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山 赵洪山 男,21岁,正直、勇敢、公私分明、心胸宽阔,曾是朝鲜战场上的战斗英雄,也是在朝鲜战场上他结识了巩天棚和鸽子。回国后,赵洪山和鸽子走到了一起。赵洪山在连队帮助巩天棚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兵,同时,还和鸽子一起调节巩天棚和贺帼玉的关系。赵洪山是一个好军人,好丈夫同时也是一位好朋友,有了...[详细]
赵浩生,息县城关人,生于1920年,1962年加入美国籍。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国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信阳师范名誉校长、美国赵氏公司董事长。 赵浩生是中华的儿子,美国的公民,日本的女婿,通晓中、英、日三国文字。他9岁离家到开封求学。1938年回息县任教,后选择了记者职业,是专门采访...[详细]
赵公佑(?~?),唐成都人。工画人物,尤长于佛道鬼神。李德裕镇蜀。以宾礼遇之。以画名世。 工画佛道鬼神,世称高绝。太和间已着画名,李德裕镇蜀,以宾礼遇之。改莅浙西,辟从莲幕,成都大慈、圣兴两寺皆有画壁。 ...[详细]
召公,名奭,一作邵公、召康公。武王时,封地在召(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故称召公;武王灭商以后,又封他于燕地,为燕国的始祖。成王时,为三公之一的太保,与周公分陕而治:“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史记•燕召公》语)。其言论见于《书•召诰》。召公所治理之地,政通人和,贵族和平民都各...[详细]
赵高(?—前207),中国秦朝著名宦官。秦始皇死后与李斯合谋篡改诏书,立始皇幼子胡亥为帝,并逼死始皇长子扶苏。秦二世即位后设计陷害李斯,并成为丞相。后派人杀死秦二世,不久后被秦王子婴所杀。 关于书法...赵高是秦始皇和秦二世宠信的宦官。一般认为他直接导致了秦朝的覆灭。他最后被秦三世杀死。关于...[详细]
赵干:赵干,五代南唐画家。江苏南京人。曾为画院学生。擅长画山水、林木,构图布局很讲究。多画江南一带楼观、舟楫、水村和渔市等景物,并点缀花竹,表现出“烟波浩渺,风光明媚”的山光水色。代表作有:《江行初雪图》,无款印,历经宋宣和、金明昌和元天历“御府”收藏。通卷树石笔法老硬,黄芦、水纹用笔尖劲爽利,...[详细]
赵尔萃,字小鲁,襄平汉军正蓝旗人。光绪已丑(1889年)进士,初到任,适逢大雨,旬日不停,致使夏津段运河决口,河水北流至武城甲-,遂又北流。武城县南界诸村便筑堤防水,不久被平,武城一方又重筑,两方争端屡起。赵知县于是乘小舟巡视水情,武城方面民人用鸟枪轰击,赵知县大呼:“我是夏津知县,应先打我,...[详细]
赵盾,即赵宣子,谥号宣孟,亦称赵孟。春秋时晋国执政。 赵盾与赵同、赵括(不是纸上谈兵的那个赵括)、赵婴齐为异母弟,父为赵衰。“骊姬之乱”,赵衰、狐堰保重耳奔狄.狄伐咎如,获叔隗、季隗。公子重耳娶季隗,生伯鲦、叔刘;以叔隗妻赵衰,生赵盾。可知其生年在重耳至狄之初的前 653年左右。卒年约在鲁宣...[详细]
[唐]公祜孙,温其子。善画。袭二世之精艺奇从逸笔,时辈咸推伏之。光化(八九八至九o一)中诏许王健於成都置生祠,命德齐与高道兴同画西平王仪仗、车辂、旌纛、法物,及朝真殿上画后妃嫔御、皆极精致。昭宗喜之,迁翰林待诏。乾宁初王建於大圣慈寺大殿东庑起三学延祥之院,请德齐於正门西畔,画南北二方天王两堵。...[详细]
