入武昌陆军预校,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毕业后历任中尉旗官、连附、连长等职。1925年入陆军大学...[详细]
覃道平(1894.7—1932.11) 原名覃善鸣,壮族。百马乡丹桂村人。1914年16岁的覃道平高小毕业后,他邀约几位同学步行南宁,考入南宁政法学堂。在学期间,覃道平接受孙中山“-”思想,参加讨袁-。毕业时,正值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革命”对他产生巨大的鼓舞。1918年, 覃道平...[详细]
崔履堃(1894·8—1963·4),字顺堂。六王乡古泉村人。梧州二中毕业后,进复旦大学理科。1917年由上海回广西,分别在怀集、岑溪、梧州二中任教。1922年8月至1927年2月在容县中学任校长。1927年3月至1929年7月,历任省立梧州第一女子师范学校教务主任、校长、广西教育厅视学。 ...[详细]
陈之颖 (1894—1927) 又名陈培全。 大坡镇新龙村人。出生于佃农家庭,小学毕业。 1924年得族人介绍到戎圩邮电局当邮差(即邮递员)。1925年,他考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宣传员养成所,到广州就读。1926年初,陈之颖毕业后回到苍梧,在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特派员驻梧办事处从事农-动。 1...[详细]
陈雄(1894·1——1974·2),原名德广,号杰夫。县底乡冠堂村人。国民党军中将。15岁入广西陆军小学,毕业后于1911年进湖北陆军中学。1914年入湖北南湖陆军第三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在保定入伍半年后,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1919年毕业后,在广西马晓军部下...[详细]
陈儒瑾(1894—1935年),字子怀。隘洞乡香河村特色屯人。少年读过蒙馆,青年时代投入广西自治军统领梁干卿(切学乡人) 部下任连长。民国9年(1920年)率所部去南宁整编,到都安县城时被包围,他率部突出重围,星夜兼程回乡。民国10年,粤军陈炯明奉孙中山之命,开进广西讨伐旧桂系陆荣廷,陆部旅长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