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93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张光第 [公元1893年-1945年,革命烈士]

  • 张光第烈士(1893.11.27-1945.10.14)又名“光弟”,名贵宽,字韦生,光弟是乳名,广东省始兴县城水云楼街人,生于1893年11月27日。父亲张丽山是县衙门的东房先生,水云楼街“张姓船老板”的后裔。 张光第少年时读书刻苦认真,爱好文学,尤喜作诗。中学时代一首咏菊的七绝结句“黄花...[详细]

伍临庄 [公元1893年-1928年,革命烈士]

  • 伍临庄,又名世芬,湖南省耒阳县城关镇南门陈家坪伍家村人,1893年农历七月初三日生。父亲是个挖煤工人,在他出生前病故。10岁时母亲又去世。由两个哥哥抚养成人,并送他入塾读书。 1909年,伍临庄考入衡郡联立中学。在求学期间,他十分推崇和景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事业,并决心要为之奋斗。1911...[详细]

王助 [公元1893年-1965年]

  • 王助(1893—1965),河北省南宫县人,字禹朋,1915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航空工业,是我国早期出国留学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并有突出成就的飞机设计师和制造技术专家,曾任美国波音飞机公司的第一任总工程师。他亲自设计并监制“B&W—C”型水上飞机,成为波音飞机公司制造成功的第一架飞机并以开辟...[详细]

汪起凤 [公元1893年-1930年,秋瑾式巾帼英雄]

  • 汪起凤,1893年生,我市芦淞区曲尺乡(原湘潭县东一区八叠乡)人。她原名叫董桂贞,17岁那年,因嫁到本乡大地主汪连山家做大媳妇,便更名汪起凤。1917年,她丈夫汪冬益得急病而死,留下她和一双幼小的儿女。汪连山是个刻薄寡恩的人,他见大儿子已故,为保住家产,多次逼她改嫁。起凤为摆脱羁绊,争取独立,不...[详细]

王济远 [公元1893年-1975年,近代画家]

  • 王济远,男,1893年出生于江苏,祖籍安徽。早年在江南画坛已声名大噪,与画家如张善孖、张大千、陈澄波及潘玉良等时相往来。1919年时并与画家汪亚尘等加入由刘海粟在上海创办的著名西画团体“天马会”。曾担任上海美专教授及绘画研究所主任等。1926年先生赴东京及巴黎考察美术,并于当地举办画展。1941...[详细]

王霁初 [公元1893年-1933年,革命烈士]

  • 王霁初,1893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西大街的一个地主家庭。王霁初刚懂事时,便被送到私塾读书。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使幼小的王霁初对古代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家里人带他在城里或外地的戏班子看戏,使他更受启发,好像动了“灵感”,不知不觉地爱上了音乐。小小年纪,非要家人买来各种乐器供他练习,所...[详细]

唐少彬 [公元1893年-1927年]

  • 唐少彬,原名木生,1893年出生于四会县三区(今大沙镇)黄岗乡格江村的一户贫苦农民家庭。他7岁那年,父母送他上本乡一所私塾读书。那时,他由于家穷,只好半天读书,半天在家劳动。 1924年,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广东各地农 动蓬勃发展,邻县的广宁出现了农民纷纷起来办农会、建农军,打倒封建势...[详细]

孙海筹 [公元1893年-1951年]

  • 孙海筹(1893~1951年)沙边村人。1917年赴南美洲智利国经商,办过中文报纸,曾任南美洲侨务视察专员。1931年归国,热心家乡教育,出钱出力筹建沙边小学,被选为建校委员兼总务主任,率先捐出白银五百大圆,经2年努力,建成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小学。1937年被委任为中山县第四区区长兼 局长,严令禁...[详细]

司璧瑾 [公元1893年-1941年,抗日英烈]

  • 司璧瑾(1893—1941),幼名保山,出生于泽州县下村镇成庄村王姓之家,因家境贫寒,被卖给邻近刘村司午寅为子,起名璧瑾。14岁为地主佣耕,后到煤矿当矿工,受尽欺压。1937年,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任晋城县农会主席。发动群众与刘村顽固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砍伐公树,筹集款项,创办合作社,大大支...[详细]

任伟璋 [公元1893年-1933年,革命烈士]

  • 任伟璋(1893-1933),四川南部人。革命烈士。曾任红四方面军独立1师师长。 任伟璋早年曾入川军,任班长,排长,连长。1924年入泸州教育团,1925年任川军营长,团长,1926年5月任川军第9师18旅旅长,1929年任第2混成旅旅长。同年冬开始接受共产党的教育,并作脱离国民党军的准备。...[详细]