赵德,潮州八贤之一,号天水先生,海阳(今潮安)人,生卒年未可考,其科名更是历代众说纷纭,苏轼在《潮州昌黎伯韩文公庙碑》上首先称他为进士。《海阳县志》更明确地说是大历十三年进士,比韩愈还要早登进士14年。但韩愈在《潮州请置乡校牒》中却称赵德为秀才。看来,赵德曾进士及第之说似不太可信。清代李勋已持...[详细]
赵大亨:生卒年不详,宋画家,因其体肥,人称赵大汉,自名大亨,为赵伯驹、赵伯肃仆人,仿主人画能乱真。 荔院闲眠图赵大亨(公元12世纪)〔南宋〕与卫松曾同为赵伯驹、赵伯骕家仆,侍候赵氏兄弟作画,生卒年不详。由于常年铺纸磨墨,研朱调粉,熏陶日久遂亦能画,以画得名。时人以其肥伟,目为“赵大汉”,他自耻其...[详细]
赵慈,字雪廷,清代著名文学家赵执信之-,祖居博山。 出身于这样一个名门望族,赵慈在优越的环境和诗书熏染中茁壮成长,父亲在文坛和官场的功成名就,给她带来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富足。后来赵家变故,赵执信因《长生殿》一案被罢归,导致赵家从鼎盛衰落下来,陷入了困顿和窘迫,到赵慈出嫁时赵家的生...[详细]
北宋画家 赵昌:(公元十一世纪),字昌之,四川剑南人。擅长画花鸟,注重写生,其画形象准确生动,风格清秀,在宋代画卉画中独具新面貌。 赵昌(公元11世纪)〔北宋〕字昌之,广汉(令属四川)人,一作剑南(今四川剑阁之南)人,生卒年不详。性情爽直高傲,刚正不阿。时州伯邵牧争求笔迹,不肯轻与。工书,擅...[详细]
赵奕[元]字仲光,湖州(今浙江吴兴)人。雍弟。隐居不仕,日以诗酒自娱。亦以书、画知名。工真、行、草书,虽不脱孟頫家法,而行墨结字,微有不同。皇庆二年(一三一三)作大士像。《甫田集、书史会要、元史·赵孟頫\\\\\\传、石渠宝笈续编》 ...[详细]
赵晔,生卒年待考。东汉学者。字长君。绍兴人。早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斯役,弃官去犍为郡资中(今四川资阳)拜经学大师杜抚为师,学习韩诗。一去20年,音讯全无,家人误认为他已亡。回乡后,闭门著述,写就《诗细》、《历神渊》和《吴越春秋》,后蔡邕到会稽,读其《诗细》、《历神渊》,以为优于《论衡》,惜...[详细]
赵芾: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芾亦作*,京口(今江苏省镇江)人。善,山水,作江波汹涌之势,尤见其功。赵芾[宋]镇江(今江苏镇江)人。作人物、山水、窠石,江势波浪,金、焦二山,有气韵笔力。师古人,无院体。惜乎仅作一郡之景,意不远耳。按张丑云:“绍兴(一一三一至一一六二)中有赵芾者,居镇江之北固,画亦...[详细]
赵鞅(?~前458年),世称赵简子,又名志父。春秋末年晋国六卿之一,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奠基人。 赵鞅的祖父赵武是“下宫之役”中落难的赵氏孤儿,父亲赵成曾任上将军。赵鞅大约在30岁左右时袭爵位为晋国卿。晋顷公九年(前517年),周室发生了王子朝之乱,赵鞅奉命平息王子朝之乱而定敬王于成周(今河南洛...[详细]
詹益雄,男,1938年12月出生,广东灿头市人,0党员。1962年毕业于武汉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在该校附属协和医院从事外科和-。1971年调宜都县医院,先后任宜昌地区-学会主任和副主任委员。1994年晋升为-专业主任医师。1995年到1998年被评为宜都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998年被湖北职工医...[详细]