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公元183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公元1830年出生的名人介绍

陈光颖 [清][公元1830年-1904年]

  • 陈光颖(1830—1904),字伯蕴,原名光仁,字元蕴,萧山城厢镇人。喜爱书法,工草书。家富庶,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在知县朱晓南推动下,集资20余万银元,于萧山东门外转坝创建合义和丝厂,时为萧山最早使用电力机器的工厂。二十五年,又集资50余万银元,在合义和丝厂附近创办通惠公纱厂,为本地历...[详细]

郑雨春 [清][公元1830年-1881年]

  • 郑雨春(1830~1881年) 郑雨春,字永庆,号雁峰,闽县黄山乡(今福州郊区城门镇黄山村)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光绪二年(1876年)成进士,知江西袁州宜春县,镌“清慎勤”图章为座右铭。有个刁民,认路尸为眷属,藉尸诬诈,受害者数十家。雨春微服察访,知是诬告,则予平反,并严办诬告之...[详细]

张自先 [清][公元1830年-1865年]

  • 张自先(1830—1865年)。男,清代长武县枣园村人。父张相寅,靠种田出卖苦力为生。自先居弟兄5人之长。幼读私塾,粗通文墨,中途辍学,在家务农。他为人正直,急公好义,路遇不平,挺身而出,常为乡邻说公断直,排难解讼。 清同治四年(1865年),长武一带,兵连祸结,田园荒芜。县衙官吏趁火打劫,...[详细]

杨浚 [清][公元1830年-?]

  • 杨浚(卒年不详),字雪沧,一字健公,号冠悔道人。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晋江县十九都曾坑(今属石狮市湖滨曾坑村)人。 杨浚自幼喜爱读书,博学多才。咸丰二年(1852年)乡试中举。援例授内阁中书,先后担任翰林院国史馆、方略馆校对官。不久,告假辞归。 同治元年(1862年),西北、西南时...[详细]

王友海 [清][公元1830年-1889年]

  • 王友海(1830~1889年),祖籍同安,出生于新加坡。其父王坤殿为同安县积善里白礁村人,因家贫到南洋谋生,道光十七年(1837年)因病去世,遗下妻子和三男三女,生活非常贫困。幼年王友海因而失去接受正规教育的机会。 王友海16岁时,为协助家计外出谋生,与朋友林英茂组织“友海·茂公司”,在新加...[详细]

王义刚 [清][公元1830年-1879年]

  • 王义刚(1830~1879)祖籍四川绵竹,出身草医世家。幼年即习医、学文,20岁时家境败落,离家出走。清咸丰二年(1852)浪迹陕西宝鸡虢川(今属太白),被田家庄贡生田某邀为塾师,为子教读授业。王于教业之余兼行医业,目睹虢川地瘠民贫,官府豪绅强收苛捐杂税,老百姓啼饥号寒的景象,常愤愤不平,于光绪...[详细]

陆元端 [清][公元1830年-1891年]

  • 陆元端,又名元纬,柘洋高园人。清道光十年(1830)六月出生。 元端天资颖悟,习儒业医,尤其精通麻痘,享有盛名。 时霞浦城关天花流行,福宁知府的3个儿子都染上天花,遍请当地十几位医生诊治均无效。知府派人请元端前往诊治。元端细察病情,对群医认为不治的一病儿,断为服药可愈;而对群医认为病最轻...[详细]

李鼎臣 [清][公元1830年-1911年]

  • 李鼎臣(1830~1911年),字梅生,以字行,同安县人。弱冠入县学,进秀才后即不屑科举之学,移居厦门草埔尾,设私塾招收学生授课,以维生计。 他在教学之余,精研数学和音韵学,尤其是对音韵学的钻研,孜孜不倦。他阅读大量的古代韵书、地方韵书,吸收了传统音韵学和方言韵书的成果,吸收满文注音和外文拼...[详细]

柏景伟 [清][公元1830年-1891年]

  • 柏景伟(1830~1891)字子俊,号忍庵,晚号沣西老农。陕西长安人。清咸丰五年(1855)中举人。大挑授定边县训导。适逢关中发生回民起义,他未去定边任职,带父母避乱隐居终南山。父母去世后,他在长安办团练,参与汉回械斗,镇压起义回民。清军多隆阿部入陕时,柏入提督傅先宗幕下为其出谋划策,解救了回民...[详细]

庄棫 [公元1830年-1878年]

  • 庄棫(1830~1878),字希祖,一字中白,号蒿庵。清道光十年(1830年)出生。镇江人。学者、词人。先世为盐商,后来家道中落,庄棫耽于读书,几次应举不中,后以捐官得主事衔。太平天国后,应两江总督曾国藩之聘在扬州、江宁等地书局中校刊书籍。 庄棫性沉静,好学深思。早年治《易》与《春秋公羊传》...[详细]

