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山,字蕴柏,张程九的二儿子。清末由警界至军界,1911年进巡防营,民国元年任二十七师的营长,1914年在讲武堂毕业,1918年任团长,1922年代理二师一旅旅长。第一次直奉战争战败,他窃得三个月军饷,十几车银元,其兄张敬山用这笔钱买下大批土地和市房,他家成为台安县头号大地主。张乐山后来任镇...[详细]
张大素,(约公元六六七年前后在世)字不详,魏州繁水(南乐县旧址古称)人。生卒年均不祥,约唐高宗乾封末年前后在世。龙朔中,(公元六六二年左右)历东台舍人,兼修国史。卒于怀州长史。大素著有后魏书一百卷,隋书三十卷,及文集十五卷,《旧唐志》作十卷,此从《新唐志》并传于世;...[详细]
张大烈 又名张澄江。1911年出生于长泾镇望族。初中毕业后,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洋画系。1929年留法深造。入国立巴黎高等美术学校,学习雕塑艺术。1931年,张大烈在旅法革命家何香凝的启迪下,关心祖国的命运。何香凝回国前,亲绘梅花、猛虎各1幅相赠。1936年10月张大烈学成,携妻子司爱伦(波兰...[详细]
据张氏家谱记载,居住济阳东关的张葆醇系明代永乐年间枣强大移民以来张门第十一世祖,清朝顺治年间曾任东光县县令。据传,张葆醇与济阳的朝廷命官吏部尚书艾元徵是儿女亲家,即艾尚书之女嫁与了张县令之次子张恪,此人后迁居高楼村。 张葆醇任东光县令时,有一年济阳城北一带遭遇了蝗灾,庄稼颗粒无收,灾区百姓为...[详细]
张宾(?—322年),字孟孙,赵郡中丘(今河北内丘)人。十六国时期后赵大臣、著名谋士。 张宾的父亲张瑶,曾任中山太守。张宾自幼好学,“博涉经史,不为章句,阔达有大节”(《晋书·张宾载记》)。常对其兄弟说:“吾自言智算鉴识不后子房,但不遇高祖耳”(《晋书·张宾载记》)。后为中丘王帐下都督,不...[详细]
张 报,男,壮族,原名莫国史,原籍广西扶绥县新宁镇城厢南街人, 1903年11月5日生。中国著名翻译家、0中央编译局原专家、广西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野草诗社社长及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 1924年先后入天津南开大学、北京国立师范大学学习。1926年秋赴美国留学,1928年加入美国0。曾任美共中央...[详细]
张笠媛(1974——)国家二级演员,二团演员,张派青衣。黑龙江佳木斯人。1985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京剧班,师从张蓉华、陈秀文,学习了《坐宫》、《二进宫》、《玉堂春》、《鬼怨》等剧目,1991年毕业。1993年考入中国戏曲学院,师从于玉蘅、王小蓉、沈世华、陈琪等,学习了《四郎探母》、《玉堂春》...[详细]
张渥中国元代画家。(?-约1356前)〔元〕字叔厚,号贞期生、江海客,祖籍淮南,后居杭州(今浙江杭州)。通文史,好音律,然屡举不中,仕途失意,遂寄情诗画。能山水,“尽自然之性”,擅长人物,法李公麟白描得其清丽流畅之风;擅“铁线描”,被誉为“李龙眠后一人而已”。亦尝作弥勒佛像。所画线条刚劲飘逸,人...[详细]
张郃(?-231年),字儁乂,河间鄚人。东汉末年,应募参加镇压黄巾起义,后属冀州牧韩馥为军司马。191年,袁绍取冀州,张郃率兵投归,任校尉。因破公孙瓒有功,迁为宁国中郎将。后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此后,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继与都护将军夏侯渊留守汉中。215年,率军进攻巴西宕渠...[详细]
唐代画家张萱,作品《捣练图》,工笔重彩,亦系宋徵宗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捣练图》描绘了从捣练到熨练各种活动中的妇女们的情态,刻画了不同人物的仪容与性格。表现的是妇女捣练缝衣的场面,人物间的相互关系生动而自然。从事同一活动的人,由於身份、年龄、分工的不同,动作、表情各各不一,并且分别体...[详细]
