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宁自幼聪颖绝伦,勤奋好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撰文立马可倚。永乐二十一年(1423)秋,乡试中举。宣德二年(1427),得中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宣德五年(1430),参与编撰《宣宗实录》,升修撰。正统三年(1438)四月,书成,升为翰林侍讲,赐白金文绮。 正统中,朝廷选翰林讲读以下-中...[详细]
李琪 ,字台秀,河西敦煌人也。琪少举进士、博学宏辞,累迁殿中侍御史,与其兄李珽皆以文章知名。唐亡,事梁太祖为翰林学士。梁兵征伐四方,所下诏书,皆琪所为,下笔辄得太祖意。末帝时,为御史中丞、尚书左丞,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萧顷同为宰相。顷性畏慎周密,琪倜傥负气,不拘小节,二人多所异同。琪内结-、...[详细]
杜茂(?—43年),字诸公,汉族,南阳郡冠军县(今邓州市张村镇冠军)人,在刘秀平定河北时投奔,随刘秀平定河北,剿灭五校农民军,消灭刘永余部,辅佐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在云台二十八将排第20位。历任中坚将军、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先后受封为乐乡侯、脩侯、参蘧乡侯。公元43年(建武十九年),子杜元嗣。 ...[详细]
韦夏卿,字云客,杜陵人。父迢,检校都官郎中、岭南节度行军司马。夏卿与爱妻生下韦丛,多年后将韦丛许配给当时未曾有官名的元稹。夏卿苦学,大历中与弟正卿俱应制举,同时策入高等,授高陵主簿。累迁刑部员外郎。...[详细]
杜林(?~47年),字伯山,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东北)人,东汉初期著名的古文经学家。杜林自幼喜欢读书,家藏颇富,又就学于当时著名学者张竦,故以博学多闻被世人称之为“通儒”。杜林尤其精通《尚书》,他曾在西州得到一卷漆书《古文尚书》,视若珍宝,悉心研习,虽经战乱,从不离身。当时的学者卫宏见到杜林后...[详细]
杜景俭(?-700),唐代武则天时期冀州武邑人。少举明经,累除殿中侍御史,益州录事参军。 时隆州司马房嗣业除益州司马,除书未到,即欲视事,又鞭笞僚吏,将以-,景俭谓曰:“公虽受命为此州司马,而州司未受命也。何藉数日之禄,而不待九重之旨,即欲视事,不亦急耶?”嗣业益怒。景俭又曰:“公今持咫尺之...[详细]
独孤损(?—905),字又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唐代大臣。 天复三年(903),拜兵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祐元年(904),进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次年,出为静海军节度使,未行,为朱全忠所杀。 《旧唐书》提及独孤损处: 1、明年正月,责授濮州司户,(陆扆)与裴枢、崔远...[详细]
杜国平,新干县界埠乡杜家村人,博士学位,南昌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太阳能电池技术专家,同时担任江西太阳能技术学院兼职教授、名誉主任。1982年从界埠中学考入新干中学高中部,1985年高中毕业,考入兰州大学,1989年获学士学位,并免试推荐为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1992年获得凝聚态物理...[详细]
杜羔,洹水人(今河北魏县大磨乡杜枣林村),杜佑之孙。贞元初,及进士第,后历振武节度使,以工部尚书致仕。杜佑之孙。 羔有至性,其父任河北而尉卒,访父墓邑中,故老无存者,馆于佛寺。日夜悲泣。忽于屋柱煤烟下,见字数行,拂视之,乃父遗迹。云:我子孙若求吾墓,当于某村某家问之。羔哭而往,果有父老指其丘...[详细]
杜防进士及第后,历任起居郎、知制诰。因办事有方,辽圣宗太平年间(1021~1031)迁政事舍人,拜枢密副使。 重熙九年(1040),西夏国攻打北宋,北宋派郭稹前来通报,请辽出面与西夏议和,辽兴宗命杜防出使西夏,化解了矛盾。西夏如约退兵,双方各自归还了对方的土地。杜防官拜参知政事。由此引起了韩...[详细]
杜充(?-1141),北宋末南宋初相州(今河南省安阳市)人。字公美。北宋哲宗(赵煦)绍圣间进士。钦宗赵桓靖康初,知沧州(今河北省沧州市)。时金入南侵,因恐流之燕人为敌内应,尽杀之1128年(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宗泽死,他代为东京(今河南省开封市)留守,嫉贤妒能,又极其残暴自私,两河忠义军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