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76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毛懋卿 [公元1876年-1969年]

  • 毛懋卿(1876—1969),一名秉礼,奉化岩头乡岩头村(今属班溪镇)人。清末秀才,后毕业于北京高等警官学校,历任慈溪县 所长、黄埔军校总务部门工作人员、广东东莞县长、宁波-长、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1932年10月任鄞奉长途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董事、总经理,兼任宁波通利源榨油公司董事。系蒋经国...[详细]

马福祥 [公元1876年-1932年,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

  • 马福祥(1876年2月4日——1932年8月19日),甘肃省兰州府河州城人,蒙藏委员会委员长,军事委员会委员,绥远都统,安徽省主席,青岛特别市市长。北洋将军府祥武将军。中华民国时期西北马家军领袖,与马福禄、马福寿合成西北三马。 清光绪二十一年间(1895)与其兄福禄招募丁勇,组织民团,协助清...[详细]

吕逢樵 [公元1876年-1913年]

  • 吕逢樵(1876—1913),原名东升,字耀初,缙云壶镇人。少时读私塾,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起经营合盛南货店,往返于金华、杭州、上海、绍兴一带。二十九年入龙华会,后为处州首领。三十年由陶成章介绍入光复会,在嘉兴温台处会馆任执事,联络会党进行革命活动。三十一年任绍兴大通学堂襄理,组织光复会会...[详细]

罗浩忠 [公元1876年-1972年]

  • 罗浩忠(1876~1972),字心汉。中渡镇洞光村人。官宦家庭出身。 罗浩忠少年时入中渡县两等小学堂读书。民国5年(1916年) 毕业于柳庆中学。后考入广西陆军讲武堂, 毕业后在旧桂系沈鸿英部任连长、营长。1922年,罗浩忠率兵驻扎中渡,4月28日,新军统领谭毓藩(绰号“谭牛头”),在鹿寨“...[详细]

隆世储 [公元1876年-1918年]

  • 隆世储 (1876~1918) 隆世储,字竹卿,宁乡县沙坪朝阳庵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二十六年人江南陆军学堂,毕业后任广东肇庆巡防营管带。他作战勇敢,曾在战斗中左足负伤。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爆发,广州独立,他率部参与北伐。1913年授陆军少将,简任广东惠州绥靖处督办...[详细]

刘成禺 [公元1876年-1953年,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

  • 刘成禺(1876-1953)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者。本名问尧,字禺生,笔名壮夫、汉公、刘汉,原籍湖北武昌,生于广东番禺。1903年加入兴中会,并入日本成城陆军预备学校。因发表反清演说,被逐出东京。后赴美,入加州大学攻读。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离美返国,在沪加入“南社”。1912年,任南京临...[详细]

林铣十郎 [公元1876年-1943年,第33任内阁总理大臣]

  • 林铣十郎(1876年2月23日-1943年2月4日),日本陆军大将,第33任内阁总理大臣。陆军大学毕业,留学德国。1930年任朝鲜军司令官。 九·一八事变时与关东军配合,擅自出动军队,发动对中国东北的进攻,被称为“越境将军”。 1937年2月林铣十郎内阁成立。阁僚中只有一人来自众议院,而...[详细]

李乃鑫 [公元1876年-1955年]

  • 李乃鑫(1876~1955),南赵各庄村人。青年时期靠租种土地、打工和织带子为生。30多岁后,因其亲属患恶疮而死,便立志学医,遍访名师,勤研医术,擅治各种疮疽及外伤。他医德高尚,志在扶危济困,救死扶伤,在5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治愈患者不计其数,声望颇高。原民国总统徐世昌为其两书匾额,一为“妙手回...[详细]

李玖铭 [公元1876年-1931年]

  • 李玖铭(1876~1931)又名宗钰,字子坚,浏阳县人,光绪二年(1876)生。家贫,幼年随母讨乞,因聪敏过人,得族产资助入学。二十四年举秀才,辛亥革命后在洞溪高小任教。1919年他创办洞溪高等女校,倡导男女平等。1925年加入共产党,次年,受命去占港狮山书院举办农运讲习所,培训农运干部。旋到县...[详细]

梁方五 [公元1876年-1972年]

  • 梁方五(1876—1972),水汶镇棠秀村人。他家境清贫,粗识文字。自幼习拳棒,拜梁少庄为师,勤学苦练,学得一身好功夫。民国17年,南京举行全国武术比赛,他以两广代表身份参加,名列第三。广东各地慕名聘他当教打师(拳师),先后在阳春、罗定、台山等地开武馆。他不但武术高强,还擅长医跌打刀伤。新圩公...[详细]

赖十三世 [公元1876年-1933年]

