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易坤 谢易坤,1971年生,河南郸城人,1991年毕业于山东佛教大学考古专业,获易学博士学位和学历。现任中华国际风水研究院院长、香港“风生水起”电视节目特邀嘉宾,山东佛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易学研究协会理事,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会员,中国道教协会河南太清宫分会会员,中国佛教协会河北分会会员,中华...[详细]
斜卯阿里,金朝将领。女真族。姓斜卯。浑坦子。 年十七,从伯父胡 讨诈都,获其弟沙里只。随父攻高丽。有功。以兵援勃堇忽沙里城,败辽兵数万,解围。苏、复州叛,众至十万,围困女真族众于太尉胡沙家。受命率众援救。内外合击,破敌于辟离密罕水上,凡十余战,屡胜。继破契丹、奚人舟...[详细]
谢梵境(466―?),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县)人。升明二年(478年),被宋顺帝刘准立为皇后。权臣萧道成于升明三年(479年)自立为帝。国号为“齐”。封宋顺帝为汝阴王,谢梵境降为汝阴王妃。同年,刘准被杀,谢梵境后不知所终。 人物生平 立为皇后 谢梵境是右光禄大夫谢庄的孙女,升明二年...[详细]
谢环:(生卒未详)明诗人、画家。字庭循,后以字行,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知学问喜赋诗。善画山水,宗荆关、二米,洪武时(1368—1398)已有盛名。永乐中(1403—1424)召入禁近。宣宗(在位 1426—1435)妙绘事,特加奖重,官锦衣千户。景泰三年(1452)尝作《水光山色图》现藏日本。...[详细]
谢东山,字阳升,号高泉,射洪县谢家坝太和镇南郊(今属城南王爷庙村)人。他于明世宗嘉靖七年考中举人,嘉靖二十年登辛丑科进士及弟,授兵部主事,后迁郎中,累官至右佥都御史,山东巡抚。经历仕宦20年,颇负名望。他勤奋好学,居官时每到一处,都要召集当地名流学究座谈,搜寻奇闻,研讨学问。由于他广征博采,勤...[详细]
五胡十六国之时,凉州地区先后出现了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五个小国,但地处偏远,大都只是中原霸主的配角,每当北方统一或有霸者出现时,一旦大军西进,凉州的小国往往难道降灭的厄运。然而在前凉,却出现了一位三次大败中原大军的名将---谢艾。 当时正值两晋之间,中原各地为胡骑所 ,晋室与大士族...[详细]
谢荪:生卒年不详。清画家。字夭令,金陵(今江苏省南京)人。擅画山水、花卉。为“金陵八家”之一。 谢荪[清]字缃酉,一文天令,江苏溧水人。明经,居南京。善画,尤工花卉。与龚贤、樊圻齐名,为“金陵八家”之一。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作山水册,笔墨流传甚罕。《国[清]朝画徵录、清画家诗史》 ...[详细]
【夏之臣】字一无,明代直隶亳州张村铺(今利辛县张村镇)人,生卒年不详。明朝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明万历十二年(1584),任河间县知县,上任后访察民情,修堤建桥,筑路浚沟,县民十分爱戴,后以政绩卓著,升为监察御史。万历二十三年(1595),黄、淮泛滥,下游的四陵(今江苏清江市)水患十分严重...[详细]
夏振亚,1938年出生于阜宁县沟墩镇。1951年秋考进江苏省阜宁中学。中学时代夏振亚就显示了杰出的文艺天赋,在《江苏文艺》杂志上发表了洋洋万言的文艺作品《巧装》,反映水乡沟墩人民英勇机智抗击日寇的事迹;散文《不夜的串场河》、《哗哗水响风车转》、《三兄弟》等先后发表在《新华日报》《江苏青年》上...[详细]
夏肇庸,字京珊,同治七年(1868)进士,射洪县太和镇西郊人。工诗善书,曾任山西交城、和顺两县知县。同治、光绪年间,曾组织修筑太和镇城墙。著有《清江擢秀集》、《蓉村诗稿》4卷、《京珊文钞》等。...[详细]
禹,姓姒,名文命 (也有禹便是名的说法),字(高)密。史称大禹、帝禹,为夏后氏首领、夏朝开国君王。禹是黄帝的玄孙、颛顼的孙子 (但也有说法认为禹应为颛顼六世孙)。其父名鲧,被帝尧封于崇,为伯爵,世称“崇伯鲧”或“崇伯”,其母为有莘氏之女脩己。 相传,禹治理黄河有功 ,受舜禅让而继...[详细]
夏永: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擅画界画,喜绘滕王阁、岳阳楼、颇合营造规模,能迎合士夫趣味,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夏永(公元14世纪中)〔元〕字明远,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擅长宫殿楼阁界画,师法王振鹏。所作《滕王阁图》《黄鹤楼图》《岳阳楼图》用细若发丝线描为之,刻画细腻,气势宏伟,把巍峨...[详细]
夏代帝王,名启。姒姓,禹之子。传说禹在世时选定益为继承人。禹死后,益继位。启与益发生争夺王位的斗争,结果启杀了益,并确立了传子制度,故有夏启建国之说。但有些学者在计算夏朝世系时,从禹算起。启,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夏禹子。禹病死后继位,成为中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在位9年,...[详细]
肖祖炽,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中国金属学会稀有金属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稀土学会常务理事。 1911年,肖祖炽出生于石门县白云桥乡北峪湾村一个农家。6岁启蒙于石门三高小。1921年随父肖九成到长沙求学于明德中学。1936年在北平大学(今北京大学)工学院化学系毕业后,到芷江师范执教。19...[详细]
肖忠贞,字伯享,沿市乡(今袁公渡)汲水街肖家台人。清光绪二十二年十二月二十四日(1897年1月22日)生,世代务农。3岁前后,父母相继病故。9岁时祖父谢世,舅父李抟九抚育成人。 忠贞天资聪颖,好学上进,曾先后就读于石门县立小学、中学,学业成绩优异。1922年秋,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北大是“五四...[详细]
萧贞堂,民国27年(1938)生,新邵人。大专文化,1956年入伍,1958年入党,1964年参加全军军事比武,获坦克驾驶和教练员标兵称号。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参谋,先后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六次。1972—1974年,出任马里共和国坦克专家,受到好评。1975年任广州军区司令部装甲兵作训处副...[详细]
萧邺,字启之,梁武帝萧衍之弟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后。唐宣宗、唐懿宗时期大臣,进士出身,官至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丞相)。是一位为官多年却政绩平平的唐代宰相。 萧邺是唐朝丞相。进士出身,后累迁监察御史,翰林学士、衡州刺史。唐宣宗大中年间,萧邺被召回朝,复为翰林学士,拜中书舍人,迁户部侍郎。唐...[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