丘志衡 [公元1893年-1985年]

  • 丘志衡(1893—1985),号伟杰,平远县东石锡水村人。 出身寒微,10岁辍学,随父到县城(仁居)经营小生意为生。他虽念书少,但勤奋好学,诚实守信,善与人相处,故生意越做越好。年及弱冠,便在仁居东门街租赁店宇开设“怡兴”号,初以裁缝兼营布匹,继而经营京果、海味等。同时,与族人合股购买汽车,...[详细]

丘堪 [公元1893年-1973年]

  • 丘堪(1893~1973),原名士堪。为人聪悟,性格豪爽。民国十三年(1924)元旦,在广州大元帅府举行的颁奖大会上,得到孙中山颁发、宋庆龄佩戴的金质奖牌、奖章各一枚,晋升卫士大队中队长。南京沦陷后返粤,在广东公路处梅箓站任职。解放后,退休定居广州。1973年在广州逝世。...[详细]

彭道良 [公元1893年-1932年,革命烈士]

  • 彭道良,1893年生于湖南省浏阳县北盛区蕉溪乡。叔父是同盟会会员,幼时他就读于叔父开办的卓然小学,受到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当听到武昌首义、长沙响应的消息后,17岁的彭道良便投笔从戎,到一所工兵学校学习。1916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蔡和森等同学相识,引为知己同道,相互激励...[详细]

裴治云 [公元1893年-1933年]

  • 裴治云(1893—1933),男,朝鲜族,中共党员。1932年4月,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1933年因叛徒出卖被捕牺牲。牺牲时任中共汤原中心县委书记。 1893年生,朝鲜族尚道义成郡人。1920年-中国东北,1927年定居萝北梧桐河村。1929年就读于梧桐河村的松东模范学校,并参加了减租减...[详细]

马和福 [公元1893年-1937年,革命烈士]

  • 马和福,1893年出生在甘肃省临夏县东乡锁南坝村一个贫苦的回族农民家庭。弟兄三人,大哥马金山,弟弟马金宝,而他却一反传统习惯,起名为“和福”,以寓他对黑暗社会的愤恨,对穷人翻身过上幸福生活的憧憬。 1897年,由于家乡连年战乱和灾害,穷苦人纷纷背井离乡。这时4岁的马和福与哥哥、弟弟一起在祖父...[详细]

吕晓韬 [公元1893年-1938年,抗日英烈]

  • 吕晓韬(1893—1938),河北河间人,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四师五二一团上校团长。 汉族,1893年出生于河北河间,庐山军官训练团第三期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团副等职。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党陆军第八十四师五...[详细]

卢作孚 [公元1893年-1952年]

  • 卢作孚(1893年4月14日—1952年2月8日),原名卢魁先,别名卢思,重庆市合川人,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民生公司创始人、中国航运业先驱,被誉为“中国船王”、“北碚之父”。 1893年4月14日出生于四川省合川县,幼年家境贫寒,辍学后自学成材,自己编著多本教材;1910...[详细]

柳德彰 [公元1893年-1931年]

  • 柳德彰(1893-1931)本名柳兴著,又名柳星奎,号德彰,童名五七,家族排号十二,湖北省保康县寺坪镇人。幼年在家攻读私塾,一九一六年考入湖北省第二师范,1921年毕业。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中共襄阳县薛集区区委书记,襄阳县委委员。1928年秋被鄂北特委派回保康,任县委书记,以县立第...[详细]

李恩举 [公元1893年-1939年]

  • 李恩举(1893——1939),原名李晋三,吉林省榆树县大坡镇怀家村人,1930年参加革命,1933年秋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共北满省委、下江特委交通联络站负责人。1939年英勇就义。 李恩举的父亲李守业是位老实厚道的农民,靠租种地主土地生活。李恩举幼时在本屯私塾读书,1912年考入榆树高等...[详细]

李馀 [公元1893年-1957年]

  • 李馀(1893~1957),字庆轩,桂阳县城郊乡新寨人。少年时,在蒙馆严师和家父的启导下,初步认识百姓疾苦、国家落后、外夷侵侮之根源,懂得为求平等自由,必须唤起民众,发展科学文化为救国之根本。因此,立志长成后以教书育人为己任。 民国初年。考入湖南省南路师范学校就读。毕业后,回桂阳从事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