张璪,又作张藻, 中国唐代画家,字文通,生卒年不详。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任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等,活动于盛唐,因安史之乱时任伪职,被贬为衡州司马、忠州司马。 生卒年不详,活动于8世纪中后期,官至祠部员外郎、盐铁判官。安禄山叛唐称帝授以伪职,安史之乱被平定后,张璪获罪,被贬为衡州司马、移忠州司...[详细]
张熹,字季智,乃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汉灵帝时任平舆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张令公”。有一年地方遭遇罕见的大旱灾,夏粮颗粒无收,晚秋又种不上,张令公心急如焚。乃亲自向上天求雨,但是一连三日都没有回应,于是不顾百姓苦言相劝,0于事先堆积的柴草堆中。主簿侯崇、小史张化也一起随他...[详细]
詹德权,1945年生,二都乡宝塔村人。1951年3月进入城关镇完小学习,1957年小学毕业后,考入石门一中读书。1963年中学毕业后考上湖南大学深造。1967年8月毕业后下放到辽宁盘锦农场。1970年2月加入中国0,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代理排长、技术员、师机关助理员。1979年起先后在军...[详细]
札木合(Jamuqa,1164年-1204年),蒙古札达兰部首领,被称为古儿汗。他与铁木真都希望统一蒙古。他是铁木真的主要对手之一,二人曾在蒙古草原上对立。后来虽然札木合败在铁木真的手下,不论是蒙古还是中原的历史对他的评价都非常高。1203年,札木合试图袭杀王汗,夺其部众,事情败露,他只好率部属...[详细]
闫侃斋(又名阎知非):新蔡人,红军时期,搞无线电通信的被称为“红军的耳目和神经”。曾任红二方面军通信大队长的闫侃斋原名闫乃谔,出身于新蔡城西八里闫瓦房村一个地主家庭,9岁时全家搬到县城居住。他自幼好学,人很聪明,在开封高中毕业时本来被保送上南开大学,因袁瑛破城时家里遭洗劫,只好转报衣、食、住都免...[详细]
曾瑞(?~1330前) 元代散曲作家。字瑞卿,自号褐夫。大兴人(今属北京)。因喜江浙人才风物而移家南方。《录鬼簿》记他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可知他当时已有盛名。由于志不屈物,不解趋附奉承,所以终身不仕,优游市井,赖江淮一带熟人馈赠为生。善绘画,能作隐语小曲,散曲集有《诗酒馀音》行于当世,...[详细]
于祖焕 于祖焕:男,1963年2月生,河南郸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获学 士学位:199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所获硕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所获博士学位;在子流形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论文相继发表在国内外相关杂志上,并受到国外同行的关注和引用。相...[详细]
虞子期是项羽手下猛将,与季布、钟离昧、英布、龙且为楚军五大将。其与虞姬兄妹关系。项羽兵败垓下后,一直追随战死最后。 虞姬是宿迁沭阳人,她的哥哥叫虞子期,制造兵器远近闻名,项羽从吴中起兵到了徐州下邳驻扎后,兵力已扩充到6万多人,需要大量的兵器。于是就经常往返于虞子期家购买兵器。虞子期的妹妹才...[详细]
余正健,字乾行,号惕斋,赐号孝白。生清顺治末卒康熙五十六年。鹤塘乡路上村人。 正健幼年家贫而好学求上进,入塾就读,聪敏过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考取县学第一名,康熙二十五年乡试解元,翌年连捷进士,选翰林庶吉士。康熙四十四年任历代诗余馆纂修,康熙四十七年秋钦差河南副主考,康熙四十九年连...[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