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88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孔祥柯 [公元1888年-1920年]

  • 孔祥柯,字则君,孔子七十五代孙,上溯七世祖孔传铎,系袭封衍圣公。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出生于山东曲阜。 孔祥柯自幼天资聪颖,倍受其外祖父劳乃宣(清末刑部尚书)的宠爱。少年时代曾随劳在直隶、江苏和浙江等省学校受初等教育。后就读于天津普通中学,接受新学教育,又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学馆(北京大学...[详细]

孔宪斌 [公元1888年-1965年]

  • 孔宪斌(1888—1965)字师周。曲阜市城内鼓楼南街人。出身贫寒之家,自幼随父、兄学习雕刻(其父孔昭棠是曲阜楷雕四大家之一)。20多岁时技艺已相当精湛。1922年,在山东历史博物展览会上,他雕刻的楷木手杖和百寿如意荣获甲等奖牌。1954年,他雕刻的“群仙降龙”楷杖被推荐送到上海、北京等地展览,...[详细]

胡文臣 [公元1888年-1938年]

  • 胡文臣(1888~1938),字相卿。清直隶静海县(今属天津市)人。抗日烈士。历任国民政府财政部两淮盐务管理局盐警大队排长、连长。民国18年(1929年)任税警第三区中校区长。民国27年任由税警团改编的陆军第八军三十三师游击第三团团长,驻防东陬山。当时日军已逼近其防地,为勉励部属抗战士气,胡题诗...[详细]

古德里安 [公元1888年-1954年,闪击战之父]

  • 海因茨·威廉·古德里安(Heinz Wilhelm Guderian,1888.6.17~1954.5.15),德国“陆军大将”,军事家、理论家、战术家,是“闪击战”的创始人,也是“装甲战”、“坦克战”的倡导者,被称为“德军装甲兵之父”。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将领,最高军阶为大将,...[详细]

冯子和 [公元1888年-1941年]

  • 冯子和(1888~1941),初名旭,字旭初,号春航。吴县枫桥狮子山(今苏州市新区)人。京剧演员。幼从父冯三喜学京剧青衣、花旦。9岁,在上海拜夏月珊为师。又曾向时小福、路三宝等学艺。12岁登台,一举成名。因与著名青衣常子和相肖,以艺名“小子和”,蜚声南北剧坛,时有“北王(王瑶卿)南冯”之称。辛亥...[详细]

冯旭臣 [公元1888年-1942年]

  • 冯旭臣(1888—1942)名保初,字旭臣。益都县(今青州市)长秋村人。抗日战争初期,他带领三个儿子、三个女儿、两个女婿和儿媳等参加抗日斗争。1939年,当选益都县抗日民主政府参议长。1942年,日伪军对益都县西南山区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 , 他带领女儿冯文秀、次媳孙玉兰和三个孙女一家六口转移...[详细]

崔士杰 [公元1888年-1970年]

  • 崔士杰(1888—1970)字景三。临淄县西古城村(今淄博市临淄区)人。1905年自费去日本读书,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回国,参加蓬莱、黄县革命军。1912年重回日本,留学于日本帝国大学。191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任山东省交涉公署科长。1919年参加了接收青岛及胶济铁路谈判。1923年去上海...[详细]

陈中凡 [公元1888年-1982年]

  • 陈中凡 (1888~1982) 又名钟凡,字觉元。江苏盐城人。历任北京大学附设国史编撰处撰辑员,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中文部主任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广东大学、上海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金陵女子文理学院中国文学讲座教授,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27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专著《经济通论》(...[详细]

程云祥 [公元1888年-1938年]

  • 程云祥(1888—1938)高密县(今高密市) 人。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任中共高密火车站支部组织委员。1927年冬,任中共高密县委委员。1929年夏,因叛徒出卖,躲避缉捕,去东北谋生。后又遭敌通缉,辗转去衡阳。1938年3月, 组建抗日武装高密县0大队并任大队长。同年8月5...[详细]

朱启瑞 [公元1888年-1935年]

  • 朱启瑞(1888~1935),镇安县七里峡人。农民,初识字。1935年2月镇安县苏维埃政府任命朱启瑞为白塔区苏维埃政府副主席,同年农历六月在敌围剿中,由于坏人告密,朱启瑞父子先后被捕,关押在米粮姚家寨,受尽酷刑。父子二人被杀于寨外墙下,不久又枪杀其弟,并毁房典地。朱启瑞全家三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详细]

余森郎 [公元1888年-1942年]

