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炎(1880-1961)国民党少将。字庄甫,河南新县新集(原属光山县)人。日本陆军测量修技所毕业,原民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 大事年表 1880年9月22日生于河南省新县新集镇。 1906年加入同盟会。 1911年11月在上海参加起义,任上海沪军都督府参谋部副部长,后任第21...[详细]
横刀跃马出湘关,志不遂兮不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土,男儿到处有青山。 这首气势磅礴的七绝诗,是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英雄刘诚在武昌起义前夕写的。诗句锋利如刀刃,表达他反对清廷,推翻帝制的决心和勇气。 刘诚,派名刘际云,1880年生于辰溪县石马湾乡石马湾村一位书香世家。刘诚从小天资聪敏,6岁习...[详细]
李善祥,1880年生于北京,宁波小港李家人。著名爱国实业家,曾参加辛亥革命,后来锦州经营垦务,创办生生果园及耕余学院,被誉为“中国苹果之父”。抗战时期,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抗战胜利后,以实业家的身份和名望,协助中共党组织活动。 辽沈战役期间,协助解放军攻打锦州。1948年将“生生果园”和“...[详细]
黄柏年,字介梓,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河北省任邱县莫州镇三铺村人。 幼年体弱多病,从莫州少林拳师高士平习武。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拜师于李存义先生门下,专攻形意拳、八卦掌技艺。1912年,随师李存义执教于天津中华武士会。1916年,在同乡黄振魁(驻防上海)任武术教官。1928年任...[详细]
何佩瑢(1880—1942),字韵珊,湖北建始人。 1906年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四期骑兵科。回国后曾任保定军官学校教官、北洋第二镇队官。1912年先后任第二师参谋长、湖北督军参谋长等职.曾被授予陆军上将衔。1919年任湖北省省长。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武汉参议府参议长、武汉政...[详细]
傅剑秋(1880年-1956年)原名长荣,天津宁河县芦台镇人。自幼演习武功,初随尚会川学少林拳术,后从形意拳师申万林习内家拳。1908年,拜李存义为师,融形意、八卦、太极等武功于一身。学成后回芦台镇设馆传艺。 傅剑秋为传艺江南时的名字。生前喜临帖,擅颜体,好歌皮黄。幼年失学,随父至关外以贩布...[详细]
邓毓怡(1880-1929),字和甫,一字任斋,别号拙园,大城县白洋桥人。14岁丧父,乡里无为师者,便师于古人。17岁,县名儒刘钟英举他共纂县志。翌年书成,即去保定莲池书院,受教于吴汝纶。他与老师在北京创办华北译书局,传播革命文章。清宣统元年东渡日本留学,攻读法律。回国后,认为振兴教育是救国的根...[详细]
陈夏常(1880—1945),字谦夫。慈溪丈亭下陈村人。(现属余姚市)。家有薄产。父近三,为人高雅,有学问,善画梅,自号伴梅。有三子,谦夫行二。自幼受家教熏陶,敦品力学;及长,学习勤奋,成绩斐然。 陈谦夫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于浙江慈溪丈亭下陈村(现属余姚),家中薄有资财土地,幼时受家...[详细]
陈绍周(1880—1951),字远昌,原籍广东,自幼家贫,为生计奔波来蒲,开设小纸店谋生。他痛切当时弊政,有志于唤起民众,遂将节衣省食之资,在县北高桥乡创办育才学校,延聘师资,培育人才。 1927年春,陈绍周在当时广东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影响下,同进步教师王尧钦等成立高桥农民协会。4月,中共成...[详细]
阿尔弗雷德·魏格纳(AlfredLotharWegener),1880年11月1日生于柏林,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1930年11月在格陵兰考察冰原时遇难。被称为"大陆漂移学说之父"。 魏格纳起初研究天文学及气象学,喜爱冒险,曾乘坐热气球参加耐空比赛,并曾经以52小时的成绩打破当时最长的...[详细]
周来苏 (1880-1945) 周来苏,名瑟铿,号东山,今岱水桥乡仓场人,清光绪六年(1880)三月生。二十九年(1903)春与苏鹏等留学日本,入振武军官学校,加入华兴会,后转入同盟会,被选为评议员。三十年夏,周来苏与苏鹏,杨笃生、何海樵、张继五人组成暗杀小组,谋杀慈禧,时慈禧在颐和园避暑...[详细]
于右任曾说,陕西有三位受社会称赞的人,一是水利专家李仪祉,二是报人张季鸾,三是慈善事业者张子宜。 张子宜(1880~1964)名典尧,字子宜。陕西兴平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 907)加入中国同盟会。清宣统三年(1911) 同盟会联合新军、哥老会发动西安起义,他在兴平组织响应,驱逐清史,保境安...[详细]
张根仁(1880~1944),字涵初,怀远县城关人。自幼勤奋好学,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于北洋大学。光绪三十一年参加同盟会,任孙中山先生秘书。嗣后,参与刺杀晚清摄政王载沣并组织起义,被捕入狱。出狱后,又参加黄花岗三·二九起义,战斗中负伤。事后,为纪念怀远同乡宋玉琳、程良两烈士英勇为国献身,...[详细]
云瀛桥(1880~1940) 原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去世后追荐陆军二级上将。派名逢畅,字瀛桥,号日东。公坡镇石盘村人。清末毕业于虎门陆军速成学堂(《海南近代人物志》说云南讲武堂),投身国民革命。历任广东督军府科员,孙中山大元帅府军政部军务课长,国民革命军少校营长、中校副团长、上校团...[详细]
岳森(1880-1957) 岳森,字辅升,号宏群,雀塘铺乡花园村人。清光绪六年(1880)六月生,早岁与蔡锷从师樊锥。二十九年(1903)入湖南省兵目学堂。次年与黄兴秘密发动反清,事败,避难武冈。一年后仍回兵目学堂,时蔡锷从日本毕业回湘,在兵目学堂任教官。是年岳森毕业后,即与十一位有志革...[详细]
严裕棠(1880~1958年) 严裕棠,号光藻。沪西严家宅人。19岁进英商老公茂洋行当学徒,继任洋行主皮文斯私人助理,后进公兴铁厂当跑街、副经理。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在杨树浦太和街与人合办小作坊,取名大隆铁工厂,从事纺织机器修理。光绪三十二年独营大隆,并承制...[详细]
徐咏青(1880~1953) 江苏省上海县(今上海市)人,是上海天主教堂徐家汇土山湾孤儿院收养的孤儿。9岁时入该院绘画工场,从师刘德斋和外国画师学习素描、水彩画和油画。16岁即入土山湾印刷所从事书籍的插图、装帧等美术专业工作;同时画了大量铅笔素描和水彩画画帖,由上海商务印...[详细]
徐树铮(1880年—1925年),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军事人物,北洋军阀皖系名将。字又铮,号铁珊,又号则林,江苏萧县(今属安徽)人,因区别于同时期的另一政治人物徐世昌,人称“小徐”。 徐树铮早年考中秀才,1901年从家乡赴山东投奔袁世凯,开启了军旅生涯。1905年至1910年东渡日本学...[详细]
项松茂(1880~1932) 名世澄,别号渭川,浙江鄞县人。14岁至苏州当学徒。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任上海中英药房会计,后任汉口分店经理、汉口0董事。清宣统三年(1911年),返沪任五洲药房总经理,直到民国21年(1932年)。在这期间,曾亲赴日本考察药业,并派...[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