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昭纬,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人,字蕴曜,生年无考。 卒于唐昭宗乾宁二年(895)。 唐僖宗中和三年(883)癸卯科状元及第。该科进士三十人。考官:礼部侍郎夏侯潭。 崔昭纬出身望族,登第后于昭宗大顺二年(891)拜相,任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他内结宦官,外通藩镇,每当不利于己时,...[详细]
唐宰相。新郑人。武则天天授中,累迁秋官侍郎。长寿元年(692),擢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勤于内政,从不懈怠。相貌敦厚,性厉严苛。每审案,必穷究而后止。长寿二年(693),流放振州(今海南三亚市西),朝野贼子称庆。遇赦后任监察御史。中宗时,累官尚书左丞,官终蒲州(山西永济)刺史。 野史逸...[详细]
崔元式 (?~?) 唐代大臣。今聊城市人。崔元略之弟。举进士后,始署帅府僚佐,累官湖南观察使。唐会昌初,泽潞用兵,遂迁河中,拜河东、义成节度使 会昌六年(846)入为刑部尚书。宣宗初,以刑部尚书判度支,拜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进兼户部尚书。卒,赠司空,谥“庄”。...[详细]
崔元略,唐代大臣。今聊城人。第进士。更辟诸府,累迁京兆尹,徙左散骑常待。因与崔植素有隙,崔植当国后,被贬黔南观察使,兼御史中丞。后转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团练观察使。唐长庆四年(824),拜大理卿。敬宗初,还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后为御史劾奏,迁任户部侍郎。太和三年(829),转户部尚书,次年判度支。...[详细]
【生卒】:?—853 籍贯不详。宣宗大中七年(853)左右,佐李讷浙东幕府,将入为监察御史,李讷、杨知至等人赋诗饯送,元范遂作《李尚书命0歌饯有作奉酬》诗。是年秋,元范鞫狱于谯中(今安徽亳州),卒。生平事迹散见《云溪友议》卷上、《唐诗纪事》卷五九。《全唐诗》存诗1首。同年(公元853年)去世...[详细]
崔远(?—905),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河中节度使崔玙孙子,崔珙侄子,崔澹的儿子。龙纪元年(公元889年)登第,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充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乾宁三年(公元896年)转户部侍郎博陵县男,转兵部,以本官同平章事。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天祐初从昭宗东迁洛阳,罢相守仆射。二年(公...[详细]
崔詧( --689年),京兆蓝田人,清河南祖房蓝田分支。 文明元年(684年),任御史。武则天光宅元年(684),以正谏议大夫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相(宰相)。垂拱元年(685年)三月罢相。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闰九月,在夏官侍郎任上被杀。同年(公元689年)去世的名人: 韦思谦 (611~6...[详细]
《全唐诗》又收录崔融《题惠聚寺》诗一首,即此诗,“融”当因与“庸”声近而传讹。 崔庸,唐末诗人。吴郡(今苏州)人。唐哀帝天祐二年(905)进士及第。崔庸能诗,曾于昭宗乾宁初,游苏州昆山惠严寺。该寺殿基构筑神巧,壁上有著名画家张僧繇所画龙。如腾跃状,栩栩如生,崔庸颇为称赏,遂赋《题惠严寺》诗。...[详细]
崔彦昭,字思文,清河人。父岂。彦昭,大中三年进士擢第,释褐诸侯府。咸通初,累迁兵部员外郎,转郎中、知制诰,拜中书舍人,再迁户部侍郎,判本司事。 彦昭长于经济,儒学优深,精于吏事。前治数郡,所莅有声,动多遗爱。十年,检校礼部尚书、孟州刺史、河阳怀节度使,进阶金紫。十二年正月,加检校刑部尚书、太...[详细]
崔玄亮,字晦叔,山东磁州人也。贞元十一年登进士第,从事诸侯府。性雅淡,好道术,不乐趋竞,久游江湖。至元和初,因知己荐达入朝。再迁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出为密、湖、曹三郡刺史。每一迁秩,谦让辄形于色。 太和初,入为太常少卿。四年,拜谏议大夫,中谢日,面赐金紫。朝廷推其名望,迁右散骑常侍。来年,宰...[详细]
崔兴宗,生卒年不详,博陵(今河北定州)人。唐诗人。为王孟诗派作者之一。早年隐居终南山,与王维、卢象、裴迪等游览赋诗,琴酒自娱。曾任右补阙,官终饶州长史。《全唐诗》录存他的《酬王维卢象见过林亭》、《留别王维》、《青雀歌》等诗5首。《留别王维》中写道:“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详细]
崔问余(生卒不详),又名启藻、季芳,号少山。蒲县卤池崔家人。清嘉庆辛酉科进士。曾在翰林院任过编修。 崔问余才华出众,善于吟诗填词,书法也享有盛:当时人评论他“书法赵松雪,挺秀绝伦"。 崔幼年时,订了单家原的一个女子为妻。彼此爱慕,因崔家破产衰落,单氏女的叔父提出悔婚。二人悲瘊绝,单氏女把...[详细]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富春江一带人,唐末诗人,生卒年、生平均不详,约公元八八八年前后在世。唐僖宗光启四年(888)进士,《全唐诗》存其诗1卷。他写的最有名的一首诗是《除夜有怀》。 生平简介 崔涂 [唐] (约公元八八七年前后在世),字礼山,今浙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