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定(1873年-1930年),原名陆子福,字厚生,因他少时聪慧,每考必中,长辈因此替他改名为陆定。又字静安,号建三,晚清举人,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是日本名相伊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民国初年袁世凯任大总统时,曾下令逮捕了陆定和其他很多同盟会会员。国民党南京政...[详细]
李东山(1873~1946)名树桐,字东山,威海市人。民族实业家,中国钟表制造工业创始人。少时家贫,十几岁便当起肩挑小贩。15岁经堂兄保荐,在烟台恒兴德商行当小伙计。李善解人意,为 讨东家喜欢,不久认东家孙文山为干爹。但因不愿受行规约束,一年后又退出商行,仍做小贩。 李东山善与人交,...[详细]
孔庚(1873—1950),又名照焕,字文轩,号雯掀。浠水县王祠人。清末秀才。1898年,因带头殴打学官和劣绅之子,被捕下武昌府狱,后释放。1903年与吴禄贞等暗组革命机关。后赴日本,入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骑兵科。1905年加入同盟会及“铁血丈夫团”。1907年毕业回国,任广西新军督练公所参事官兼...[详细]
金寿民(1873——1931),会宫镇金家大屋人。寿民为人宽厚,博学多才,以教书为生。怀宁陈昔凡与之至交,聘教其子-2年。后同乡吴汝纶聘之往保定莲池书院任教。在此期间,曾具保吴樾进入北洋高等学堂。旋以吴樾炸五大臣事发,清廷追查保主,定金寿民满门抄斩罪。 寿民妻郝漱玉,系怀宁石牌郝家山翰林郝...[详细]
何则贤(1873——1960),字稼儒,一字保农,晚号慎独老人,今枞阳镇人。则贤少时才华正茂,因家贫不能长期就读,遂远游北京。年方20,入直隶总督袁世凯幕下。其时,天津发生大小钱案件,府县不能决断,案件积压日多,县令因此被撤职者多人。朝廷严旨责令直隶总督派何则贤前往清理积案,则贤至,以物价准折银...[详细]
何锡藩(1873-1926) 字少岳,又名少乐,湖南常宁人。1897年去武汉投考新军,后入陆军将弁学堂,及武昌高等学堂学习。毕业后调步兵第十五协第二十九标第一营管带,参加了“共进会”(直属同盟会东京本部领导)。1911年10月10日参加武昌起义,任陆军步兵第二十九协统领,后兼武...[详细]
方尔咸(1873~1927),同治十二年(1873年)出生。扬州人。光绪十五年(1889年)中乡试第一名。次年赴京会试,“因回避考官而未能入场”。其间,结识梁启超、谭嗣同等人,诗酒唱和,同游京都。因目睹清廷腐败,知科举非兴国之途,遂不再应试。为择求富国强兵之道,曾客游武昌,入湖北张之洞幕数年。返...[详细]
陈筱宝(1873~1938),又名云龙,字丽生。浙江海盐人。少时随父学医,后受业于妇科名家诸香泉。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应聘在浦东塘桥善堂坐堂施诊。1年后在上海南市三牌楼定居挂牌行医。中年得宋代医家陈素庵《妇科医要》手抄残本,潜心研读,医道大进,以妇科闻名于世。民国26年(1937年),日军...[详细]
赵荣华,1873年6月30日出生,山东黄县人。原为姜桂题部属,后归黎天才部,后又转为吴佩孚部,在湖北宜昌遭川军击败后被撤职。 1893年,赵荣华进入毅军当兵。 1909年,赵荣华任江防军统领。辛亥革命时投入镇江都督林述庆。 1912年,赵荣华任第9师36团团长。 1913年2月1...[详细]