  • 余森郎(1888—1942) 沙溪下泽村人。出身小商人家庭,16岁辍学,在祖父遗下的酒米肉店做杂工。 清光绪三十年(1904),孙中山酝酿革命时期,追阅每期的《热血》、《黄魂》等革命刊物,并以“森郎”、“森”或“三郎”署名撰文投稿。1907年赴美国费城谋生。1909年,孙中山先生抵美,号...[详细]

徐天闵 [公元1888年-1957年,武汉大学中文系“五老八中”]

  • 徐天闵(1888~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诗人。原名徐杰,字汉三,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世居近圣街。生于光绪十四年(1888年)。 早年就读于安徽高等学堂,与程演生、赵纶士(赵朴初叔父)、江韵高、武作栋、夏雷等同学。学成后于胡竹芗改设之安庆育正小学任教,后奔波设馆授学于杭州、天津...[详细]

许筠台 [公元1888年-1950年]

  • 许筠台(1888~1950年),韶关城区人,国画家,毕生从事美术教育活动。少年时深受父亲诗书画的陶冶,开始学习绘画,为以后从事美术教育和绘画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热心从事美术教育,前后任韶关德华女子中学、励群中学、省立第三师范的美术教师10多年。他一面授课,一面深研绘画,绘制了不少作品,画风日...[详细]

吴先元 [公元1888年-1946年]

  • 吴先元,乳名仲儿,1901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今红安县)紫云区四角曹门村(今属河南省新县箭河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早年丧父,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一。全家靠母亲和姐姐给人家做针线活维持生计,生活十分困苦。他从小天资聪颖,心灵手巧,在本村读私塾两年,后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他学过木工、瓦工手艺,当过挑夫...[详细]

韦卓民 [公元1888年-1976年]

  • 韦卓民(1888—1976)生于广东中山县(今珠海市前山镇翠微村)一个茶商的家庭,少年时入私塾读经史,勤奋而聪慧。一九○三年,15岁随父来武汉,自费就读于武昌文华书院备馆(书院有正馆备馆之分,前者为大学部,后者为中学部)。一九○六年,革命团体“日知会”在文华活动频繁,他经常听“日知会”举办的演讲...[详细]

万国来 [公元1888年-1967年]

  • 万国来(1888~1967年),号明远,行三,俗称“万老三”。祖籍东寨村,家庭富裕,远置滦河西黑洼山地百余亩。民国10年(1921年)正月,兄弟六人分居,万国来遂携妻小至黑洼落户。 万国来顶立门户后,以农耕为主,兼纩丝、贩梨营生,买茧卖丝,货真价实,走南闯北,结交了不少朋友。万...[详细]

王梦白 [公元1888年-1934年,中国现代中国画画家]

  • 王梦白(1888~1934) , 中国现代中国画画家。名云,字梦白,号破斋主人,又号三道人,江西丰城人。父亲流寓浙江衢州(今柯城区)。因住地与三溪接壤,自号三溪渔隐,即三道人的来源。幼年在灯笼店、钱庄当学徒,刻苦读书,勤奋作画,称居所为映雪馆,又称三衢读画楼。 年轻时在上海钱庄当学徒时喜画...[详细]

王金石 [公元1888年-1971年]

  • 王金石(1888~1971),广东南海县盐步人。7岁随祖父汝材学医。长大后,到全国各地拜求名医,上海的曹洲沧、湖北的刘仲迈等都是他的老师。22岁开始行医,在西关设医馆(今长寿西路153号址),曾以“龙胆泻肝汤”一方,使一名重危病人起死回生,自此声誉日盛。 王金石精通内经,诊断如神,边观察病人...[详细]

王寒烬 [公元1888年-1944年]

  • 王寒烬(1888~1944 年),广东东莞人。幼年随父到佛山居住, 同盟会会员。宣统三年(1911年)11月参加民军光复佛山。 民国8 年(1919 年),原同盟会会员郑苍生在广州创立共和工党, 其宗旨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由工人阶级掌握政权,但主张走议会道路。王寒烬在广州加入共和工党。同年...[详细]

田颂尧 [公元1888年-1975年]

  • 田颂尧(1888—1975),四川简阳县龙泉驿人,中国国民党陆军上将。1910年加入同盟会,曾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学习,后参加苏浙学生军,任军事部部长兼营长。之后,田颂尧加入川军,曾先后担任川军第4师参谋、川军第2师清乡独立支队长、川军第3支队支队长,川军第1军2师骑兵团长兼成都城防司令等职。1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