汪海洋 [清][公元1830年-1866年,太平天国后期名将]

  • 汪海洋(1830~1866),安徽全椒人,民间传为全椒城西南程家市人,太平天国后期名将。他原系石达开的部将,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天京事变后石达开出走,汪海洋随之转战江西、浙江、福建、湖南、广西等地。咸丰十年,在广西与彭大顺、童容海等各率所部脱离石达开。咸丰十一年八月,在江西遇见忠王李秀成时...[详细]

李璲 [清][公元1830年-1899年]

  • 李璲(1830~1899),号庸庵。梧州人。家居古较场(今工厂路)。李百龄第三子。官至广州知府。幼聪敏,应童子试,县府道均获第一,中行辛亥乙卯两科解元,同治二年(1863年)癸亥中翁曾源榜进士。 李璲中进士后任刑部主事,后晋升郎中。奉派秋审,用法平缓。光绪七年(1881年),任陕西道监察御...[详细]

黄鼎凤 [清][公元1830年-1864年]

  • 黄鼎凤(1830—1864) 壮族。乳名特旁三,又称黄三。贵县(今贵港)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加入三合会,参加三合会首领张嘉祥的农民起义军。三十年随张嘉祥降清军。咸丰三年(1853)夏从武汉逃回贵县,后在覃塘圩设英雄馆,在黄练圩设洪顺堂,广招义士,反清复明,踞黄练峡建立山寨。五年夏陈开占...[详细]

顾云臣 [公元1830年-1899年]

  • 顾云臣(1830~1899),字子青,号持白。清道光十年(1830年)生,山阳县(今淮安市)人。翰林院编修。生于贫苦书生家庭,幼年随舅舅范光璧学习,立志苦读。18岁中秀才,后几次乡试不第,迫于生计,受聘于清河某民馆授徒。同治二年(1863年)充选贡,次年中举人,同治四年中进士。同治七年入京城,授...[详细]

仇玉书 [清][公元1830年-1922年]

  • 仇玉书(1830~1922),字子麟,清祥符县人。咸丰年间庠生,少林派名师。家境富裕,有烟坊、染坊、药铺、朱仙镇年画社、开封粮坊等生意,为商农书香之家。幼年受父母教诲,文武兼习。14岁时带艺投师少林,是少林寺武僧的俗家弟子。学习勤奋聪慧。4年后功成返乡,在原籍朱仙镇西15里仇店村家中的培英黉学屋...[详细]

杨绍和 [公元1830年-1875年]

  • 杨绍和 (1830—1875)字彦合,又字念微,号协卿、 岩。聊城县城里(今属聊城市东昌府区) 人。清代古籍、书画、金石收藏家、目录学家。杨以增次子,海源阁第二代主人。幼时入乡学读书,7岁时因善诗赋而深得其父好友林则徐的赏识,收为弟子。后从包世臣学经学,从梅曾亮学古文。1852年(咸丰二年)中举...[详细]

王乐涌 [公元1830年-1905年]

  • 王乐涌(1830—1905)郓城县北王楼村人。民间古筝艺人。是当地较有名气的中医先生,家开药铺,行医好善。不仅医术高明,还善弹筝拉琴。自幼曾随其舅学筝,精通多首传统古曲。行医之余常和其弟乐盼一起合乐。还将所会乐曲记谱收藏,并授徒。 ...[详细]

李秉衡 [公元1830年-1900年]

  • 李秉衡(1830—1900),字鉴堂,清朝大臣,今辽宁庄河鞍子山人。初捐资县丞,迁知县。光绪五年(一八七九年),为冀州知州。越二年擢永平知府。十年(一八八四年)移任广西按察使,法军侵越犯边时,李衡主持龙州西运局。翌年与冯子材分任战守,取得谅山大捷,彭玉麟奏言:“两臣忠直,同得民心,亦同功最盛。”...[详细]

蔡玉珂 [公元1830年-1923年]

  • 蔡玉珂 (1830—1923)又名蔡玉恪, 字敬林,晚年乡谥“蔡恪老人”。潍县(今坊子区)车留庄乡于家庄人。早年任村塾教师,后经自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中医。他医德高尚,诊病不分官宦士绅,平民百姓,一律平等对待,平时更能恤贫。他擅长外科。精研《医宗金鉴》,结合实际,在所编《外科辑要》中对痈疽症的治疗...[详细]

寿恩固伦公主 [清][公元1830年-1859年]

  • 寿恩固伦公主(1830.12.7— 1859.4.13) 旻宁第六女,其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持氏,时为静妃,生于道光十年(1830)十二月初七,二十四年(1844)二月封为寿恩固伦公主,指配景寿,道光二十五年(1845)四月下嫁,咸丰九年(1859)四月十三卒,年30岁。额驸景寿(?一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