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瑞柏(1882-1967年)名粼,号劲臣,开化城内人,系汪国香、吾建元之次子。十六岁入庠,十九岁起受聘华埠坐塾,先后四十余年,桃李芬芳,极著声望。教学颇有维新倾向,订日、月、水、火、木、金、土“七曜”课程表,每曜定课讲授,计有修身、国文、体操、音乐等内容,周而复始,有条不紊。日曜日不放假,而...[详细]
瞿同庆(1882~1969年) 瞿同庆,江苏宝山(今上海市宝山区)人。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书院,获学士学位。因学有专长,尤擅英语,毕业后留校教授英语。 瞿家住曹家渡镇,常有人邀他为镇上学子教习英语,他欣然允诺,热情辅导。民国3年(1914年),适逢他...[详细]
田种玉(1882~1945) 字蕴如,本县人,幼时受业于朱佛光,清光绪癸卯科乡试中举后,于1906年东渡日本,同年秋加入中国同盟会。后毕业于东京高等工业学校,辛亥年归国,参加西安光复。1913年创办三秦公学,开西北研究科学之风气,其学生有百余人被先后选派出国留学。1916年创办法政专门学校;...[详细]
唐义彬,号经百,县亲睦团南烟村(今石冲口镇满仓村)人。清光绪八年(1882)生。光绪三十年在东京参加拒俄义勇队。次年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步兵科。民国9年(1920)6月,任湖南第一师中将参谋长。民国12年8月至13年12月,任湖南省政府军务司(厅级)司长。次年,省政府...[详细]
孙多钰(1882~1951)寿县人。字章甫。早年赴美国留学。回国后,历任吉长铁路工程局工程师、总办兼总工程师,沪宁、沪杭甬两铁路管理局总办,湘宁铁路工程局总办、湘鄂西等铁路总办。民国8 年(1919 年)后,历任北京通惠实业公司总裁、中孚银行总经理、督办浦口商埠管理局局长、北洋政府交通部次长。民...[详细]
宁松泉(1882~1941)青阳县陵阳镇人,少时在大通和悦州当学徒。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 年),在上海协助姐夫经营商务,姐夫病故,宁松泉即筹资接办其业务。他精明能干,经营有方,不久即成巨商。民国初年,将大部分资金转向芜湖经营纺织业,先后开办了宝裕纱号、永丰裕布店,还与陈绍武、江干卿合资筹建安...[详细]
罗元鲲,字瀚溟,县敦信团利村(今洋溪)寨边人。清光绪八年(1882)生。光绪三十二年从湖南中路师范学堂毕业,成绩冠首,监督谭延闿留其在堂服务,不就而归。 罗元鲲返籍后,连续在新化速成中学堂、新化公立中学堂、新化县立中学授课6年。民国2年(1913),罗仪陆(原游学预备科副监督兼教务长)在长沙...[详细]
刘重(1882~1925),名进修,号钦实,洋塘乡江霞冲人。 刘重自幼好动。一年,他赴县城应童子试,信笔直书,每场总是交头卷。出场后,在考棚前院散步,兴致勃发,一跃登上墙头,被差役看见,主考官听后大怒,取消其考试资格,令其退场。刘重毫不在乎地说:“你不许我考,我要到州里去取个案首给你看。”后...[详细]
刘锡成 (1882-1955) 刘锡成,名华式,今岱水桥乡人,清光绪八年(1882)十—月生。少时家贫,后种茶致富。刘聪敏力学,成绩优异,为清廷选派赴日留学,在日本海军学校学习9年。宣统三年(1911)学成归国。民国元年(1912)始,任海军部军务司司长及海军部参事17年,领海军少将衔,对当...[详细]
刘铏(1882~1953),字仲钦,湾泥渡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卒业于北洋陆军速成学校。受蔡锷聘任为广西武备学堂教官,后蔡调任桂林军备处总办,刘随往,任教于陆军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刘参与辛亥革命。赵恒惕在湘时,刘升任湘军二师师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详细]
李书城(1882~1965),字晓园,又名筱垣、小垣,潜江(今园林办事处袁桥居委会)人。他跨越了中国近代史的半个世纪,经历了满清帝制、辛亥革命、军阀混战、蒋介石-及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他是辛亥革命元勋、民国元老,也是新中国首任农业部长。他平生择善固执,临事不惑,总与时代同步前行,一生...[详细]
赖水金,雪峰镇城东村人,光绪八年(1882年)生于一个贫苦农家,小时因病致跛,读过2年私塾,以种菜为生。民国20年(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县内早期共产党员之一。 民国20年7月,红军解放归化城,成立苏维埃归化县工农革命委员会,水金担任主席。他不顾身残体弱,工作废寝忘食,深入城乡串联贫...[详细]
金慰农(1882~1955),原名猷澍,晚号眇翁,休宁徽光乡瓯山人。爱国民主人士。 金慰农17 岁中秀才,次年进保定高等师范学堂学习,与吴樾等爱国志士相识,加入军国民教育会,创办《直隶白话报》,宣传推翻满清政府,为准备暗杀清廷-,曾与马鸿亮、杨积厚去东北买武器,密谋起事,未成。改往东北速成武...[详细]
胡春霖(1882~1941),原名胡贤璋,字默青,含山县褒山乡人。少年勤学,17 岁以案首入学为诸生,后又获优拔。曾在家乡教家馆,游学于上海师范学堂、安徽存古学堂,继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法律,获学士学位。 胡春霖早年加入“光复会”、“同盟会”,追随孙中山、黄兴、宋教仁,致力于民主革命。民国...[详细]
胡秉柯(1882~1914),字质斋,潜江(今积玉口镇太和场村)人。他是与孙中山一道初创同盟会的先驱,在辛亥革命中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是著名的中国民主革命家;是一位不应该被历史忘却的民国政治人物。 热衷革命留学比利时 清光绪八年九月(1882),胡秉柯出身于今积玉口镇太和场的一个耕读世家。...[详细]
何鸿吉(1882年—1948年),字豫甫,号逵仪,又号六白山人,金山乡椿树坪人。清末考入兰州甘肃省文高等学堂,大得堂长刘尔炘赏识,保送北就优级师范(即北师大前身)深造,毕业后回乡办企业,后在金山镇创办高等小学,自任校长。民国十四年(1925年),出任伏羌县立初级中学首任校长。民国二十四年(193...[详细]
桂丹墀(1882~1929)字仙峰,金寨县金家寨人。幼时在家读书,后入安徽武备学堂,毕业后在安徽督练公所任职。不久,调任陆军第六十一标教练官、三营管带,驻凤、颍、庐、泗年余。 清宣统三年(1911 年)春,桂丹墀部驻防英山。辛亥革命时,各地民军纷纷行动,赣军乘隙入皖。11 月,赣军以索饷、索...[详细]
龚振鹏(1882~1942)字镇州,合肥北乡(今岗集乡)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南京陆军第九镇任下级军官,与管带柏文蔚同时加入同盟会。宣统三年(1911年)十一月四日在清江举义,为苏皖响应武昌起义之先声。后任柏文蔚革命第一军第二旅旅长。癸丑讨袁,任第二军军长,率部光复芜湖,失败后被通缉...[详细]
董晴岚(1882~1966)原名董葆光。惠民县城察院街人。 董晴岚少年家贫,几次辍学。29岁考入山东省经济专科学校。1915年毕业后受聘到东省立第四中学任校监兼教员。1927年任惠民县第一高小和女子完小校长。治学严谨,为人正直。 1939年1月,日军第三次侵占惠民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