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祖圣(1889~1933) 又名李祖生,生于卫店刘家营一贫农家庭。1925年,他在共产党员吴光谟的帮助下,参加革命。不久,吴光谟介绍卫祖圣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8月,创建刘家营党支部,卫祖圣任支部书记。这是孝昌县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的支部,卫祖圣是孝昌县境内第一个中共支部书记。 192...[详细]
韦义英(1889~1951年) 坡洪镇古美村人。 曾任古眉乡(今古美村)乡长。民国19年(1930年) 2月任奉议县长,历任百色区民团副总司令、县民团司令、洪帮头子。手下爪牙打手成群,堪称南部山区一霸。 韦义英在古眉一带霸占圩场,强收租款,拦路收费,威胁群众交 交粮,逼得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到...[详细]
王鹤荪(1889~1969),字普霁,原籍天津,后定居龙水村入全县籍。桂林法政学堂毕业,取得审判官资格。当时,他有一至亲在山西省任民政厅长,举荐他前往任职,他坚辞不就,而自学数理化,立志潜心教学。初任龙水小学算术教员。因教育有方,被全县中学聘为教务主任兼数学教师。后专门从事数学、化学教学,连续在...[详细]
唐炳初(1889~1966),原名全临、全节,平江县三市镇人。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毕业。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历任湖南银行清理处长、省河厘金征收总局局长、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法处处长、财政部湖南统税局局长、烟酒事务局局长等职。1939年平江惨案发生,他曾营救过新四军留守处主任黄耀南。解放前夕,...[详细]
孙仲蔚(1889—1949),名文耀,字仲蔚,嘉善魏塘镇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上海震旦学院毕业后,考取浙江省第一届官费留学,入比利时罗文大学,攻读工程技术、机械制造及矿冶工程。辛亥革命成功消息传来,与同学一起在校悬挂民国国旗,并捐款寄予孙中山。1913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次年回国,毅然拒...[详细]
石志泉(1889~1960) 名美瑜,号有儒,石凤翔胞兄。石志泉幼小勤奋好学,14岁考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法律专科。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加入孙中山主持的同盟会,从此,全心关注国家时政,并组织青年学生以同盟会政治纲领为依据,随时准备推翻清王朝,振兴中华。为作好舆论准备,石志泉常在《民...[详细]
沈同一 (1889—1966) 沈同一,又名沈维桢,排衙镇人。幼年丧父。全家靠母亲纺织维持生活。沈童年时在药店当学徒,备尝生活艰辛。他渴望读书求知。 1907年向亲友借债后,考入上海龙门师范学校手工专科学习,因成绩优良获公费津贴,一年后转入本科。 1910年毕业,受聘于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详细]
阮湘(1889~1947),字淑清,岳阳县筻口镇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考入巴陵公学(旋改岳阳县立中学),宣统二年(1910)考取上海中国公学。民国初年,2次东渡日本,学习政治经济。 “五·四”运动爆发后,回国参加运动,为《五·四宣言》六个起草人之一。民国11年任商务印书馆,参与编写...[详细]
任天玉(1889~1963),又名毓玉,瑶族,新华乡大井村人。他从小酷爱研习瑶族传统民间艺术,喜爱跳芦笙长鼓舞,吹得一手好芦笙。年轻时经常利用农闲时间,组织村上瑶胞击鼓跳舞。在他的组织和带领下,村上成立了一支训练有素,有一定艺术水平的业余芦笙长鼓舞蹈队。每逢瑶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盘王节”及其它重...[详细]
皮亚元(1889~1986),平江县人。民国13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学习,毕业后历任国民党军队排、连、营、团长等职。21年任国民党海军镇江雷电学校特别党部书记长。后任国民党第六十三军副军长、骑兵五师政治部主任、骑兵五军政治部主任、国民党甘肃省第五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第三军军法副监兼少将...[详细]
彭澜征 (1889~1928) 彭澜征,原名兰激,浏阳县永安市彭家冲人,清光绪十五年(1889)生。宣统三年(1911),人长沙群治中学,旋投笔从戎,参加新军。 辛亥革命爆发后,焦达峰、陈作新策动湖南起义成功。彭兰潋随革命党人参加起义,以战功晋升营长。1913年,宋教仁遭袁世凯暗杀,...[详细]
欧鸿(1889~1964),又名杏传,号会齐,海南省文昌县会文镇文山村人。云南讲武堂第十二期骑兵科、中央陆军步兵学校毕业后,在粤军中任职,历任连长、队长、少校营长、广东绥靖公署警卫团中校副团长、广东第一军区司令部军务处处长。1931年任六十三军四五九旅旅长。1932年任张瑞贵部独立第二师参谋长,...[详细]
聂峙如(1889~1954),字永直,阳泉郊区三泉村人。自幼刻苦求学,山西大学毕业后,历任平定中学英语教员、绥远清水河县公署财政科长、保晋公司三矿厂事务员、晋察冀边区参议员、平定(路北)县议会副议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阳泉工矿区副主席、山西省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表、阳泉市人民政府委员、阳泉市选举...[详细]
孟敏(1889~1968),原名贤儒,海南省文昌县会文镇孟昌村人。琼崖中学(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当小学教师,后去南洋,在英属马来西(今属新加坡)华侨学校教书。不久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5年毕业,参加倒袁(世凯)运动。先在各种军队中任低级军官,后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嗣后参...[详细]
竺梅先(1889—1942),又名炽潮,字佑庭,奉化长寿乡后竺村(今属萧王庙镇)人。13岁去上海何源通五金杂货号学业,辛亥革命时加入同盟会,参加光复上海之役。后奉命去长春秘密组织救国会,图谋倒倾军阀,事败被捕,押送途中脱逃。1924年至济南,任张宗昌部某旅军需,旋任山东省恤赏局科长,合资开设“三...[详细]
马良臣(1889-1979),名荣仓,回族。张家川县张良乡银昌湾村人,农民出身。幼年家境贫寒,务农为生。胞弟马荣全(字子安)曾任陕西警备师第二旅第六团团长,后调甘军任旅长,马良臣随兄从军。民国22年(1933),马荣全在康县遇兵变被刺身亡,所部官兵推举马良臣带领部队。是年马良臣被陕西省政府任命为...[详细]
麦焕章(1889~1940年),字慕尧。平乐县沙子半边渡村人,焕章自幼资质聪敏,13岁应县试,名列榜首,轰动全县,被誉为神童。光绪三十年(1904年),考入广西政法专门学校,-由于学习刻苦,每试成绩均名列前茅,深为师友嘉许。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焕章加入了同盟会。辛亥革命爆发后,焕章...[详细]
马逢伯(1889—1968),字志援,号天骥,嵊县春联乡(今嵊州崇仁镇)马仁村人。入嵊县中学堂就读,为首届毕业生。后结识竺绍康、王金发,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八月,奉命回嵊招集革命志士60余人,编入敢死队,参加光复杭州之役。民国建元后,就读浙江法政学堂,加入国民党。曾作为...[详细]
罗心田(1889—1971),号广福,走马乡人。初以做豆腐养猪为生,17岁在走马开“罗怡信”铺号,后又在钟山英家街设“绵安”护绸缎布匹店、“升泰”典当等。1921年,黄洞土匪四出 百姓,罗向当局建议实行招抚,并多次深入匪穴面见匪首晓以大义,促使其终于接受改编。军阀钟鸣阶占英家时,大肆00,百姓...[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