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志箴(1894~1944年),名勤铭,字志箴。河南省栾川县人。少时家贫。其母以树枝画地,教其认字。及长,入塾攻读后,考入开封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民国8年(1919年)毕业,留校任教。翌年任直鲁豫巡阅使署蚕桑处长。为洛阳西工的绿化亲自规划,巡视栽种。洛阳桑园街因当时栽种大量桑树而得名。民国12年(...[详细]
曹商隐(1894~1966)原名曹穆,长沙县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在谭延闯、赵恒惕部任连、营、团长。1925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四师副官长,参加北伐。1928年任湖南大学军训教官,何键部参谋处科长、中学生集训总队训练处长等职。后弃官经商,改名商隐,与人合伙经营交通旅社...[详细]
曹阿堂(1894—1928),又名瑞堂,萧山赭山坞里村人。少年时父亡,家境贫苦。1914年初夏,钱塘江水暴涨,他家的草舍被冲走,为了生计,到杭州江干码头当挑夫。1918年,经友人介绍进杭州光华火柴厂做工。1925年,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杭州工人运动,受到革命教育。1928年初,曹阿堂加入中国共...[详细]
蔡声白(1894—1977),原名雄,字声白,吴兴(今湖州)双林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杭州府中学堂。宣统三年(1911)入读北京清华学堂(现北京清华大学的前身)。1915-1919年在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学习矿冶专业。1919年毕业回国。先应聘为美亚绸厂经...[详细]
邹作华(1894-1973),字岳楼,吉林永吉人,东北军出身,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保定军校第五期炮兵科,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十二期炮兵科毕业。国民党炮兵权威,擅长炮兵部队训练,编装与作战指挥。 1920年投奔奉军,任炮兵营长。1922年2月,第一次直奉战争后因功升任炮兵团长。1925年,第二次...[详细]
朱万金(1894--1936)生于宾县财神庙,16岁时搬到宾县与延寿县交界的双鸭岭南(今青川乡石城村)。日本侵略东北后,土匪横行,杀人绑票,无恶不作。为防匪患,一些住户纷纷买枪自卫,因居住分散难以养护,故此成立大排队,乡邻推选朱万金为大排队长。队部设在二队(今青川乡新民村)。 大排队有 2...[详细]
卓全成(1894~1980年),南安人。其父卓长福原在漳州商店当学徒,后创办同兴杂货店,并与人合营布店。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厦门开同英布店。光绪三十二年,他入同英布店当学徒。民国2年(1913年),其父认为夙愿已偿,萌发退志,将同英店底盘出。卓家三兄弟以其父盘出的金额加倍赎回同英布店,...[详细]
周孝培,字拯九,斜滩镇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12岁时,随父到省城闽县小学读书,15岁考入全闽高等学堂。在校期间,受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影响,思想倾向革命。 辛亥革命胜利,福州光复。周毅然投奔学生北伐军,随队伍进驻南京。学生北伐军改编为学生团后,孝培相继进入陆军小学和北京清河陆军第一...[详细]
周淑安(1894~1974年),音乐家。同安嘉禾里人。宣统三年(1911年)毕业于厦门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民国3年(1914年)赴美国留学,在哈佛大学攻读音乐艺术理论,同时在新英格兰音乐学院练习钢琴,获得哈佛大学艺术学士学位。民国16年人纽约音乐学院学声乐。次年回国,先从事中学音乐教育,后任上海国...[详细]
赵永泰(1894--1953)字兴久,生于双城县正白旗二屯。其父振声,长于中医术,他幼时受其影响,曾熟读医书。1913年随行医的妻兄汪文波往讷河行医30余年。1949年回双城自开诊所,在行医过程中仍刻苦钻研,精于《医宗金鉴》、《血症论》等书,尤擅长妇科。双城县人民受其回春之惠,联名送"国手良医"...[详细]
赵渭滨(1894-1938)国民革命军陆军第41军122师参谋长 原名渭宾,字象贤。男,1894年出生,四川成都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赵渭滨任第41军122师参谋长,随川军出川抗日,参加平型关战役。后转战于山西娘子关、芹泉、榆次等地,给日军以重创。1938年1月,赵渭滨随部由山西转赴山东临...[详细]
赵寿山(1894~1965)原名生龄,字杜亭。陕西户县人。先后就读于陕西陆军小学堂、西北大学预科(后改为省立三中)、陕西陆军测量学校。测量学校毕业后历任陆军测量局科员、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科员、冯玉祥部陆军第十六混成旅上尉参谋兼学兵团地形教官,1921年升任少校参谋。1924年春参加杨虎城部队,...[详细]
赵秋鸿 (1894-1976),原名赵微祥,笔名穆欣,又名木心。回族。辽宁省辽阳县人。"九一八"事变前来到哈尔滨,曾任小学教员、国民党哈尔滨党务办事处助理干事,"九一八"事变后,曾在伪满地亩管理局当秘书。他爱好文艺,尤其长于旧体诗词。1933年冬参加《国际协报》被聘为副刊。《国际公园》于1...[详细]
赵锦雯 (1894--1965),中将,又名锦文,号雨金,云南昆明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1949年任云南绥靖公署中将参议,同年12月9日在昆明参加起义。 1920年任云南讲武堂韶关分校教官兼驻粤滇军连长,1921年任粤军第1师军官教育班教官,不久调任粤军第1师4团2连连长,1...[详细]
张银英(1894~1933),崇安县溪洲人。民国16年(1927)11月由中共崇安县委书记徐履峻介绍参加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在下梅、溪洲一带组织民众会,宣传抗捐抗税,发展党员20余人。民国17年,他领导下梅一带农民建立中共支部,并担任中共村支部和中共下梅区委员会书记。同年10月1日,他带领下梅地区...[详细]
张毅(1894年—1927年),字仲刚,河北沧县人,信奉伊斯兰教,行武出身。民国4年(1915年)7月入福建陆军随营,后任排、连、营长。民国11年,叛闽督李厚基投讨贼军总司令许崇智,任独立第十三旅旅长,率部驻漳。民国12年被潮汕边防督办黄大伟拉拢,任闽粤边防军第一师师长。周荫人督闽时,任福建陆军...[详细]
张文谱 (1894-1965),黑龙江省绥化县人。青年时期拜门学艺,是正宗评书门派之徒。学徒出科立即成名,不久声震东北。许多茶社、剧场都曾以优厚的待遇相争相请。他以表演"杂学"而见长,经常演出的书目有《水浒传》、《侠义金镖》、《龙虎西巡》、《大五义》、《小五义》、《青烈传》、《三国演义》等...[详细]
张笃伦(1892-1958)国民党陆军中将。字伯常,安陆县三陂港人。自幼入塾就读。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考入湖北陆军小学。1909年(宣统元年)升入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加入共进会。2年后被保送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入伍生队。辛亥武昌首义时,由保定南归路经上海,被沪军都督陈其美委充上海警卫军司...[详细]
张广石(1894—1964),原名世忠,河南省开封市人。清宣统二年(1910),考入焦作路矿学堂,攻读矿业。民国元年,以名列榜首的优秀成绩毕业。从此,他立志为祖国的煤炭事业奋斗终生,遂将自己的名字改为广石(矿石)。 张广石离校后在焦作中福公司任煤矿练习(实习)工程师。民国5年(1916),任...[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