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1894~1980)原名蕴辉、文辉,宁乡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北京大学、西安西北军校肄业。1925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任连、营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历任中共陕西、湖南、南京市和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曾两次被捕入狱,经营救获释。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山东抗日自卫军、...[详细]
张阿泉(1894~1954),陵城镇人。他制作的锅蒸粽甘香可口,人人爱吃,远近闻名。解放前,北流至梧州的船家,都夸张阿泉的锅蒸粽胜过梧州的,经常订购带在船上食用。据说,有一次马师曾到容县县城唱戏,扮演知县角色,戏中的手下人问他“县太爷想吃什么夜宵?”他说:“什么都不想食,就是想食张阿泉的锅蒸粽...[详细]
余籍传 (1894~1959) 余籍传,字剑秋,长沙县大苦竹坳(今属安沙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早年就读上海中国公学,1917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斯大学攻土木工程。1921年毕业回国,主持潭宝公路修建工程,任总工程师,竣工后受到国内专家好评。1924年任复旦大学等校土木工程教...[详细]
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杭州人。1916年毕业于地质研究所,任农商部地质调查所调查员。1920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系进修,获硕士学位。1922年回国,先后任地质调查所研究员、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教授。1935年当选为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著有《北京西山地质志》、《中国接触变质铁矿带...[详细]
抗日将领姚纯(1894年—1940年)字兼一。生于江西萍乡。1912年考入南京入伍生总队,随后转入武昌第二预备军官学校,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步科,后南下投奔孙中山先生麾下。 北伐战争时期, 青年姚纯任国民革命军第十三军三十七师四团团长, 他集合部队, 誓师北伐,转战江西、...[详细]
杨特 (1894~1928) 杨特,号岿山,望城县望城坡汾水坝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少时就读于奖嘉坪学堂,14岁因父病逝,家道中落,乃辍学务农。 宣统二年(1910)秋,他公费考入湖南陆军小学,辛亥革命成功后与军校部分同学赴南京,担任-警卫。1912年人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详细]
徐吉生(1894~1955年),河南省宜阳县人。河南省立第一中学毕业后考入袁世凯操办的模范团,训练期满后,在镇嵩军当排长,陆续晋升连长、营长之职。民国16年(1927年),徐吉生左臂受伤辗转返里。 民国17年(1928年),徐吉生因有数年军旅经验,遂被推为地方团总,组织乡勇,追剿土匪。民国2...[详细]
谢友胜(1894—1952),又名云舟,平湖渡船乡(今乍浦镇境内)人。1923年随惯匪鲁子云出入太湖洞庭山一带贩卖私盐,染上吸毒恶习。后至嘉善杨庙、松-家桥加入“清帮”。1931年回乡,在吴冲汇开茶馆,抽头聚, ,结伙贩毒。又私设香堂,收罗门徒,横行乡里,称霸一方。百姓激愤,联名上告,被判处8年...[详细]
吴湛如(1894~1972),河南荥阳人。29岁随父学习中医,出道专事喉科。民国25年(1936年)坐堂开封,在祖传“吴氏吹喉散”的基础上,研制出“吴氏白喉散”等喉科常用药剂。民国31年(1942年)于西安市案板街设立专门中医喉科诊所。建国后1953年,响应人民政府号召,献出“吹喉散”和“白喉散...[详细]
吴一峰(1894—1951年),融水镇大南街人。民国初年毕业于柳江道师范,14年(1925年)参加国民党。16年,融县各区分局及城厢机关票选为融县民团总局副局长,兼融三 (融县、三江) 联防委员会常务委员,其后先后担任融县地方财政局长、县地方金库主任、柳州行政监督公署民团指挥官兼行政监督、柳江县...[详细]
吴百亨(1894—1973),祖籍乐清,出生于永嘉县城(今温州鹿城区)。少时仅在教会崇真小学读过三年书,后去农村替人牧牛,做帮工。17岁到温州普益药房当学徒,刻苦自学调剂学、药理学和外文等,得到晚清进士陈幼农的赏识,招为女婿。婚后由陈家资助3000元,在五马街开办百亨药房。7年中,积累资金万余元...[详细]
韦日上(1894—1981),原名立权。壮族。马平县四都麦歧村(今柳江县百朋乡麦歧屯)人。 柳郡中学堂毕业。1921年任百朋小学教师。1922年往广东任桂军某团文书。1926年冒名刘杰进入黄埔军校一期步科,学习六个月结业,留本校教导团任见习教官,逐渐升任连、营长,升任团级军官后才请准改名韦日...[详细]
韦拨群(1894—1932)广西东兰县人,壮族,少年读书时,受民主革命思想影响,热爱祖国。讨袁运动开始,他率青年100余人, 前往贵州参加讨袁,任讨袁军某连连副。后到贵州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四川张毅军部当参谋。1921年回家乡东兰,领导壮、汉、瑶等民族三打东兰,最后取得胜利。 1925年1月,进...[详细]
王四毛(1894~1954),平定县白甘泉人。出身贫寒,年轻时即涉足矿山,先后在汉河沟、蔡洼等几个煤窑挖煤度日。新中国成立后,他发扬矿山主人翁精神,重视安全宣传和经验传播,帮助矿工了解容易造成顶板塌落的台坡、顶掌、合皮等几种地质构造,其所在班组从1948年至1950年连续3年未发生过事故,煤炭生...[详细]
王俊(1894~1976),别名钦宠,号荣初,字达天、履明,海南省澄迈县文儒乡排坡园村人。少年时在广东省陆军小学就读,后升入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1921年入日本士官学校中国学生队第十四期工科、日本陆军大学第五期就读。1923年毕业回国,任广东陆军讲武学校军事教官。 1924年6月,任黄埔陆...[详细]
屠思聪(1894—1969),原姓申屠,字哲生,上虞华镇乡(今松厦镇)裴家村人。1922年,在上海创办世界舆地学社,先后主编出版《中华最新形势图》、《简要中华地理图说》、《简要世界地理图说》、《现代本国地图》、《新世界地图》等中外地图。1932年一二八事件中,世界舆地学社和印刷厂遭日机炸毁,仍收...[详细]
唐雨田(1894—1930)原名唐锦福,江南乡江洲村人。少时聪敏,能作文赋诗,青年时代,即对中国的黑暗社会产生不满。 1923年9月,陈铭玖从东兰来到唐雨田家,以看相算命作掩护,向当地群众宣传革命思想。在陈的影响教育下,唐联络了一批进步青年参加革命。 1925年11月,唐雨田被派往东兰县第一...[详细]
唐有壬 (1894~1935) 唐有壬,名林,浏阳县枨冲人,唐才常次子,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913年赴日本庆应大学理财科学习,1919年学成归国,应聘于中同银行主持经济调查室。其间,他曾任关税会议专门委员,在《裁厘及抵补》一文中力主关税自主。1925年,受聘任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详细]
史沛棠(1894—1965),名维清,德清上柏人。出身中医世家。15岁,拜余杭名医姚耕山为师。19岁回乡开业。1914年,因治疗时疫,声誉鹊起。抗日战争时期,移居杭州法相巷开业,创办六通中医疗养院。1952年,与杭城名医叶熙春、张硕甫等合资创办广兴中医院(今杭州市中医院)。先后任杭州市中医院门诊...[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