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水(1889—1972),绍兴城内唐皇街人。人称“水老生”,是绍剧艺人中德高望重的前辈。 幼时读过《四书》。成年后酷爱戏剧,尤爱宋戏,曾在上海为京剧票友,后转入绍剧界。因文化基础较一般艺人稍高,又懂历史,能钻研名剧本的历史背景和戏的意义,加以练戏演戏心志专一,故在绍剧界名望较大,艺术造诣...[详细]
李毅(1889——1979·7) ,字强生,号为之。杨梅镇杨梅村人。国民党军中将。毕业于桂林陆军小学第二期、湖北陆军中学。在校期间,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后入保定军校第二期骑兵科,毕业后赴日本入参谋部陆军特别班,毕业回国在湖南陆军第二师任排长,半年后任连长。 1917年在广州孙中山元帅府任华侨义...[详细]
刘文周(1889~1967) ,新丰石碗咀村人。14岁在六麻界社从师学医,1926年7月从军参加北伐。后在北流平政、新丰及广东等地带徒行医。1933年在界社保生药房教医行医。 因不满-污吏和征兵0现状,于1938年逃离家乡奔赴南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11年海外生涯中,主操医药业。 19...[详细]
李寿增 (1889~1962) 李寿增,原名德颐,又名镛,长沙县东山藕塘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其家后迁长沙城内洪家井,开设厚成钱庄,长兄李树楼、次兄李士青先后主其事。李寿增为人干练,重信用,初习绸布业,后经营厚成汉口分庄。弟李景陶,任上海储备银行长沙分行行长。因而李氏兄弟有名于...[详细]
凌云,又名凌锦标(1889-1931),壮族,凭祥礼茶村中礼屯人。 凌出身于农民家庭,少年时读过私塾,后因家境贫寒辍学。16岁参加本地民团组织,练得一身武艺, 法也准,曾做过经商老板的保镖。凌为人耿直豪爽,好打不平,结交了很多朋友。到20年代,他因有胆有识,武艺高强,已小有名气。 凌云小...[详细]
李春娇(1889—1970),女,丽水县城人。利用织布厂工人。1939年,其时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粮商操纵米市,囤积居奇。女工收入菲薄,无以度日,织布厂女工推荐李春娇为代表,向公司提出增加工资的要求,劳动报酬改现钞为大米。遭公司拒绝,并扬言另招女工生产,400多女工愤而停产,涌入职员膳堂,砸毁炊...[详细]
梁秉枢(1889~1977),字镜清,原名安洲,又名拱汉,海南省琼山县演海镇成美村人。在泰国出生,清宣统三年(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4年返琼参加反袁(世凯)讨龙(济光)运动。1917年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21年毕业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队伍,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斗争,曾任粤军第一路军...[详细]
金兆梓(1889—1975),字子敦,号芚厂,金华城区人。父名城,号芷圃,家贫,早年为塾师,清光绪二年(1876)贡生,曾任金华府中学堂监督。兆梓少时考秀才,名列榜首。宣统元年(1909)金华府中学堂毕业后,进京师大学堂就读。1919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矿治系。次年母病辍学回家,应聘任省立第七中...[详细]
尼赫鲁出身于克什米尔的一个富裕的婆罗门家庭,在16岁以前由私人家庭教师教育。1905年入英国哈罗公学,一开始年纪虽大但不懂拉丁语而被编入低年级,但尼赫鲁天资聪颖进步神速,一路升班,1907年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虽主修自然学,但因剑桥环境而得以接触更多关于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的研究,后来在191...[详细]
简葆真(1889~1967)简葆真,又名序良。庆远镇人。祖籍贵州省普定县。民国5年(1916) 至10年,任南丹庆云锡矿公司经理。 广西右江道道员龙济光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创办庆云锡矿公司,官督商办,为广西近代最早的锡矿公司。时集资白银3万两,简葆真之父简肇承投资3300两。民国2年公...[详细]
江光国(1889-1912)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湖北汉川人。字九成。1905年入县立高等小学。1908年入湖北新军第八镇当兵,与蒋翊武等组织群治学社,密谋武装起义。后因群治学社目标暴露,遂更名振武学社。1911年复改为文学社,任文学社驻第三十一标总代表。10月10日参与武昌首义,率部夺取 ...[详细]
蒋伯诚(1889—1952),诸暨浬浦镇人。幼入私塾,后入杭州师范学堂,继入苏州武备学堂,毕业后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次年底,蔡锷在云南反袁独立,伯诚取道安南到昆明参加护国战争。继投奔孙中山大元帅府,与蒋介石、顾祝同相处甚笃。北伐时,任国民革命军第一路军参谋长,由粤入闽浙,击溃北洋军阀孙传芳部。1...[详细]
胡香圃(1889—1941),原名胡玉芬,河北省蓟县北王庄人。1899年跟父亲读书。1906年辍学务农。不久,任蓟县五区民团保董,1937年冬,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卜静安的影响下,参加了抗日救国会,并负责到各村联络,发展会员。1938年7月16日,在中共领导的冀东七县抗日武装大-中,率民团宣布起...[详细]
胡钦海(1889—1952),永康赤川村人。1914年,在八字墙开设义和泰经营酒肉杂货。至1946年间,先后创办或与人合办八字墙义和堂中药店,赤川三良靛青厂,宣平大莱三良第二制靛工厂,芝英友联酿造厂,兰溪公和柴行,金华公记火腿栈,永康油桐林场、榨油厂、雷公藤杀虫药粉厂,丽水科达修理厂,芝英抗建米...[详细]
黄资生(1889~1930年),平乐县沙子马家榨人,出生小康家庭,曾就读于平乐蚕业学校。毕业后回家务农。1924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后,黄资生和严汝施等几名青年相约到广州参加革命。 1926年1月,黄资生、黄在中等人与廖梦樵在广州-,共商开展平乐工农运动问题,之后资生回沙子从事农-动。 黄资生...[详细]
黄维章 (1889~1952),壮族,公正乡那罗屯人。省立师范肄业,青年时参加辛亥革命,曾在黄明堂(钦州人)部任职。代理过旅长。后辞职归农。 民国28年(1939年)日本侵略军在钦州登陆后,黄维章参加了联村抗日会和抗日自卫队。 31年后,先后当选为上思县参议员、参议长。34年冬改选参议...[详细]
黄维(1889~1954),字星垣,西埌村人。早年毕业于桂林法政学堂,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活动。失败后避难新加坡,以教书为业。辛亥革命后回国,参与推翻旧桂系陆荣廷活动。初在李宗仁部任军需主任;1926年在梧州创办广西省银行,任行长。为在广西首先发行纸币、铸造银币的金融界知名人士。1928年...[详细]
黄炯钊(1889—1976),壮族。城厢乡夏黄村人。青年时毕业于广西省立交通专科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后在上林、隆山(今马山)、隆安、武鸣等县任中学教师。1945年春在中共武鸣县特支的组织下,与李钊等一起发动组织夏黄、邓广、从广、马香、赤旗、平等、串钱、太平等乡村青壮年及学生共120多人 , 组成武...[详细]
黄凤鸣(1889~1928) ,原名黄国瑶,平南县大同中里长胜乡长段村人(现马练乡石垌长段村) 。他自小通晓诗文,曾到桂林读书,毕业后便回村中开设私塾,1926年春,全国农-动蓬勃发展,黄凤鸣一度到广州并接触了许多革命新事物。回到家乡,即在大同搞农-动, 并深入到马练、三江、龙满、罗燕一带山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