  • 赖十三世(1876-1933) 清末民初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法名土登嘉措。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8月亲政。1898年英印总督G.N.寇松两次致函赖,试图抛开清政府,与西藏单独谈判立约,遭赖坚决拒绝后,寇松乃以武力相威胁。1904年8月英军攻占拉萨,赖带少数扈从逃亡,暂驻外蒙古库伦(今乌兰...[详细]

孔昭绶 [公元1876年-1929年]

  • 孔昭绶 (1876~1929) 孔昭绶,字明权,号竞存,别号劲秽,浏阳县达浒人,清光绪二年(1876)生。他以秀才被保送人湖南优级师范,毕业后人日本法政大学,获法学士回国。 1913年,他任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校长,遵循孙中山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法令,倡导学生自治、自动,创设技能会,促...[详细]

柯冠时 [清][公元1876年-1911年]

  • 柯冠时(1876—1911),字仲达,黄岩县城(今黄岩区)横街人。南洋陆师学堂毕业,任校教官及江苏武备学堂、陕西讲武学堂教官。辛亥革命前夕,任陕西陆军第1师营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冠时任陕西革命军西路招讨使,连克咸阳、醴泉、凤翔、岐山、宝鸡、汉中等10多座县城。清将升允率2...[详细]

黄啸梅 [公元1876年-1958年]

  • 黄啸梅(1876—1958),名琼珠,以字行。社步北流村人。其家八代行医,祖父黄乙枝、父黄敏祥皆以医名。啸梅幼承家学,嗜读医书。18岁拜本县儒医黄咏琴为师,21岁中秀才,25岁考入桂林法政学堂,毕业后赴沪深造,师事上海名医丁福保,医术大进,尤精通运气学说。20一30年代任军医。解放后任广西南宁中...[详细]

黄乃耐 [公元1876年-1942年]

  • 黄乃耐(1876—1942),女,小名奶奶,祖籍安徽歙县,太平天国运动期间,祖父迁居金华,有四兄一姐。出生十余天,即给灵岳乡里郑村郑恒梓家作童养媳。及长,以勤劳著称乡里。婚后生两子皆夭折,丈夫另娶,被遗弃。晨磨豆腐,日间耕地,晚上纺纱,艰苦度日,积有余钱即存入四哥元秀所开商店生息。深感平生不识字...[详细]

黄飞虎 [公元1876年-1949年]

  • 黄飞虎(1876—1949),龙州县下冻乡逐柜屯人。粤军陷龙州前,陆荣廷、谭浩明出逃前夕,派人将一批武器弹药运到下冻埋藏。被黄探知,遂约同伙把这批武器弹药起出偷走。 以此为资本,招兵 ,啸聚山林为匪,-烧杀掳掠,无所不为。1922年至1923年,黄率其部出没于龙州、雷平、养利、龙茗、天等等地...[详细]

何亮辅 [公元1876年-1955年]

  • 何亮辅(1876~1955) , 原名曾骅,字良甫。祖籍广东高明县石奇村,随父迁藤县藤城镇横街(现东风街)定居。父何子长为教师,藏书丰富。幼勤学苦读。清光绪时中秀才。 初于江驿站做抄写员。民国4年(1915) 友人介绍至广西上思县任科员,后任梧州钱监农业研究所及龙州禁烟局职员,桂林营业税局...[详细]

龚道耕 [公元1876年-1941年]

  • 龚道耕(1876—1941),字向农,又字君迪,别署蛛隐,绍兴人,生于成都。历县学生员、副贡、举人,随后即入赀为内阁中书。未几,任四川学务处,又在中学执教。辛亥革命后,历任国立成都师范大学校长,四川大学、华西大学经济学教授。著有《孔北海年谱》、《唐写本尚书释文考证》、《三礼述要》、《经学通论》、...[详细]

甘羲 [公元1876年-1924年]

  • 甘羲(1876~1924),原名德蕃,字锡铸,号云庵,广西平南县六陈桥头山人。父甘少嵩,业医,乐善好施,是个好好先生。行医之暇,常辅导儿子读书。自著有《医学合参》,存家未刊。 甘羲幼承家教,童年好学。且“幼已异常”,与兄甘丽斋读书宅旁草庐。由于“自读不足-”,甘少蒿请族叔甘少望先生专门辅导甘...[详细]

甘曦 [清][公元1876年-1924年,晚清诗人]

  • 甘曦,字云庵,原名德蕃,平南人。生年约为1876 年,卒于1924 年12 月。诗集《沧瓠诗钞》由陈柱编入《粤西十四家诗钞》而得以传世。甘曦自云“读书已过五千卷,成诗未及三百首”,此言既真实概括了其一生的文学功绩,也反映了他不随意为诗的严谨态度。甘曦一生潜心苦学,精通经传,诗作理应更夥,但他对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