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肃王(?―前370年),芈姓,熊氏,名臧,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悼王之子。楚悼王刚死,旧贵族射杀吴起,吴起跑入灵堂,伏在楚悼王的尸体上,结果贵族殃及楚悼王的尸首。楚肃王继位后,以伤害悼王尸体罪,收捕作乱贵族七十余家,并处以三族之刑。楚肃王四年(前377年),蜀伐楚,取兹方(今湖北松滋)...[详细]
储嗣宗,唐诗人。储光羲曾孙。润州延陵(今丹阳)人, 郡望兖州(今属山东)。宣宗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第,曾任校书郎。到过北方边塞,有《随边使过五原》诗,与顾非熊、顾陶友善。崇仰王维,受王维、储光羲影响,善写山林幽景,多发尘外之思,缺乏社会内容。元辛文房谓其为诗“苦思梦索,所谓逐句留心,每...[详细]
楚声王(?―前402年),芈姓熊氏,名当,又作声桓王,东周时期楚国国君,楚简王之子。前407年―前402年在位,在位仅六年。在位时期,楚国社会动荡不安,国事积弊日深。 楚声王六年(前402年),楚声王被“盗”所杀,其子熊疑继位,是为楚悼王。 楚声王被盗而杀,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楚国,已经出现...[详细]
楚若敖(?―公元前764年),芈姓,熊氏,名仪,楚熊咢之子,西周末期、春秋初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91年―公元前764年在位。 公元前791年,楚熊咢去世,楚若敖继位。公元前764年,楚若敖去世,其子熊坎继位,是为楚霄敖。...[详细]
楚顷襄王熊横(?―公元前263年),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298—前263在位,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 楚国自从在公元前312年丹阳、蓝田之役被秦国打败以后,便一直受秦国欺压。楚怀王便想重新和齐国联合,而秦昭襄王则给楚怀王写信请他到武关(在陕西丹凤县东南)...[详细]
楚穆王(?-公元前614年),芈姓,熊氏,名商臣,楚成王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625年-公元前614年在位。 楚成王在位时,立商臣为太子。公元前626年,商臣得知其父楚成王想改立王子职为太子,于是带兵包围王宫,逼迫楚成王上吊而死,自立为君。 楚穆王即位后,尽力改变楚国在城濮之战后...[详细]
处默,唐末诗僧,生于唐文宗时期前后,公元874年前后去世,婺州金华(今浙江金华)人。幼出家于兰溪某寺,与安国寺僧贯休为邻,常作诗酬答。曾游历杭州、润州等处,与若虚同居庐山,又入九华山居住。后入长安,住慈恩寺。与罗隐、郑谷等为诗友。约卒于唐末梁初,裴说有诗哭之。《崇文总目》《宋史·艺文志》著录其诗...[详细]
楚厉王(?―公元前741年),芈姓,熊氏,名眴,亦称楚蚡冒,楚霄敖长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58年―公元前741年在位。 公元前758年,楚霄敖去世,熊眴继位,是为楚厉王(亦称楚蚡冒)。楚厉王在位时期,开疆拓土,征服陉隰,使楚国实力增强。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谥号厉王。楚厉王死后...[详细]
楚灵王(?―公元前529年),芈姓,熊氏,初名围,是楚共王的次子,杀了侄儿楚郏敖自立,即王位后改名虔。公元前541年,自立为楚国国君,是春秋时代有名的穷奢极欲、昏暴之君。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至楚,楚灵王杀之,蔡国灭亡。公元前530年,派兵围徐,威胁吴国。公元前529年楚国人民推翻了他的统治,灵...[详细]
(一) 初进忠,潜江(今高场一带)人。明朝洪武年间任沙县(今福建沙县)县令。192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人名大辞典》(简称《大辞典》)在第三百零五页是这样记载的:“初进忠,明潜江人。少持刚正。里人多就之折是非。洪武中以怀材抱德举……”康熙《潜江县志》(人物列传,以下简称《县志》)的记载与...[详细]
楚简王(?―公元前408年),芈姓,熊氏,名中,楚惠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431年―公元前408年在位。 楚简王,芈姓,熊氏,名中,是楚惠王之子。楚惠王五十七年(公元前432年),楚惠王去世,楚简王继位。 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出兵北伐,灭亡莒国(今山东莒县)...[详细]
楚惠王(?—公元前432年),芈姓,熊氏,名章,《墨子》作楚献惠王 ,楚昭王之子,母越姬(越王勾践之女) ,春秋晚期、战国初期的楚国国君,公元前488年―公元前432年在位。 楚惠王即位后,重用子西、子期、子闾等人,改革政治,与民休息,发展生产,使楚国国势得以迅速复苏。先后平定白公胜之乱...[详细]
《中国人名大辞典》对初杲(gǎo)是这样记载的: 明,潜江人,字启昭。正德进士,嘉靖初授御史。议大礼,引经抗疏,忤旨廷杖几毙。后劾都御史席书,憸(xiān,奸佞、奸邪之人)邪侧目。寻转河南佥事。擢云南参政。乞休。 这段记述好像一幅人物简笔画,从中只能看出初杲的大致轮廓和官宦轨迹,要还原这...[详细]
楚悼王(?—前381年) ,芈姓,熊氏,名疑(一作类),汉族,东周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声王之子。楚声王六年(前402年),在位仅6年的楚声王被“盗”所杀后,熊疑继承王位,为楚悼王。 三晋威胁 楚悼王元年(公元前401年),楚悼王即位时,国内外形势,已远非他的曾祖父楚惠王时的情景。最主要...[详细]
楚郏敖(?―公元前541年),芈姓,熊氏,名员(一作纴),楚康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544年―公元前541年在位,在位4年。 楚郏敖在位时,其叔公子围任令尹,有篡位野心。他使公子黑肱、伯州犁在郑边境修筑犨、栎、郏三城,郑人害怕。 楚郏敖四年,公子围弑楚郏敖及其子熊慕、熊平夏而自...[详细]
楚訾敖(?—前529年),芈姓熊氏,名比,字子干,楚共王的第三子,楚康王、楚灵王的弟弟,也被称为公子比、右尹子干、楚初王。 前541年,公子围(楚灵王)杀死侄子自立,公子比北逃晋国。前529年,楚人推翻楚灵王,公子比回国即位,不久又被弟弟楚平王逼迫 ,被葬在訾这个地方,因此称为訾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