徐梦鹰(1873一1943)字冀杨,号季杨。1893年创教馆于昆山城内,以塾师为业。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在昆山淀东金家庄举办“蒙养公学”新式学堂。1904年(光绪三十年)赴日本留学,进入东京弘文师范部学习。回国后创办昆山县高等小学一培本女校。据《巴溪志》记载:光绪三十一年,徐梦鹰与许锺霖、...[详细]
童春(1873~1927),谱名春盛,字子与,号东迎,别号止止生,今浒山街道光辉社区后漕头人。幼年得父亲授,16岁从师习四书五经暨诗文,后学通史及书法。1900年考取秀才,先后在坎墩、白沙教家塾。1905年掌教于白沙昌明小学堂,兼任校长,开始推行新学。1910年任浒山三山小学堂教员、校长。翌年应...[详细]
丘菽园(1873—1941)出生于福建海澄,八岁随父来新加坡。以父经商致富,得承钜大家业,遂在当地定居,二十一岁参加乡试中举。是二十世纪前期新加坡的著名报人和诗人,有“南洋才子”和“南国诗宗”之誉。他以“能将文化开南岛”自许,以在新加坡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同林文庆等人一起提出在新加坡建孔庙...[详细]
李宝常(1873-1949年),字绩丞,号寄尘。荆州(今湖北江陵)人。清末民初收藏家、金石鉴赏家、书法家,有“荆楚名士”之誉。 李宝常年青时留学日本,是清朝末年最初迈出国门、放眼向洋看世界的我国早期一代留学生中之一员。 初入张之洞九幕,后以知府官蜀。 在辛亥革命后从四川任所回归荆州,...[详细]
梁培之(1873—1960),郴州市市郊梁家湾人,幼时读诗书多年,清末任州府小吏,掌管钱粮,不几年转而经商。从商50余年,事业颇有成就,是当时郴州商界的一个巨子。 梁为人诚实、开朗、守信,开始经商时,向郴县城区恒昌宾钱庄经营刘裔借贷银钱数批,在郴州购买芝麻、烟叶、生仁、中药材等货物销往广州、...[详细]
匡厚生(1873~1957),汉川田二河镇人。 生于一八七三年,排行第二。匡自幼聪颖,18岁中秀才,以八股试考入本县之泮宫。一九零四年东渡扶桑,就读日本国立德正大学。一九零六年经张难先介绍会见孙中山,遂加入同盟会,结识董必武、于右任、南汉宸、冯亚佛、向岩等人。毕业回国在吉林辅佐督办陈尚墀筹建...[详细]
郭佑林,又名周森,号立培,湖南省桂东县沙田镇江湾村人,1873年7月4日生。他7岁开始读书,13岁改习武功,18岁时在郴州考取武庠。曾担任过沙田北乡乡长,国民党桂东县党部交际科长、湖南省造币厂庶务课长等职。因为他为人富有正义感,同情贫苦人民,至今有关他的一些扶贫济困的义举,仍在沙田一带流传。 ...[详细]
冯三娣,男,1873年出生于现沙浦镇沙三村。1926年3月9日沙浦乡农会成立,他被选为农会副主席。1927年10月12日,冯三娣与陈进等人率领沙浦乡农军参加攻打六区区署的战斗。1927年12月17日,六区区长梁印渠勾结国民党驻肇庆守备军黄耀南,带领军队和民团共400多人兵分两路围剿桃溪和沙浦,其...[详细]
冯君木(1873――1931),名秆,号回风,生地慈城槐花树门头。光绪二十三年(1898)出生。著有『回风堂诗文集』、『词集』等。 民国初年,冯君木与陈屺怀等在宁波后乐园(现中山公园)创办国学社,招徒十余人,讲授经史文学,国学社曾培养发冯定、冯宾符、沙孟海等名人。 1925年春,秦润卿在...[详细]
段廷珪(1873—1960),初名段荣华,学名段兴黉,号碧江,晚年自号庸庵老人,清同治十二年(1873)三月八日生于兴宁县(今资兴市)寥江市。父亲段平熙,靠替人做雇工维持家计。后来稍有积蓄,便自租一个小店面,以染布为营生。段廷珪在家排行老大,下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自幼天资聪慧,刻苦好学,就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