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宽(1880~1918),字元博,武进县城(今常州市区)人。生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早年东渡日本,进千叶专门医科学校留学。在日本时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光绪三十一年归国。后任常州府中学堂(今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首任监督,诸凡学校规模的创制、管理细则的编订等都由他具体负责。1912年...[详细]
谭延闿(1880—1930),字组庵, 号无畏、切斋,湖南茶陵人。与陈三立、谭嗣同并称“湖湘三公子”;与陈三立、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曾经任两广督军,三次出任湖南督军、省长兼湘军总司令,授上将军衔,陆军大元帅。曾任南京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 。1930年9月22日,病逝于南京 ...[详细]
史量才(1880~1934),原名家修。江宁县人。报业资本家。 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考入杭州蚕学馆,毕业后相继在上海王氏育才学堂、兵工学堂、务本女学、南洋中学任教。光绪三十年在上海创办女子蚕桑学堂,受到上海商学各界的重视。次年参加上海学界组织的-研究会,并与黄炎培等发起创立江苏学务总会...[详细]
施从云(1880-1912),字燮卿,祖籍在今会宫镇夏咀村施家嘴。从云幼从兄读,弱冠投天津吴长纯部第十二标充当戈什,后选送保定将弁学堂深造,毕业后回吴长纯部第二十标第二营任排长,再迁督队官,驻奉天,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驻军东北新民府,结识第一混成协八十标三营管带冯玉祥。时清朝腐败无能,丧...[详细]
聂其杰(1880~1953年) 字以行,湖南衡阳人。 幼年随父聂缉架(苏浙皖三省巡抚)居沪上,曾从英人学过英语。光绪十九年(1893年)归原籍应童子试,中秀才,以后又学过电气、化学工程,大半生致力于经营近代企业。 聂其杰的企业经营活动,是从参与复泰公司工作继而主持恒丰纺织新局开始的。恒丰...[详细]
胡翊儒(1880——1933),字聘三,今藕山镇人。翊儒自幼聪敏,19岁中秀才。后来眼看八国联军入侵,愤慨万端,遂弃文习武,入安庆武备学堂,成绩优异,毕业后分配在安庆驻军混成协任职。辛亥革命后,孙毓筠、柏文蔚先后任安徽都督。时在贵池、青阳、铜陵的黎宗岳不服,翊儒奉命指挥胡万泰师往剿,黎军崩溃,安...[详细]
丁翰东(1880——1945),字剑东,今横埠镇丁家黄庄人。翰东曾师事陈澹然,与胡聘三同年中秀才,后进入桐城学堂和安徽武备学堂,复入北京陆军大学深造,参加了同盟会。他与李济深、胡聘三、魏曙东为同窗好友,并与李济深宿上下床位,交契深厚。民国初年,翰东任安徽军政司筹划科长,旋任察哈尔都统署参谋,参加...[详细]
陈福俊(1880~1940),字占九。清光绪六年(1880年)生,宿迁县(今属宿迁市)宿城镇人。画家。自幼爱画山水。清光绪末年,徐州名画师李兰来宿卖画,收他为弟子。他孜孜不倦,艺事益进。他画大绿山水,并作米点,又画云龙,云气烘染,如闻雷雨声。三年后,李兰过宿,见陈福俊的画,惊喜曰:“若画进步...[详细]
张吉光(1880~1943),字羽候,号锡之,人称羽夫子,十都(今北溶乡)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考壬寅科秀才不第。翌年,经辰州府选送去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加入“同盟会”。光绪三十二年毕业回国,出任南京地方审判厅刑庭长。次年,弃职回乡。目睹北溶失学青少年甚众,即与范成之、王荫槐等人组成建...[详细]
杨荩诚(1880—1922),四川省秀山县人,土家族,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1880年5月生于四川秀山县(今重庆市秀山县)客寨村。20岁入蒙馆任教。1902年,他假称松桃籍报考贵州武备学堂。是时,学堂已录取17名,他一到即考中第18名,是故又被传为“十八学士”。后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加入中国同...[详细]
杨宝昆(1880~1928﹒5),天津人。 秦皇岛地区第一个党组织负责人。1921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他被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北京分部派到京奉铁路山海关铁工厂,以铁匠的身份开展革命活动。在铁工厂与工人刘武、佟惠亭等人办工人夜校。翌年4月,京汉铁路长辛店工人俱乐部成立,杨宝昆等人决定将...[详细]
徐孝刚(1880-1956)字申甫,成都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赴日本留学,就读于陆军日本士官学校,曾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等。 光绪三十年(1904年)毕业后回国,执教于四川讲武堂。历任四川陆军速成学堂总办、四川兵工厂总办、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成都卫戍总司令、四川省政务厅厅长、川康督办...[详细]
徐庆云:纱业大王 徐庆云(1880—1931),名维训,字庆云,又字品伟,慈城人,纱业巨商。出生于纱业世家,其父徐锦章曾设纱号于上海,但因疾早逝。 徐庆云6岁从同邑俞福谦(慈城小东门俞宅另一纱业巨子)学做纱业生意,22岁时与人在上海创设福泰棉纱号。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以百万两盘进某外商...[详细]
王永泉,1880年出生,直隶省天津府天津县人,祖籍江苏省。字百川。中华民国军事将领。 1902年,王永泉赴日本留学,先后进入成城学校、陆军士官学校第4期工兵科学习。毕业归国后,任陆军第八镇工兵营管带。 中华民国成立后,王永泉任北京政府陆军部工兵技正、湖南都督署参谋长。 1917年,王...[详细]
王赓言(1880~1912),字拜飏。永丰县人。清末民初,追随孙中山致力革命。江西光复后,出任广信府第一任府知事,是一位民主革命的先驱者。 赓言幼负大志,读书不治章句,独慕古人奇节伟烈之功。清光绪三十年(1904),毕业于广信中学,考入江西武备学堂。三十二年,毕业于武备学校,以优异成绩选送日...[详细]
隋相生(1880-1937),1880年生于桓仁县海清伙洛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庭里,家里生活极端贫困,幼年给富人家放牛,成年后靠给人家打短工维持生活。他憎恨当时的黑暗社会,憎恨那些吃人肉喝人血的地主老财,空怀一腔悲愤。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的抗日武装蜂拥而起。杨靖宇率部队来到桓仁海青伙洛,他...[详细]
宋国英,字虎臣,别号小侠,北京市人。生于一八八○年,卒于一九四七年,享年六十七岁。宋虎臣是著名形意拳大师宋世荣老先生的长子,自幼聪明过人,嗜爱学习。除于攻读之外,并从父教,勤练武术,以形意拳为主旨,并融会太极、八卦、长拳之精粹及各种长短器械。由于他心智敏捷,领悟性强,又苦心钻研,所以很快继承起家...[详细]
石磊,字巨符,原名石恒岱,1880年生于辽宁省辽阳县东新堡。辛亥革命后,在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运动中英勇就义。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国结束了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袁世凯伪装赞成共和,骗取了大总统宝座。1913年4月国会成立后,袁世凯进一步投靠帝国主义,出-家主权...[详细]
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GeorgeCatlettMarshall,1880.12.31~1959.10.16),美国军事家、政治家、外交家,陆军五星上将。他于1901年毕业于弗吉尼亚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1924年夏到1927年春末,在美军驻天津第15步兵团任主任参谋,学习了汉...[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