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霖 (1852—1917)字少 ,号恫民。曲阜县(今曲阜市) 城内人。1875年(光绪元年)中举人。1877年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1880年,任翰林院编修。后历任国史馆协修,顺天府乡试同考官,甘肃主考官,顺天府乡试磨勘官等。1890年(光绪十六年),任会试磨勘官。次年,奉命督学湖北,曾...[详细]
范成祥(1852—1926) 淄博市博山区山头西庄人。民间陶塑艺人。主要从事庙宇泥塑、 壁画和陶塑。其传世作品有《罗汉》《马》等,曾3次获青州府油漆绘画工艺第一名。 ...[详细]
毕柳村 (1852—1938) 名先奎,号云阳山人、云阳道人。淄川县黄埠村(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黄埠村)人。田园画家。自幼酷爱绘画,8岁时入村塾就学,苦读10年, 始终不辍学画。1872年(同治十一年) ,到栗家庄恒升毡帽作坊做工。后到江南,寄身画友家中探索国画艺术。 青年时期注重施色花...[详细]
赫尔曼·埃米尔·费雪(德语:Hermann Emil Fischer,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合成了苯肼,引入肼类作为研究糖类结构的有力手段,并合成了多种糖类,在理论上搞清了葡萄糖的结构,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之。他确定了咖...[详细]
苗金声,(1852-1906年),乳名发,县城南八里铺人,7岁丧父,12岁丧母(苗母鹿邑县李氏)。金声家赤贫,生活无着,只身去鹿邑,寄养外祖母家。越四年,因外祖母家亦甚贫,复返故里,挣扎于饥饿困顿之中。乡邻视金声体态尚可,且嗓音高亢清越,劝金声入班学戏。金声于清同治六年(1867),入科班开始学...[详细]
简朝亮(1852~1933),字季纪,号竹居,广东省顺德县人,是名儒朱次琦入室弟子。父孙扬粗通文墨,常以“君子忧道不忧贫”教育儿辈。简朝亮从小受到薰陶,励志苦学,严格自律。曾两度到朱次琦门下受业,历时三年,自此衷心服膺朱氏学说,终身奉为圭臬。光绪五年(1879)27岁补廪生。一年后,在广州南门和...[详细]
周舜卿(1852~1923),名廷弼,以字行,晚号耐叟。清咸丰二年五月十日(1852年6月27日)生,无锡县(今无锡市)东小园里人。实业家,上海铁业、丝业、金融业巨子。出身贫寒农家,幼年丧父,11岁入私塾读书,16岁由族叔介绍进上海利昌铁号当学徒。以伙食补贴作学费,每日徒步十数里去夜校学英语,数...[详细]
曾纪官(1852—1881),字剑农,号郯卿,又字愚卿,又号显臣,湖南湘乡人。曾国荃次子。曾宪植的曾祖父。 曾纪官生于1852年,同治七年(1868),他只有16岁,即入湘乡县学,考取优禀生。曾国藩称其为“少年秀才”。纪官后为正一品荫生,户部员外郎云南司行走兼广东司行走,钦加三品衔,诰授奉直...[详细]
曾纪芬(1852-1942) 女,号崇德老人,祖籍湖南衡阳,出生于湘乡县荷塘(今双峰县荷叶镇)。曾国藩季女。后嫁入衡山名门聂家,其夫聂缉椝(1855~1911)以帮办滇捐局起家,至上海制造局总办,官迁至浙江巡抚。她一生由侯门千金小姐,而巡抚夫人,而工商巨擘太夫人,起居八座,子孙绵继,寿登耄...[详细]
王福寿,男,京剧老生。外号红眼王四。出生于1852年,逝世于1924年,享年七十三岁。 小福胜科班出身,与范福泰、彭福林为师兄弟。初隶三庆。有时演《铁龙山》花蝴蝶,与春台俞润仙 对峙。后以赴沪演唱变嗓时衰,由俞氏邀入春台,与彼配戏,称臂助焉。授徒包丹庭、赵子宜皆票友,张聊止、章梅岑等亦跟王四...[详细]
孙中新(1852-1930),博兴县纯化乡西王文村人,为吕剧创始人。 孙中新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其母通戏曲,尤善讲古典小说和民间故事。孙中新受母亲影响,自幼酷爱演唱,17岁前就学会了打花鼓,唱凤阳歌、莲花落等民间曲艺。后从师学戏,精通皮簧、梆子、控腔。他多才多艺,既能演唱,又...[详细]
世续(1852年-1921年),字伯轩,索勒豁金氏,隶内务府满洲正黄旗,清末军机大臣。 光绪元年(1875年)举人,历任内务府郎中,擢武备院卿,授内阁学士,二十二年(1896年)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兼工部侍郎。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两宫西狩,留京联络联军,保护内宫和坛庙。两宫回銮,...[详细]
李经邦(1852-1910)字达夫,安徽合肥人。李鸿章四弟李蕴章的次子。他自幼勤奋好学,年少时酷爱经史,留心经世之务。24岁便以优贡朝考二等的成绩留做教职用。1880年任内阁中书,赏戴花翎。中年时又博览群书,医卜算数,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尤其喜欢探讨天文历算。1893年,由内阁中书筹饷,以道员分任...[详细]
廖平(1852-1932年),四川井研县青阳乡盐井湾人。(今四川乐山)初名登廷,字旭陵,号四益;继改字季平,改号四译;晚年更号为六译。这些名号的更改,反映了他的思想和经学的变化过程。他一生研治经学,做出了超越前人的学术贡献,并起到了一个融合古今中西各种学说,富有时代特色的经学理论体系,他是中国近...[详细]
冯庚长(1852~1907),狮艺名家。沙坪镇越塘大朗村人。少尚武,从其父宗洪佛派拳术,学艺刻苦,人又聪颖,极富悟性,以“洪拳佛掌”扬名。稍长,向冯了性学狮艺,好硺磨,兼之武功基底深厚,不久即青出于蓝,即以教舞狮为业,足迹遍及省港佛与南洋一带,传徒甚众,尊奉为狮艺泰斗,人皆称“广东狮王”。综其一...[详细]
陈景贤(1852-1908年) 字仰山、二仰山人,号筱岩。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陈瑜为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翰林院庶吉士。他少年时期就表现出过人的天资,读书过目成诵,为文气势奔放,俄顷千言,不到20岁就中了生员(秀才)。光绪十四年(1888年)36岁时中举,参加了一次会试不中后,便放弃了科...[详细]
朱廷利(1852-1925),又名彦材,乘池,曾用名炳文、研斋,今汝城县城郊乡津江村人。11岁丧父,17岁丧母。7岁时其兄以酒病卒,因而刻指涅墨,誓终身不饮。朱平生崇尚吃苦耐劳,曾以诗自勉:“七尺微躯自主张,天公不必为吾忙,人身‘三宝’饥寒苦,一日能胜一日强”。 他18岁离乡赴闽,初入朱明亮...[详细]
穆瓦桑,法国化学家。法国科学院院士。1852年12月28日生于巴黎,1907年2月20日卒于同地。1872年入弗雷米实验室当助手,并旁听化学家H.S.C.德维尔和H.J.德布雷讲课。1874年毕业于高级职业学校。1877年获自然科学学士学位。1879年通过药剂师考试后任药学院实验室主任,同时任农...[详细]
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Asquith,HerbertHenry;1852~1928),英国政治家,曾任内政大臣及财政大臣,1908年至1916年出任英国首相。自由党领袖。限制上院权利的1911年议会改革法案的主要促成者,第一次世界大战头两年的英国领导人,大战爆发后两年由劳合·乔治接任首相。在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