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公振(1890.11.27-1935.10.22),名绍发,宇春霆,江苏省东台市人。 中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20世纪30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拓荒者。 戈公振的著作《中国报学史》,最早论述了中国新闻史,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泛论新闻学,开创全面系统的研究中国新闻发展史的先河,成为研...[详细]
高汉(1890—1953) 环城寮后村人,侨属子弟,毕业于晚清政府广州海关学堂并留校任教,后秘密加入革命党并发展党员。民国元年(1912)孙中山首任其为粤省海关主任兼拱北海关关长。在任期间,力挽国家海关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打击私枭、遏制-从港澳0,获孙中山书赠“博爱”、“和平”两条幅。日军侵...[详细]
高秉坊(1890—1970)字春如。淄博市博山区域城镇李家村人。1919年毕业于金陵大学森林科,后任济南模范森林局局长。所著《中国森林学概论》由商务书局出版。1927年任广东革命政府工商部赋税司司长,后兼任直接税筹备处主任、直接税署署长,成为中国直接税的创办人。1934年主持制定的《所得税暂行条...[详细]
傅太臣(1890—1983)曾用名傅子平。平原县人。著名评书艺人。14岁拜山东大鼓艺人王增豪为师。初在德州、平原一带卖艺求生,1928年在济南各书场演出,1931年在济南设太臣书场独立说书。1956年带头组织曲艺界同行向政府登记,并发起组建济南人民曲艺队(民间组织) ,任队长。同年6月加入中国民...[详细]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美国第34任总统(1953年-1961年在任)。1890年,艾森豪威尔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丹尼森的一个已经破产的基督徒家庭,他在艰苦生活中磨砺了意志。1915年毕业于西点军校,毕业时在班上排在第61名,只得到军士长的军衔...[详细]
夏尔·安德烈·约瑟夫·马里·戴高乐(1890.11.22—1970.11.09),法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作家,法兰西第五共和国的创建者。法国人民尊称他为“戴高乐将军”。 戴高乐生于法国北部诺尔省的里尔,1912年毕业于圣西尔陆军学校。于1913年从军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详细]
陈柱(1890—1944) 字柱尊,号守玄。北流人。出身于书香世家,自小养成勤奋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7岁就读于萝村小学堂,稍长受业于容县苏寓庸,19岁留学日本,在成城中学就读,4年后毕业回国,考入南洋大学电机系,因以文学见长,改攻文学。毕业后任广西省立梧州中学校长,并亲自讲授国文、数学、英语...[详细]
陈续虞是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辛亥革命而闻名海内外的海南籍烈士,曾任陆军少将、海南民军司令,是海南反对封建、反对军阀统治的民主革命先驱者之一。 陈继虞,表字昭尧,公元1890年出生于海南琼山县谭文镇蛟头村的一个华侨后裔家庭。祖父陈之泽,捐过监生。父亲陈宗统,读过私塾,是村里的识字人,除务...[详细]
陈树三(1890-1911),名磊,派名宗珠,字伯荪,号树三,曾就读于湖北北路高小学堂、省立中等工业学校、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因领导-运动而被学校除名。后回乡创办了“聚星学校”,以新思想新文化传播革命知识,对陈潭秋、吴楚桢、陈荫林、肖红鹄、胡亮寅等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较为积极的影响。为寻求救国道路,...[详细]
陈石英(1890—1983),上海人。1906-1913年在英、美等国留学。在交通大学任教达67年之久,是交大历史上任职时间最长的教授,历任机械工程系主任、教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副校长。他学术精深,熟谙机械及造船热力工程;对公务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一生清廉简朴,乐于助人,深得师生爱戴,被...[详细]
陈布雷(1890年—1948年),本名陈训恩,字彦及,号畏垒,笔名布雷,浙江慈溪人。因才华出众,20多岁就在报界享有盛誉,抗战时期,陈布雷用如椽之笔,写出了多篇激扬民族志气的不朽文章,是国民党的“领袖文胆”和“总裁智囊”,素有“国民党第一支笔”之称。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位很受关注而颇有争议的人物...[详细]
卓国华(1890—1980) 女,香山县金鼎(今珠海市金鼎镇)官塘村人。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出生于望族,幼在家读书。兄卓振声为革命党人,早年追随孙中山参加革命活动。受其兄影响,15岁独自跑到香港,寄住辛亥革命最早的中国同盟会女会员徐宗汉家,在中国同盟会机关实践女校学习英文和日文。清宣...[详细]
钟芳峻(1890~1938),又名钟秀峰,河源县蓝溪乡(今黄村镇)人。任国民军12集团军153师479旅少将旅长。1938年10月,钟芳峻率部在惠阳博罗狙击入侵日军交战中牺牲(原载《河源县志》第1131页)。黄村镇 【历史沿革】建制于清乾隆末年,传说当时黄姓在此建店设墟,故曰黄村墟。清属...[详细]
张少亭(1890~1964) 商州人,开明绅士。自幼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养成了清正廉洁、办事公道的品质。民国12年(1923),中学毕业后回家经营布匹百货业,商号“祥发昌”。以信誉为本,货真价实,老幼无欺,在商县城内颇有信誉,次年被商界人上公推为首届0会长。民国25年(1936)弃商从政...[详细]
张琼华,女,1890—1980年,四川乐山市苏稽镇人,郭沫若发妻。1912年,在父母的包办下,郭沫若无奈与张琼华结婚,实际两人并没有感情。五天后郭沫若离家,两人没有离异,以后68年张琼华一直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还乡时向还在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表示歉意。1980年张病逝于乐山,没有留下子女。...[详细]
杨宣诚 (1890—1962) 台湾省政府顾问,外交家。 湖南长沙人,字朴园。早年受黄兴影响,组织“流血会”,谋刺长沙知府未遂。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入日本海军士官学校,创办《海军》杂志。宣统二年(1910年)加入同盟会。次年毕业于日本海军 学校,回国任援鄂舰队...[详细]
许民辉(1890~1961),原籍广东开平县,清光绪十六年(1890)2月在广州河南(海珠区)出生。童年入私塾,后进南武学堂读书。他酷爱体育活动,擅长田径、足球,参加校内赛跑及当时的历届全省运动会,均名列前茅,多次为南武学堂夺得省运会团体冠军,立下汗马功劳。宣统二年(1910)被选为华南区田径选...[详细]
徐家鼎(1890~1974),字定九,乳名亚乔,长塘镇人。早年丧父,幸得母亲独守寒门,辛苦抚养,并省吃俭用供家鼎读书至高小毕业。为谋生,家鼎遵母嘱,远到江西定南老城随舅父学医。民初,学成回家。 家鼎淡泊明志,决意从医济世,服务桑梓。回家不久,先后于下车、长塘、优胜等乡镇坐堂行医。1954年参...[详细]
薛仰宗(1890~1954),中将。原名启贤,又名仰忠,字岱屏。乐昌县九峰小坪石湾子村人。生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曾于黄埔陆军学校、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炮科毕业。分发四川任用县知事。民国13年(1924)秋,任黄埔陆军军校教导第二团少校炮兵队长、教官。民国15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